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冰 王莉香
(西北礦冶研究院,甘肅 白銀 730900)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越來越重視合同管理,優化合同管理方式,確保工程結算和工程造價工作的順利進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經濟效益。為此,施工單位應提高對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切實發揮合同管理的作用,保證項目投資的施工效果,實現對工程項目的整體控制。
合同管理模式直接影響工程結算效果。建筑行業認為,固定總價合同是一種比較有利的合同模式,具體簽訂固定總價合同時,要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明確工作范圍,但固定總價合同管理模式并不適合于長期的項目建設,會增加施工單位在工程結算環節的風險隱患,其更適合于投資規模較大的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工程項目面臨著許多風險因素,很難保證工程核算的準確性,部分合同條款內容也很難實現,從而給工程計算和工程造價帶來不利影響。
通常在簽訂工程合同前,會對前期投標環節進行管理,根據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規劃,制定完善的施工計劃,保證施工進度,確保在實際施工中,實現對工程成本的控制,避免發生合同變更現象,并且在簽訂合同后,合同雙方應立即開始履行合同中的各項條款,以發揮合同的效力。工程項目施工前,如果出現合同管理不到位情況,將會導致后期施工中的成本費用發生偏差,甚至造成二次返工或停工現象,進而延誤施工進度,造成后期工程計量款項緊張,甚至引起工程糾紛,導致工程無法繼續施工,給合同雙方造成經濟損失。因此,在簽訂合同前,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強化責任意識,熟悉合同內容,加強對各條款內容的學習,以保證合同內容的準確性、完整性,避免出現合同漏洞,促使工程按期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
建筑工程項目一般施工周期較長,項目資金投入數額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時間的控制難度,直接影響工程進度和工程造價的最終控制效果。因此,為了減少合同管理對工程結算和工程造價的影響,必須強化合同管理工作的效果,加強對不確定因素的識別與判斷。
由于施工周期、內部外部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施工合同會發生變化,部分條款內容需要與施工實際相適應。合同是工程結算和工程造價管理的前提條件,明確合同條款內容,可為后期的合同變更提供科學依據,減少工程糾紛及經濟損失,一般在工程合同中都會清楚地標注“如果發生重大變化”字樣,從而方便合同變更。例如,某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涉及的施工環節非常復雜,現有的工程合同很難滿足實際需要,如果不及時進行變更,就會產生合同風險,為此,施工單位向發包方提交了補充合同條款,由于合同變更引起的索賠金額達到1.5萬元,新單價的增加使工程量等環節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通過及時變更合同條款內容,穩定了項目投資,化解了合同風險,保證了項目建設的經濟效益。
在工程竣工驗收階段,優化合同管理方式,可實現對工程造價的管理,并對工程結算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和處理,作好數據記錄,相關管理人員對數據進行反復審核,發現問題,第一時間進行糾正和指導,嚴格按照審核程序進行,避免審核過程中的不合理現象發生,減少對工程結算和工程造價的影響。在具體的合同管理工作中,要把重點放在工程索賠工作上,盡量避免索賠糾紛,可在規定期限內向業主方提出索賠,加強協調與溝通,必要時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為了有效規避工程索賠風險,施工單位必須安排專人深入施工現場,收集索賠資料,促使有關人員提高對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認識。與此同時,當出現工程索賠問題時,施工單位嚴格按照索賠格式提交申請,并與發包方進行溝通,完成索賠,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損失。
工程合同管理是工程結算和工程造價管理的核心工作,施工單位應充分認識合同管理的重要性,避免因生產要素的變化而導致工程成本的增加。因此,應把合同管理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以提高工程建設的投資效益。工程竣工后,涉及工程結算問題,施工單位需在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造價,發揮合同管理的作用。
