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晉 周瑩 賈蔚 林中正
摘要: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關系民生的重大問題,構建和完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對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意義重大。本文立足洪澤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現狀及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情況,分析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質量追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下一步發展思路。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及社會的和諧穩定,構建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創新方式,對于進一步提升部門監管能力、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增強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具有重要意義。
1.洪澤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現狀
近年來,洪澤區以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中心,強化政府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生產者主體責任,全面推進規模主體入網監管行動,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推進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積極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模式。全區未發生一起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主要農產品監測總體合格率達98%以上。2021年3月,洪澤區被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命名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完善“三定一考核”網格化監管,落實各級主體責任,實現監管全方位。通過發放《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告知書》,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公開承諾書》,履行告知義務,明確主體責任。主體通過建立公示欄等形式明確具體工作人員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全區規模以上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責任落實到位率達100%。統一印制農產品生產記錄,督促監管主體健全生產記錄檔案,嚴格執行禁限用農獸藥管理、農獸藥安全間隔期等規定。督促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均通過企業自檢和委托檢測相結合方式,做到產品先檢測后上市。
統籌安排區本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加大“雙隨機”抽樣力度,增加了產地、“三前”環節和禁用藥物的抽檢比例。積極配合省、市開展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查,充分發揮了區、鎮、村三級監測網絡作用,強化監測預警,增強風險隱患排查能力。積極推進移動監管平臺應用覆蓋面,不斷提升基層監管工作效率和風險隱患排查處置能力。舉辦以“實施規模主體入網監管行動,守護陽光下的盤中餐”為主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活動,普及法律常識和農產品質量追溯知識。組織開展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標準化提升工作,全區共創建5家三星級監管站,4家四星級監管站。同時,探索建設了村級工作站,開展了信息收集、免費快速檢測等工作。
2.洪澤區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
在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方面,洪澤區圍繞全省規模主體入網監管行動要求,加大入網主體培訓力度,指導規模生產主體建立完善電子化生產記錄、開展產品自檢,自主規范出具食用農產品電子合格證和紙質合格證。截至目前,全區已入網注冊登記主體數1355個,有效入網主體占比100%。
加強與市場監管部門協作,聯合制定印發《淮安市洪澤區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明確部門分工及職責,形成食用農產品質量合格證的通行效應。發放張貼《關于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的通告》,積極構建“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全程可追溯體系,在全區范圍內持續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以生產主體在網上主動開具食用農產品質量合格證、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二維碼為基礎,散戶自主使用區里統一印制的合格證為補充,形成了全天候的可追溯網絡。
目前,全區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已常態化開展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等食用農產品可溯源憑證的查驗留存工作,市場倒逼作用己顯現,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主動向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獲取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有力推進了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的銜接,有效地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3.存在的問題
一是監管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強化。特別是鎮級監管隊伍的兼職化問題突出,監管任務點多量大、面廣線長,某種程度上容易滋生監管“盲區”。村級協管員隊伍總體素質偏低、補助標準還不高,加之工作較為繁雜,一定程度上也難以用足夠的力量投入到監管工作中。
二是主體安全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個別生產經營主體,特別是一些小農戶主體責任意識薄弱,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不夠重視,同時對其缺乏相對嚴格、規范的質量安全監管手段,特別是在農業投入品使用安全間隔期或休藥期的規定執行中,極易發生偏差,容易滋生質量安全隱患。
三是兩段監管有待進一步加強銜接。雖然洪澤區全面開展農產品合格證制度,但基地“準出”及市場“準入”部分環節仍缺乏有效可行的載體,需農業農村及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配合銜接,建立有效可行的準入準出銜接機制,同時不斷加大“收儲運”環節監管。
4.下一步發展思路
一是繼續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全面推進村級服務站試點建設,通過聘用充實鎮村監(協)管隊伍,加強對監(協)管員培訓力度,提高基層監督管理能力和監管水平,構建以基層監(協)管員和企業內檢員為主體的監管網格體系,為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各項工作措施夯實基礎。探索“網格化+精準監管”,開展膠體金速測試點,提高定性監測的針對性,提升鄉鎮速測篩查能力。加強稻米、果蔬的日常監督抽檢力度,重點對未能有效開展自檢的生產經營主體進行監督抽檢,同時對檢測中發現問題的主體進行跟蹤抽檢,督促其完善內部質量管理。加大對養殖場“瘦肉精”監測力度,提高肉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大對水產品違禁藥物監督檢查和宣傳工作,提高水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質量安全防范意識。
二是繼續深化市場聯動機制。將農產品生產安全巡查檢查和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等有機結合,推進禁限用藥物和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的解決。做好農業投入品市場整頓,確保將各類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階段,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加強農業農村與市場監管部門協作,在全區范圍內持續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努力構建“無證不入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模式。
三是繼續加大宣傳培訓力度。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接受群眾咨詢,日常設點宣傳,結合報紙、電視、“兩微一端”等媒體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通過深入社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系列活動等,營造良好的社會共治氛圍。加強基層監(協)管人員隊伍建設,開展基層監(協)管員、企業內檢員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
參考文獻
[1]邊晉,周瑩,孫瑞建.洪澤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現狀及能力提升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21(01):29-31.
[2]王秀菊.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黑龍江糧食,2021(09):81-82.
[3]朱洪云,徐慶琴,王金兵,金凱.淮安市農產品質量追溯現狀研究[J].南方農機,2021,52(08):21-22.
[4]王秀菊.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黑龍江糧食,2021(09):81-82.
[5]尹雪英,鄭澍坤. 進一步加強農產品生產經營全過程管控[N]. 民主與法制時報,2021-11-19(002).DOI:10.28579/n.cnki.nmzfz.2021.00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