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一、 課堂作業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是整個小學階段關鍵的課程。識字、寫字是讀書和寫作的基礎,也是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之一。課堂作業是語文學科,甚至其他學科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在規定的時間內所學知識的復習和鞏固,是教師用來檢查教學效果、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學手段之一。教師通過課堂作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能根據學生課堂作業的情況來調節、完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和策略,學生通過課堂作業可以把這節課學到的知識理解的更加透徹,掌握的更加牢固,為下一課的新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的突破點,對課堂作業的問題應該被重視起來。
二、課堂作業有效性的方法
1.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潛能
教師在布置課堂作業的時候要根據學生實際學習的知識點緊密聯系,提高學生對課堂作業的興趣和參與程度,教師和學生要積極進行課堂互動,把練習題形式的為主要內容的課堂作業變成師生互動為主要內容的課堂作業。課堂練習的設計和課堂的組織,一定要相輔相承,把教師的講和學生的說穿插在練習中,教師在學生練習中講解,學生在練習中學習 ,做到講練結合,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練習效果,才能實現課堂練習有效鞏固學生所學的新知識,讓學生在教師輔導下當堂認真做完。
2.增強課堂作業的延伸和趣味性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尤其對于小學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還要添加一些新鮮的拓展性的作業,增加課堂作業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僅僅鞏固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掌握,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如在一年級《雪地里的小畫家》不僅僅局限在小雞、小鴨、小馬這幾位“小畫家”身上,還請學生們在其他小動物用……像……的句式進行語用訓練。引導學生在不同的環境下對學習內容進一步理解。
3.作業設計要體現個體差異
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不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形式多樣、有層次、有梯度的作業,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教學中,我把作業取名為作業小超市,分成兩類:必做題﹑選做題。以一年級《小書包》一課為例。全班學生必做題:抄寫課后生字詞。選做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余力的同學可以試著背誦下來,不僅積累了識字量,還能規范學生的行為。
三、課堂作業批改中存在的問題
課堂作業作為一年級小學生體現教學質量的重要載體之一,在檢查“教與學”的質量、發展學生智力能力、反饋學生吸收知識狀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如果對課堂作業課后批改,反饋的時間會比較長,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正確的知識點得不到更好的強化,錯誤的點不能得到及時的更正,這樣就失去了批改作業的真正的價值了,從而也就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其次,由于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進行課堂作業的布置和批改,留給學生寫課堂作業和留給老師批改作業的時間是很有限的。也只能做到蜻蜓點水般的批和判,簡單的批改對錯,不能全面的分析,課堂作業的利用價值就打了折扣。
1.優化課堂作業批改,促進學生進步
作業批改是教師工作的內容之一,也是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通過作業的批改,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進一步的加深印象和鞏固記憶,實時檢測學習成果,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還能讓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課堂的作業也可以以學生自批自改或互批互改的方式,學生在自批或互批的過程中能夠形成一種反向思維,會積極的對作業中的錯誤進行思考和對知識點的回顧。學生自批或者互批的模式不是說老師放任學生,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完成這個模式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和培養的,教師的批改和學生的批改兩種模式進行不定時的轉變,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和對知識點再回顧的習慣,還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2.基礎好的學生,課堂作業錯誤原因主要表現在粗心馬虎上
當教師當面指出錯誤的時候,學生可以及時更正并強化記憶,教師還應提醒他們嚴謹認真,養成檢查的好習慣。還可以適當提高一點要求,比如造句,一個同學寫到:一片片落葉像蝴蝶,可改為一片片落葉像漫天飛舞的蝴蝶。
3.基礎差的學生,作業錯誤的原因是新舊知識的銜接不上
如果是對自己要求不嚴格的學生,往往在自己寫完作業時,對答案的準確性不管不顧,個別學生一味追求速度,忽略質量。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的面批就更加的重要,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還可以查缺補漏,及時輔導欠缺的知識,督促他們進步。
4.自我約束能力差的學生
對于自我約束能力差的這些同學,面批時可以避免這類同學直接照搬好學生答案。對他們當面講解,鼓勵他們按時完成作業,為新內容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堂作業是檢測學生課堂學習成果最有效的也是最直接的手段,小學語文教學通過課堂作業搜集學生的學習反饋,為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策略的制定打下了基礎。學生完成課堂作業的過程就是學生在對學習知識的鞏固,從而使學生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在教學中,更應該注重課堂作業的有效性,課堂作業得到及時反饋,就能進一步調整教與學的新信息。對學生來說,及時了解學習的結果,可以很快得獲得矯正性信息,進一步調整自己的學習,而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及時的、恰當的評價,是一種很重要的反饋形式,是推動學習,提高學習效果的有利因素。因此,在設計練習時,教師要充分估計學生每次練習中出現的困難,在教學時,還要不斷從學生的練習中,及時全面的獲得反饋信息,調整教學進程,促進學生智力技能的形成。讓課堂作業真正為提高學生的學習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業是提高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教學環節,對于與怎樣高效進行作業的布置和批改,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作業”這個教學環節還有待更多教師創造性工作,不斷完善、真正落實,使課堂作業在整個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讓小學語文教學從課堂作業布置等方面有效的實現高效課堂建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