在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從法律角度對合同內容進行解釋,明確承包人與發包人的權利和義務。在項目開工建設階段,合同雙方都要嚴格履行合同條款的內容,確保合同條款落到實處,更好地規范和約束合同雙方的行為,充分發揮合同的效力,最大限度地推進施工進度,確保項目計劃順利實施,從而實現對項目建設質量的控制。因此,在合同管理過程中,應制定完善、規范的合同內容,加強對工程不確定因素的考慮;施工單位應安排專人管理,確保合同的時效性;外聘專業人員起草合同文本,特別是涉及海外承包項目的合同文本,應注意翻譯順暢,避免合同糾紛。另外,要對合同內容進行全面分析,各分包方參與合同管理,對合同條款內容的不合理性要及時糾正和指導,以保證合同雙方達成共識,平衡合同各方利益,最大限度地提高合同的法律效力,保護合同雙方的經濟利益。
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由于存在許多不可控因素,極易引起合同變更的問題,從而導致工程結算和工程造價的變化,因此,需要對合同條款的內容進行調整和變更。在合同管理過程中,應加強合同變更的控制,提高施工單位對合同變更控制重要性的認識,避免因合同變更而增加項目成本,加強對頻繁變更問題的控制,同時,做好工程支付階段的合同管理工作,以降低企業資金損失風險。另外,施工單位將重心放在了工程索賠管理上,通過規范合同條款內容,降低合同索賠風險,進一步平衡了發包方與施工單位之間的利益關系,確保最終達到雙贏的目的。一些發包方成立了工程小組,全程跟蹤監督,及時優化合同雙方矛盾,切實提高合同管理效率。
加強合同管理有助于施工單位規避風險糾紛。簽訂合同時,施工單位要樹立風險意識,聘請專業人員參與合同的制定,進一步加強合同管理,切實提高施工單位合同管理能力和水平,優化合同內容,定期召開交流會,加強合同管理人員的風險控制意識,確保施工單位依法開展各項經濟活動。
在合同審查環節,要按照有關規范標準開展監督管理工作,實行抽查與審查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審查當事人資質、合同雙方的履行能力、是否具備主體資格等方面,并及時向施工單位提供法律援助,以提高工程合同審查的有效性。承辦者應提供完整的合同審核資料,保證審核的科學性,避免因合同條款問題而引發不確定風險。
在工程建設各階段,要提高對合同管理的重視程度,全面分析和整合與工程結算有關的數據,加強對工程數據的審核和校驗,避免產生施工索賠問題。施工單位要從源頭加強對施工索賠問題的控制,對施工索賠問題要嚴格按照合同條款的內容優化處理,具體按照相關的操作流程,必要時按有關法律程序處理,以確保索賠問題得到解決。在履行合同條約過程中,項目雙方必須明確各自的責任,加強對各自權利、義務界限的認識,盡量避免因索賠而產生的負面影響,有效地優化索賠程序。
施工單位要基于合同管理的角度,加強對項目成本的控制,保證按期完工,進而實現對項目成本的控制;施工單位應加強與造價咨詢機構的溝通,結合業主的實際需求,制定招標方案,做好前期調研,了解業主的真實需求,提高業主對項目成本的認識;同時,施工單位應樹立正面形象,做好施工組織,發揮施工單位招標的優勢,避免影響后續的成本控制。為此,施工單位應提高對工程造價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認識,幫助業主簽訂相關合同,并以合同管理作為成本控制的依據。造價工程師應熟悉各專業的內容,科學編制工程清單,做好招標標底編制工作,積極參與投標書評審,并對標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和糾正;明確界定項目承包費及特殊區取費的范圍,加強對工程項目風險的識別和評估,判斷工程項目風險系數,從而保證招投標文件編制的科學性,確保制定合同條款的可行性。
施工單位應按照工程合同規定的各項標準進行原材料采購,根據工程量清單開展采購工作,采購人員應加強對材料供應商資質審查,確保從源頭上控制工程材料,深入材料供應商生產線內部,抽檢材料質量。確保材料質量合格后,與材料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實現對原材料造價成本的控制。要加強工程原材料成本控制環節的合同管理力度,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行業規定,做好工程量的核實工作,安排專人實地調研,與供應商進行材料價格比較,整個過程中加強合同管理,實現對工程合同的把控。施工單位與材料供應商之間應按照合同條款內容,切實履行各自義務,密切關注合同執行動態,確保合同執行效果。同時,要從合同管理的角度,嚴格控制材料代用、額外用工等費用成本,加強審核,為后續工程結算打好基礎。
從合同管理的角度出發,加強對工程施工階段成本的控制,識別和判斷施工中的不確定性因素,正確計算風險系數,避免因安全問題而導致的二次返工或停工現象,從而增加額外的成本費用,不利于造價管理。因此,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合同條款履行相應義務,做好施工階段的成本和費用管理工作。
綜上所述,合同管理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響工程結算和工程造價結果,為保證項目建設的經濟效益,必須對資金進行優化配置,提高資金利用率。要提高施工單位的合同管理水平,就必須樹立合同管理意識、規范合同內容、加強合同變更控制、實施對合同風險的控制、加強合同審查、做好后期管理工作,切實規避各種風險因素,優化合同管理方式,確保工程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