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摘要:沙盤游戲有助于來訪者的自我探索,它不同于“房樹人”,沒有繪畫的要求,它已經提供相當豐富的沙具,只需在沙盤上放置沙具,或是扒弄沙子,即可實現來訪者的創作意圖,是個老少皆宜的心理活動的表達、表現工具。團體沙盤游戲主要是促進團隊協作和提升團隊凝聚力。本文通過團體沙盤游戲來分析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的沙面特征,同時探尋團體沙盤游戲在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改善中所起的作用,旨在拓展沙盤游戲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范圍。
關鍵詞:沙盤輔導、團隊合作、溝通
1.團隊的形成
面向學校發布心理沙盤預約方式,一個寢室通過線上預約的方式報名參加了團體沙盤輔導咨詢游戲
2.團體沙盤游戲方案
①面向全校發布沙盤預約公告,安排游戲時間
②團體契約:正式團體沙盤游戲輔導之前團體成員會面,成員間相互認識,協商并簽訂團體契約;
③團體沙盤游戲共八輪,約一個小時;
④六人輪流擺放沙具或移動細沙,共六輪,中途成員不得交流最后一輪結束,最后一名成員有額外的擺放機會,最后成員統一修改,確定沙盤名字
3.團體沙盤游戲輔導過程
團體成員初始信息(代號+性別+年紀+初步印象)
A女性,大二,臉紅,害羞,喜歡低頭
B女性,大二,愛笑,喜歡低頭
C女性,大二,內斂,不愛說話
D女性,大二,語言不太清晰,富有想象力,記憶力好
E女性,大二,愛笑,話比較少
F女性,大二,活潑,思維清晰
3.1初始沙盤
3.1.1成員順序:
A、B、C、D、E、F。
3.1.2成員表現:
A拿了金字塔放在了沙盤的中間
B拿了自由女神像放在了沙盤的中間
C拿了一盆花放在了沙盤的右上角
D拿了一個燈塔放在了沙盤的左上角
E拿了一匹馬放在了沙盤的左下角
F拿了一個父親背著女兒的雕像
3.1.3成員描述:
A描述說是因為這個金字塔是斜的,覺得很好笑
B描述說自由女神與金字塔很相配
C描述說沙盤的右上角很空曠,所以放了一盆美麗的花
D描述說左上角是海邊,海邊放個燈塔
E描述說左下角很空,放匹馬
F描述說父親帶著女兒去參觀金字塔
3.2第二輪沙盤
3.2.1成員順序:
A、B、C、D、E、F。
3.2.2成員表現:
A拿了一個小鳥放在了自由女神像上面
B拿了三列火車圍在金字塔的旁邊
C拿了一個展翅的鷹
D拿了三個柵欄放在了燈塔旁
E拿了一簇小草
F拿了一個輪船
3.2.3成員描述:
A描述說小鳥就應該在天上
B描述說火車是為了讓游客來觀看的
C描述說她選擇這個的原因是鷹很大
D描述說柵欄把燈塔圍起來,提醒游客要注意安全
E描述說這棵小草依偎大草
F描述說這個輪船放在燈塔旁是供游客出海游玩的
3.3第三輪沙盤
3.3.1成員順序:
A、B、C、D、E、F。
3.3.2成員表現:
A拿了三節軌道
B拿了一副桌椅
C拿了一輛綠色的卡車
D拿了一個小女孩放在了沙盤的左上角
E拿了一個母親打孩子的雕塑
F拿了五個水果
3.3.3成員描述:
A描述說軌道是給火車鋪的
B描述說因為右下角沙盤空空的所以放一副桌椅
C描述說綠色卡車是裝載貨物的
D描述說是因為小女孩很可愛,所以選擇了她,把她放在左上角是因為她是一個二次元的世界,面向整個沙盤是因為她向往三次元的世界
E描述說是因為這個場景很日常很好笑
F描述說水果是給游客解渴的
3.4第四輪沙盤
3.4.1成員順序:
A、B、C、D、E、F。
3.4.2成員表現:
A拿了兩叢花
B拿了一匹馬
C拿了一個獅子
D拿了一個摩托車
E拿了一個狐貍
F拿了一個柵欄圍住了桌子
3.4.3成員描述:
A描述說是因為這兩叢花和好看
B描述說這匹馬是陪左下的那匹馬,讓它不那么孤單
C描述說這只獅子是要吃掉馬的
D沒有對摩托車進行描述
E描述說狐貍是狡猾的,它想進院子里偷吃
F描述說這個柵欄是為了形成一個安靜的區域
3.5第五輪沙盤
3.5.1成員順序:
A、B、C、D、E、F。
3.5.2成員表現:
A拿了一個小豬佩奇放在了椅子上
B拿了一個小豬佩奇放在了椅子上
C拿了一個茅草屋
D拿了一個企鵝
E拿了一輛汽車
F拿了一個彌勒佛
3.5.3成員描述:
A描述說這個大的小豬是豬爸爸,選擇它是因為它最大,選擇豬而不選擇其他是因為要放在椅子上,這個小豬佩奇很合適
B描述說這是豬孩子,與豬爸爸相匹配
C描述說這個茅草屋是那個媽媽和孩子的家
D描述說這是一個假企鵝,是家里的一個擺設,因為在這個環境下不可能有企鵝
E描述說這個汽車象征著這個家庭條件好,很配這個家庭
F描述說彌勒佛象征的快樂和幸福
3.6第六輪沙盤
3.6.1成員順序:
A、B、C、D、E、F。
3.6.2成員表現:
A拿了一顆果樹和兩根胡蘿卜
B拿了一個貓頭鷹
C拿了一個飛機
D拿了一對趴著的男女
E拿了一只公雞
F拿了下棋的兩個人
3.6.3成員描述:
A描述說這放了就很有生活氣息
B描述說這個貓頭鷹想在天上飛,她很喜歡貓頭鷹
C描述說飛機是用來逃生的
D描述說這是一對度假的情侶
E描述說這個公雞很應景
F描述說這兩個下棋的人很悠閑,很適合放在院子里
