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西中
有專家認為,中組部統一安排縣處級干部跨省交流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信號機制明確——在人事安排上,中央體現了集中統一部署的趨勢,全國干部一盤棋,統籌全國統一調配。
近一段時間以來,多地出現縣處級官員跨省調整案例。
10月12日,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代區長張青雅到轄區督查重點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整改工作。他原系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縣委副書記,9月3日提名興慶區區長候選人。
張青雅是近期跨省任職的縣處級領導干部之一,他系“85后”(1986年3月生),工學博士,已在福建工作7年。
8月底至9月底,天津、浙江、福建陸續有縣處級干部跨省工作。除張青雅外,還有天津“80后”干部齊鵬(1980年10月生),浙江“85后”干部周明軍(1986年8月生),以及“準80后”王斌達(1979年11月生)。
以往多是省部級、廳局級干部跨省調整,如今“80后”“85后”縣處級領導干部亦有數人跨省任職。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年輕干部到西部歷練
上述干部多是“80后”“85后”年輕干部,年齡最大的42歲,年齡最小的是周明軍,今年35歲。從跨省地區來看,均是從沿海到內陸,從東部省份到西部省份。
從級別看,張青雅原任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委副書記(正處級),跨省到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任代區長,級別未變,但擔任省會城市區一級政府主要領導。
與張青雅類似,周明軍原任浙江省龍游縣委常委、副縣長,跨省到四川宜賓市興文縣任縣委副書記,提名為縣長人選,如今已是興文縣代縣長。
齊鵬原任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跨省到甘肅平涼市任副市長,跨入副廳級干部行列。
與齊鵬類似,王斌達原任浙江省仙居縣縣長,跨省到四川省瀘州市任副市長,跨入副廳級干部行列。兩人都是正處級升為副廳級。
中央黨校教授竹立家表示,新時代需要培養和儲備年輕干部,年輕干部到艱苦地區歷練,能力提高得會更快。這對國家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大有裨益。
中央黨校教授戴焰軍表示,東部省份干部到西部省份歷練,不僅可以帶來一定的社會資源,也促進兩地經驗、信息交流,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
一位“90后”縣處級官員表示,從年輕人的角度看,去西部歷練,一方面可以提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欠發達地區實情,個人能力發揮的空間會更大。
一位西部省份的“90后”公務員表示,干部交流各有利弊,有的年輕干部交流時間短,會有“鍍金”思想,因而不能踏實工作,這對其任職地反而不是好事。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委組織部在有關周明軍、王斌達的任職公示中提到,兩人到外省任職是根據中央組織部統一安排部署。
那么縣處級干部跨省任職,是否會越來越多?
專家:信號明顯,需要有配套措施
“縣處級干部跨省交流,的確是一種全新的現象,釋放了一種信號。”一位曾在組織部門工作的官員如是說。
該官員認為,這種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的交流,有利于傳遞開放理念和改革思想,調動年輕干部積極性,中央注重從基層一線選拔優秀干部。
竹立家認為,這是一個明顯的信號,即加大對年輕干部培養和歷練的力度。其個人傾向加大縣處級干部跨省交流的力度。
戴焰軍則認為,縣處級干部跨省交流不是新鮮事,多年前也有不少年輕的縣處級干部跨省交流,只是近年比較少見。據他介紹,縣處級干部交流方式多樣,如各省市之間對口支援,部委與地方干部交流,中組部統一部署只是眾多交流方式中的一種。
北京科技大學公共管理系副教授楊志云表示,就其個人觀察,干部交流方式多種多樣,比如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地之間派遣干部交流任職;比如地方干部與國企干部雙向交流,東部對口支援西部,發達地區支援邊疆,地方與部委,高校與地方等。
楊志云認為,中組部統一安排縣處級干部跨省交流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信號機制明確——在人事安排上,中央體現了集中統一部署的趨勢,全國干部一盤棋,統籌全國統一調配。
除了全國統一安排,還應該考慮到年輕干部的實際情況。楊志云說,“80后”“85后”一般都已結婚生子,那么在調配干部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其配偶、子女的生活、就業及入學情況。只有解除了干部的后顧之憂,年輕干部才能更好地服務當地。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聶輝華也提到要有配套措施。他表示,官員跨省工作其實面臨很多現實問題。比如需要重新熟悉社會環境,熟悉當地政情,不便照顧配偶子女。如果跨省到基層工作,升遷的機會也會變少。
另外,聶輝華認為,跨省任職,最好在任職時間上有一定限制。如果調動頻繁,情況尚未熟悉就已經被調走,不利于任職地的發展,也會讓跨省的干部更有“鍍金思想”。
近年來,基層政治生態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上述曾在組織部門工作的官員認為,這種交流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優化欠發達地區的基層政治生態。聶輝華和楊志云也同樣認為,跨省交流有助于緩解基層政治生態固化現象。
楊志云表示,基層政治生態好壞,與黨的領導、黨建工作質量密切相關。同時,基層社會結構也是重要因素。高度流動的基層社會結構中,人情干擾因素會變小。在中西部省份,基層社會結構流動相對緩慢,干部跨省交流有助于改善基層政治生態。
摘編自《中國新聞周刊》 2021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