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要 本文主要以森林資源調查技術與方法研究為重點進行闡述,首先分析森林資源的調查現狀,其次從目測調查與抽樣調查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森林資源調查技術的應用最后闡述森林資源調查方法,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 森林資源調查;技術方法;相關思考
中圖分類號:S75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1)02-144-02
森林資源歸屬可再生自然資源的范疇,但因為人們長時間的破壞以及利用,森林實際面積日益減少。在后續的生存發展期間,如果人們想要高效率地利用資源,應該關注森林資源的科學管理,對應的開采周期應充分適應森林自然發展變化。所以不定期調查森林資源是必要的,結合調査的信息實效性,明確森林資源的調查方案,保障森林資源的開發環節和利用環節具備合理性,由此形成完整的森林資源的調查結構體系,加快國家現代化建設進程。針對森林資源的調查技術和調査方法具體如下。
1森林資源調查現狀
1.1調查目的
森林資源是國家建設與發展中的重要資源類型,可是最近幾年因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過多地開采森林資源,造成森林資源大幅度減少,后期木材的實際供應量不足,嚴重威脅到生態系統的平衡,甚至在一些地區出現土地荒漠化。究其原因是森林砍伐之前尚未進行全面的資源調查,可以說森林資源調査的最終目標是研究森林資源的分布情況、數量情況和地域情況,按照森林資源的勝場規律加以合理砍伐,繼而保障森林資源可以持續化建設,推動社會發展。另外森林資源存在一定的地區性特點,相同類型的樹木品種會由于生存環境的不同造成調查結果不同。調査森林資源期,工作者應該全方位思考,不只是強調森林資源的有效發展還應強調森林資源的多樣性建設,增強森林的綜合效,確保森林資源的利用率可以提升。
1.2森林資源調查的實際情況
關聯到森林資源調査的目的,我國現有的森林資源調查工作已經取得了定成效。特別是東北區域,即便缺乏有效的森林資源調査經驗,但森林資源調査工作的運作比較順利;東北區域在數年之前進行了長白山等地區的森林資源調查,給全國范圍內的森林資源調査打下基礎,起到激勵的影響。現階段我國定期調查森林資源的運用情況,排査荒山以及荒地,以便再次利用相關的荒地荒山資源。因此森林資源的調査工作是相對準確的,但調查過程需要進步簡化,否則難以保障森林資源調査的準確率。
1.3森林資源調查的類別
總體而言,森林資源調查劃分幾種類別,首先是全國范圍內的森林資源調查,被理解為一類調查,也是國家重要的調查作業,通過分析森林資源實際分布狀態,為森林資源的持續化發展提供政策。其次是森林經濟調査,是明確某個地方的森林資源調査行為,結合調査之后的資源運用情況,制定合理的森林資源砍伐方案,使得森林資源開采利潤最大化。最后是作業設計調查,其對森林資源的長久管理產生重要影響,內容以調查森林資源儲備量和出材量為主,細致核算相關數據信息。不管是哪種森林調査工作,都要求調査人員擁有較高的素質和能力。
2森林資源調查技術應用
2.1目測調查與抽樣調查
目測調查技術主要是結合森林資源的調查經驗,通過簡便的機械儀器調査與測量不相同地區的多種類型樹木。現階段調査工作圍繞樹木的生長特征、生態環境來開展,經常運用的日測調查技術便是小班調査形式與抽樣調査形式。針對抽樣調査技術,在大范圍的森林資源內抽取部分資源加以調查,測定值圍繞資源狀況進行整體性的判斷。抽樣調查技術常見于森林資源的調査,通過此種方法能夠清楚有限地區單位內的植被生產與損壞情況,全方位地掌握森林資源附近環境與生態建設質量。
2.2角規測量技術與3S技術
所謂的角規測量技術,主要是通過儀器角規測量完成森林資源的抽樣調查,用此種方法調査森林資源無須另外分析森林面積,直接對森林資源加以評估,在很大程度上節約調查工作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以及財力資源。3S技術包含遙感技術、GPS定位技術以及地理信息技術。其中遙感技術匯集物理學科、數學學科與地理學科的知識,本質上是一種綜合化的測量手段,知識理論內容比較多,能夠多方位地給森林資源提供測量信息,存在著便捷化與可移動化的優勢,占據森林資源調査工作的主要地位。遙感技術在運作平臺的不同形式而被劃分航空遙感、航天遙感與地面遙感,立足于電磁波發射頻率劃分紫外線遙感形式、紅外線遙感形式與可見光遙感形式。航天遙感技術常見于森林資源的調査作業,保障森林資源調查更加具備精準度,對應的成本更低一些,在實踐調査中存在的可操作性較強。GPS定位技術,全稱是全球定位技術,通過用戶設備、地面監控體系和空間星座加以形成。此種技術的工作理念是借助地心軌道中24顆通信衛星實現地理信息的全面獲取。相關設備用戶依托技術得到地理位置信息,深層次地挖掘森林資源信息,彰顯著精準導航與定位的作用。全球定位技術的運用,幫助工作者提升森林資源的調查效率,便于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獲取,還可規避森林資源調查工作者出現人為失誤,影響社會社會和諧建設,全面優化現有的森林調査系統。地理信息技術,以地理信息系統的建立為主,對森林資源進行檢索與利用,整理卡片信息與圖像數據,保障森林調査工作更為便捷,需求的成本也是比較低的。借助地理信息技術,隨時掌握森林資源調査情況,更新調查信息成果,自動化將森林資源的調査結果設計成圖。