3.7第七輪沙盤
3.7.1成員順序:
A、B、C、D、E、F。
3.7.2成員表現
A拿了一個恐龍
B拿了一個孫悟空
C拿了兩條蛇
D拿了兩個在寫字的人
E拿了一個抱著瓶子的老翁放在了彌勒佛旁邊
F拿了一叢花
3.7.3成員描述:
A描述說恐龍是來嚇那兩匹馬的
B描述說孫悟空和這個場景配
C描述說這是兩條沒毒的蛇,放在草下顯得生機勃勃
D描述說這兩個人在寫字很悠閑,很有生活氣息
E描述說這個報瓶子的老翁象征的豐收,和象征著幸福的彌勒佛很配
F描述說花很好看
3.8第八輪沙盤
3.8.1成員順序:
A、B、C、D、E、F。
3.8.2成員表現:
A拿了一座山
B拿了兩棵樹
C拿了一個包子
D拿了一個廁所
E拿了一個加油站
F拿了一個白雪公主和七個矮人
3.8.3成員描述
A描述說馬兒在山下跑
B描述說她覺得植物要更加多一些
C描述說這是他們家的食物
D描述說這是供游客的廁所
E描述說由車聯想到加油站
F描述說這是她另開辟的一個童話世界
4.感悟
4.1成員的感悟
A:沙盤游戲是輕松有趣的,大家一起在沙盤中放入自己喜歡的模具,組成我們六個人的小小世界。在所有人的討論與改變下,整個“世界”的布局變成了我們大家都覺得舒服的狀態。從中我明白了相互配合與溝通的重要性,正是大家的相互補充、相互配合,整個沙盤的布置才顯得如此和諧。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樣,遇到問題只有經過大家一起討論,問題才能解決,任務才能完成地出色。
B:在老師的要求下,我們要仔細的思考擺放沙具的目的。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下選擇自己喜歡的沙具,但是也會為了配合室友將沙具放得更加和諧。從心理學角度講,游戲不僅僅是游戲,更是人們表達潛意識、探索新事物的重要方式。整個活動中讓我感受到了小組的團結與凝聚力,我們在為同一個目標努力。
C:在體驗沙盤游戲的過程中,從最開始空曠的沙盤到后來呈現的花花世界,在每一輪的進行中,有隨心所欲,也有個人思考。整個游戲的進行是和諧的,讓人愉悅并舒適的。沒有死板的要求,也沒有爭吵,在游戲中體驗到了輕松也帶著些許思考,最后明白了溝通的重要。
D:在本周三我們寢室一起參加了老師舉辦的心理沙盤活動,本次活動內容是老師先跟我們講了沙盤的規則,然后由我們抽簽決定順序來擺放玩具在沙盤上,我在經過八輪的擺放及老師在擺放過后問我的問題,重新的思考了一下當時為什么要這么擺以及為它取個什么主題,在最后,我們寢室重新調整了沙盤上的布局,在討論這之間,我們寢室也沒有發生爭執,顯得非常和諧。在這次心理沙盤活動中,我為我們寢室的和諧相處感到開心,同時這次活動也讓我收獲頗多。
E:心理沙盤是一個打開一個人內心大門的鑰匙,本周三,我們就進行了一次活動,打開心理沙盤大門的那一瞬間,我仿佛打開了童年的記憶之門,陳列柜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小玩具,李老師告訴我,這些就是撥放沙盤的小玩具。我們開始在陳列架上一件件挑選擺放物品,把他們一件一件放在沙盤上。規劃著屬于我們的內心深處的家園。幾十分鐘后,李老師對我們的作品進行的詳細的解讀。她告訴我們,沙盤上擺放的每一個物體有其含義,擺放物體的位置方向內容也能揭示出體驗者內心深處的想法,有些想法甚至是本人都難以察覺的。
確實,李老師通過我們的“作品”對我們內心的解讀讓我們第一次體會到沙盤的“神奇”,有些問題是我一直都忽略甚至未發現的,感觸頗多。
F:本周三,我與寢室的五位同學有幸一起參加了老師舉辦的心理沙盤活動?;顒拥膬热菔亲屛覀儼凑枕樞蛲潮P上放置沙具,一共進行八輪,中途不得交流。結束后進行輕微調整,然后對作品進行解釋描述,并取名。在活動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沙盤的解壓,團體的合作,組員之間的和諧和默契。我還感受到了,每放一次沙具,它就不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它放在那里,都有它自己的意義。可能當時只是因為外形,大小之類的原因選擇它,但是當每個同學把沙具在沙盤上組合在一起后,他們就變成了一個世界。最終,我們把這幅作品取名為:花花的世界。
4.2輔導老師的感悟
沙盤由空曠變得豐富,這個過程也會表現你們的內心世界的變化。在沙盤的游戲過程中,你們有在配合別人已有的東西及進行擺設,這是你們在相互合作的過程,沙盤游戲可以折射出日常人際交往中的個性,因為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理解東西的角度也不一樣,作品的和諧是人際交往和諧的射影,所以無論是作品話術人際交往都需要溝通,當我們面對爭執的時候,就得溝通,因為關系的親疏決定看待問題的態度,在寢室生活中,有些矛盾會因為關系的親疏而變得不同,解決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充分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