丁建芳
(惠民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山東 惠民251700)
惠民縣淡水資源匱乏,全縣當地淡水資源總量2.54億m3,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330 m3,是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6,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嚴重不足500 m3。全面治理地下水超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可有效增加地下水源的儲存總量,持續改善和修復地下水生態與環境,保障全縣應急供水和非常關鍵時期用水,實現地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1]。
惠民縣多年來的平均淺層地下水資源量為1.78億m3,淺層地下水質以淡水、微咸水為主,境內無咸水分布。深層承壓水因其上部存在多層深度較大、分布較為穩定的隔水層,又遠離補給區,其補給來源主要為微弱的地下徑流補給和越流補給,補給量很小,而且埋藏深度大,和當地的地表水與大氣降水無直接的水力聯系,循環更新緩慢,開采得不到有效補充。因深層承壓地下水未列入《山東省水資源進行綜合發展規劃》,深層承壓地下水的可開采量為零,不作為常規水源開發利用,只作為應急備用水源。
嚴格按照市下達的年度地下水開采量控制指標進行開采,依據深層承壓水的劃定原則——“開采量即為超采量”,深層承壓水超采區范圍即為整個深層承壓水開采范圍。多年來,惠民縣全面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實行封井并網,積極尋找水源替代地下水,地下水開采量大幅度下降。據統計,全縣共有深層承壓水開采井39眼,地下水超采量297.2萬m3,均為深層承壓水超采,主要用于境內鄉鎮(街道辦)企業工業生產用水。
深層地下水的超采對區域社會經濟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主要表現在:地下水水位不斷下降,逐步形成地下水下降漏斗,上部含水層疏干,含水層有效利用厚度減少,單井出水量減少,提水費用增加,機井干涸、報廢等。過量開采深層地下水會嚴重造成地面沉降、裂縫和塌陷,并對地面的附屬基礎設施產生較大影響等一系列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問題[2]。
按照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復公布的地下水限采區和禁采區范圍,深層地下水取水工程限期封閉和關停。全面加強和規范機井管理,對已建機井進行檢查和登記,限期關閉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和未經批準的自備水井[3]。根據成井質量、水質環境狀況分析以及城市供水對象等情況,分別采用封存備用、永久填埋兩種不同方式封停地下水取水工程。封填過程中,做好標記,記錄在冊,并保留影像資料,加強后期監管。
1)實施農業節水。以項目農業為先導,開展灌區節水續建改造工程等重點節水農業綜合改造項目,避免灌溉用水的跑、冒、滴、漏,擴大節水灌溉面積,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數。近年來,全縣開展了多個節水灌溉項目,新增節水灌溉工程面積1.64萬hm2。
2)強化工業節水。對紡織、屠宰及肉類加工、火電等高耗水產業進行技術改造,推動工業企業循環用水,加強了中水回用;對于工業企業,特別是用水量較大企業定期進行水平衡測試,促進企業進行用水設備和內部管網的檢漏,提升企業用水管理水平。
3)加強城鎮節水。普及節水型器具與設備,制定節水器具檢查管理機制,同時,加大一戶一表和引表出戶改造力度,加強水表抄收管理,提高抄表及時性和準確性。不斷加強管網管理,通過漏失監測、管網維修、改造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管網漏失。
1)小型水源工程。對全縣14個鎮辦主要坑塘進行清淤、疏通水系、改善水質、坑塘岸坡整治,全面提高坑塘的蓄水能力。通過疏通水系、清淤擴容等措施,充分利用配置水資源,發揮坑塘調節水源、涵養地下水環境的作用。
2)城區水系連通工程。主要對新城區、開發區與老城區的景觀水系進行貫通,依托北護城河,向西開溝與勝利溝相連接,向東接入幸福河,再連通至永莘路。依托西護城河,向南延伸接入沙河,增加一條南城與古城連接的水系景觀帶,實現“兩河、三湖、四縱、四橫”水系連通格局。
3)集雨池蓄水工程。針對城區多處低洼路段雨后積水現象,在低洼路段周邊建設集雨池,一方面充分利用雨水資源,另一方面可有效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在城區居民小區及鎮辦駐地建設集雨池,儲存的雨水可用于居住小區的生態環境用水,主要包括道路清潔、綠地灌溉、澆花等。
4)再生水回用工程。優先使用再生水進行工業生產、生態景觀、公共綠地園林綠化美化、護城河生態水補充、道路灑水等。通過充分利用再生水資源置換地下水,減少地下水開采量,實現水資源的良性循環[4]。
實施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提高水源涵養能力,對生態進行進一步修復補源。通過人工濕地的沉積和凈化作用,為濕地植物提供養料,分解有毒物質,改善支流的生態環境,經過濕地處理的水可作為生態環境用水、農業灌溉用水和工業用水的水源,增加地下水補給量,逐步緩解當地用水緊缺的狀況,促進區域內水生態環境的保護與修復。
加快地下水監測工程和用水計量監測設施建設,逐步增設地下水監測站點,基本形成覆蓋全縣地下水開發利用的監控網絡體系和地下水綜合管理平臺,動態監測和評估地下水水位、水質、開發利用狀況及其地下水資源的采補平衡情況,動態管理地下水開采與壓采,依法規范地下水監督管理工作[5]。
近年來,通過實施各項綜合整治措施,惠民縣地下水超采區的治理成效明顯。地下水開采量逐年減少,有效緩解了地下水位下降的趨勢,壓采能力大幅度提高,地下水超采規模得到逐步壓縮。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必須多措并舉、綜合施策,進行常態化和長效化整治,涵養修復地下水資源,逐步實現地下水超采區開采和補給之間的平衡,促進地下水位持續回升,進一步改善地下水生態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