2.3以3S為例進行森林資源的具體調查
其一,圖形信息采集。借助高精度掃描儀器,把包含鄉村等地區行政界限的地圖形進行數據文件的劃分,通過Papgis進行矢量化軟件信息處理,繼而轉變SIHP格式基礎圖。接下來對森林資源調查的過程進行衛星遙感影像繪制,將其當作森林資源調査的參照圖。其二,形成解譯標志。把衛星遙感信息景幅當作基礎單元,納森林分布圖等相關資料信息,挑選幾條可以覆蓋到某個地區的線路。借助GPS與PDA定位工具,在線路圖上進行森林類型樣點標記,綜合地類、齡組與樹組等因子,細致地描述地面形態基礎特征,對地面實際照片進行拍攝,形成遙感影像和實地相匹配的模式進行樣片調查,繼而轉變DBF文件格式,將信息納入Arcviwe中,構建解譯判讀標志。其三,小班判讀規劃。以幾何衛星影響為基礎,關聯現有的檔案信息,通過計算機設備、人機交互等形式進行森林資源區域小班判讀設置。其四,應用圖形庫以及數據庫。制作圖形過程,借助GIS軟件繪圖功能,對電子地圖進行多種比例尺形式的電子圖形繪制;造林規劃,依托GIS電子圖形提供對應的森林資源信息表,定位森林資源工程的具體任務,研究森林資源的坡位、坡面情況,對地貌類型進行初步判斷,挑選適合造林地點與樹種,完成工程造林規劃;輸出信息,對造林地進行地形圖信息輸出,結合國家標準的專題圖生成標題信息、比例尺信息和海拔高度信息,同時不間斷地編輯與調整森林資源調査結果,設置對應的地物顏色,由此更好地開展森林資源調査工作,凸顯3S技術的效用與價值。
3森林資源調查方法
3.1樣地實測調查方法
針對樣地實測調查方法,也是取樣調查方法,要想得到精準化的森林資源調查數據,應通過森林資源部分面積進行整體情況的代表。換言之,取樣調査方法是進行勘察選點,結合勘察信息明確對應方案,接下來開展取樣調查工作,對具體的信息數據進行細致分工。此種調査方法是調查單位面積內的森林資源生產情況,依托單一樹木種類的生產對樹木整體生長方向進行判斷,落實圓形與帶狀的資源調查。具體操作期間,工作者應該明確森林資源的取樣地區,在取樣地區設置中心點進行羅盤儀安裝,立足于四個方位的對角線進行具體的長度測量,由此對取樣地區的中心以及頂點進行確立,繼而增強森林資源調查工作的有效性。
3.2估測方法
估測方法的運用要求相關人員在調查森林資源的前期,抽樣分析調查地區的森林樹木種類,涉及樹木實際高度與樹冠的直徑平均數值,通過航拍加以實現。然而要想進一步增強估測的具體精確度,應挑選一定數量的地區進行完成實測檢驗,合格率超過90%才可以被實際應用。通過航空照片加以森林資源調查估測,還可通過衛星照片加以森林資源調査估測,按照調查地區范圍內的森林資源實際情況形成規范化的判讀標志,借助衛星遙感技術記錄好森林資源的多個信息,逐步深層次地探索。最后思考森林資源的影響特征,要求相關人員重復審核,最終完成實地檢驗。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森林資源調査技術與方法的研究課題影響著森林資源系統是否可以完整建設,因為森林資源作為人們生存的基礎條件,還是確保社會活動高效運行的前提。所以新時期下國家應加大力度進行森林資源調査,規范化地開采森林資源,讓人們樹立環保意識,從根源上促進人和自然友好相處理念的實施,繼而推動國家林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羅煥寶,甘海軍,森林資源調查技術與方法探析[J]現代園藝,2019(8):215-216.
[2]魏芬娟,陳崇成,葉曉燕,等,森林資源調查與督查的移動GIS研發及應用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20,56(6):237-244.
[3]劉恒.基于多源數據的森林資源二類調查蓄積量估測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19
[4]王鎖成,郭彩蓮,森林資源調查中ARCGIS應用技術大科技,20203)191-192
[5]趙修莉,馮仲科,周揚揚等,中國森林資源檢測體系建設關鍵技術[J]Engineering,2020(5):24-32
[6]潘云華.森林資源調査監測技術及其對環境的保護作用探討大科技,2020(4):163.
[張秀梅.無人機遙感技術在森林資源調查中的應用.科技經濟導刊,2020(14):35
[8]夏青.森林資源調査監測技術的現狀及其發展解析[J]經濟師,2019(9):291-292.295
責任編輯:黃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