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夏果兒
星期天早晨,風和日麗,是放風箏的好天氣。我和飛蘭去公園的大草坪上放風箏。
等我們來到草坪上時,天空已經飛滿了風箏:有活潑可愛的小金魚,有勇猛高飛的老鷹,還有長著無數只腳的蜈蚣……
我趕緊從袋子里拿出心愛的燕子風箏,飛蘭則趕緊過來幫忙。見飛蘭一手拿著線軸一手扯著線向前飛奔,我連忙高舉著風箏,跟著飛蘭跑。耳旁的風呼呼地叫著,可我的心卻不在怎么配合上,而是在想著其他的事兒。
當時,我正幻想著風箏已經飛上天空,大家正朝我歡呼的情景。想到興奮之處,我還情不自禁地向大家揮手致謝。這一揮不打緊,本應拿風箏的手就這樣奠名其妙地松開了,風箏也就隨之在空中胡亂翻了幾個跟頭,然后掉了下來。
接下來,我們又重來了幾次,但都沒有成功。累得氣喘吁吁的我們便開始互相責怪對方。“都怪你,風箏不往上扔。”面對飛蘭的指責,我也來氣了:“還說我?是你跑得太慢了,風箏才飛不起來的。”這時,爸爸走過來問:“風箏好放嗎?”我小聲回答:“不好放。”爸爸溫和地對著飛蘭說:“你拿著線軸,迎著風,使勁向前跑,一邊跑,一邊放線。”然后他又轉向我說:“后面拿著風箏的人,要把握好時機,感覺風箏被風托住時,就松開手。”
爸爸鼓勵我們:“你們再試幾次看看。按我的方法,肯定能成功!”“讓我們休息一會兒再說。”我精疲力竭地說。飛蘭也好不到哪里去,她小聲嘀咕著說:“我們根本不會放風箏,還是放棄吧……”
情緒是會傳染的,就在我也想放棄時,爸爸在一邊搖著頭,一邊自言自語:“現在的孩子太不能吃苦了,長大以后肯定沒有什么出息。”
“誰說我們長大了沒出息的!”爸爸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勝心,“飛蘭,走,咱們一定要把風箏放起來!”我一把拽起躺在地上不肯起來的飛蘭,兩個人又樂此不疲地放起風箏來。
一次、兩次、三次……盡管次次都沒有成功,但是為了證明長大一定會有出息的我們卻越戰越勇。一次一次地總結經驗教訓,一次一次地嘗試,終于,風箏飛起來了。它越飛越高,像一只剛學會飛的小鳥,搖搖晃晃飛向藍天,最后在天空中驕傲地展翅飛翔。
“風箏飛起來了!風箏飛起來了!”我興奮地向爸爸跑去,“我們‘10后’也是能吃苦的。”爸爸朝我們豎起了一個大拇指。
【教師點評】習作講述了自己和好朋友一起放風箏,前面失敗,后面成功的故事,情節清楚,敘事生動,細節到位,是一篇敘事佳作。
(指導教師 鐘華奇 編輯 QQ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