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珍珍
在傳統的幼兒教育中,我們將教育的重心放到了“理論知識”方面,反而忽視了幼兒行為習慣、綜合能力方面的培養。單一的教育內容、教學模式,非常不利于幼兒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一、基于信息化視野下幼兒室內活動構建的重要意義
信息化與幼兒教育的結合,不僅拓展了幼兒的視野,豐富了其知識儲備,還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使其樹立了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通過室內活動,拉進了幼兒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促進了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有效互動,讓養成了團結互助、樂于助人的高尚品質。
二、基于信息化視野下幼兒室內活動策略分析
1.賞析故事提高認知能力
幼兒階段是孩子一生的黃金啟蒙時期,需要老師和家長格外重視,可以通過富有教育意義,積極向上的繪本故事,來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表現能力。在幼兒室內活動中,他們的成長與有趣的繪本故事是分不開的,錯綜復雜的故事情節,可以更好的滿足幼兒的求知欲與探索欲,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1]相信大多數的幼兒對繪本故事還是十分感興趣的,老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更加直觀、形象的向幼兒展示故事內容,讓他們在故事中學習知識,認知道理。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老師要把握好時機,在故事講解的過程中使幼兒養成多方面的能力與良好的道德品質。
在幼兒室內活動中,老師可以通過一個有趣的繪本故事《牙齒旅行記》,來讓幼兒加深對身體的了解,提高自我的保護意識。在故事開始之前,老師可以問一問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吃糖果嗎”,這時候有的孩子已經迫不及待的回答道“喜歡,我喜歡草莓味、橙子味...”,由此激情導入繪本故事。利用多媒體,向幼兒講述故事中的牙齒都經歷了哪些旅行。聽完這個有趣的故事,引導幼兒說出人體的部位,老師在電子屏幕上點擊相應的圖片,這樣可以更好的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思維的靈活性。向幼兒展示人體主要消化器官的電子圖片,在了解事物消化過程的同時,讓幼兒明白胃與身體健康的關系,培養其大膽探究的意識。
2.趣味游戲增強合作意識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讓我們更加深刻的意識到不能單純的傳授幼兒知識,要為幼兒營造一個自由、愉悅、有趣的生長環境,在勞逸結合的同時,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2]眾所周知,“合作”使幼兒將來發展、適應社會、立足社會的重要素質之一。因此,這就需要老師通過合理規劃室內活動內容,為他們提供合作的機會與平臺,不斷地鼓勵、激勵他們參與合作性的游戲,從而提升合作意識。信息時代的帶來,為室內游戲活動,創設了更加便利的條件,改變了傳統室內游戲的單一性,激發了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增強了他們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幼兒感受到了游戲的樂趣、合作的樂趣。
在幼兒室內活動中,老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播放音樂《螞蟻搬豆》,唱的是“一只小螞蟻在洞口看見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動,急得直搖頭...”,展示幾個“石頭”材料,讓幼兒采用分組模式,一起思考,怎么才能把它抬著走。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幼兒認識到“一個人的力量是特別小的,只有我們一起努力才能戰勝困難,團結起來力量才是最大的”。通過游戲,不僅要讓幼兒學會歌曲,還可以根據歌曲進行合作表演,從而達到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團結協作的目的。
3.電子白板促進交流互動
在傳統的幼兒教育中,常出現老師“一言堂”的情況發生,要不就是孩子們各自玩各自的,要不就是來回跑動,可想而知,這樣只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3]隨著時代的發展,交互式電子白板已經成為幼兒教育的“新手段”,受到了廣大老師和孩子的喜愛,它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使得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多元化,更凸顯了幼兒的課堂主體地位,可以提升幼兒思維的積極性與靈敏性。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出現,將音樂、美術、語言等各學科進行了有機融合,拉近了老師與幼兒之間的距離,促進了有效的交流互動,不僅幫助幼兒塑造了健全的人格,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還更好的培養了他們的核心素養。
4.情景教學培養良好習慣
二十一世紀的到來,讓我們更加重視對幼兒能力、飲食行為習慣的培養。眾所周知,一個良好的習慣,可以幫助幼兒更好的成長,使其受益一生。與其教給幼兒太多的理論知識,不如先從小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增強其獨立自主的意識,從而正確、科學、有序、合理地進行各種活動,并為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成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信息化與幼兒教育相結合,情景式教學,可以讓幼兒接觸各種形式的活動,更好的讓小朋友們適應新環境,提升自我服務能力。
在幼兒室內活動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幼兒播放幾種場景,第一:有一個叫小朵的小朋友,每次回到家衣服、書包、玩具丟的到處都是,從來不把它們送回家;第二,小朵每次吃飯前、吃飯后都不洗手(通過畫面可以看出,細菌寶寶都進入到小朵的肚子里面了);第三,小朵吃飯的時候,經常一邊看電視一邊需要奶奶喂飯,要不就發脾氣。通過以上的場景,讓幼兒自己判斷這些是不是好的行為習慣,老師及時的引導。再利用信息技術播放正確的行為,讓幼兒觀察,并開展室內主題活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行為習慣。
5.區域活動提升動手能力
動手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這是一項長久的工程,需要老師堅持不懈的引導、教育。因此,老師可以將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貫穿于幼兒室內活動中,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幫助幼兒深入了解。設置區域活動的同時,要向幼兒介紹各區域的名稱、操作內容、材料以及基本操作方法,為幼兒的操作活動做好鋪墊。
在幼兒室內活動中,老師要提前考慮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去深入挖掘幼兒的潛能,同時站在教育的角度去開展“區域活動”。老師利用多媒體播放輕柔的音樂,讓幼兒身心得以放松,隨后可以進行角色扮演的娃娃家,隨意學習的生活區、紙藝類、泥工類、搭建類、科學探索類、制作美食類。也可以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點擊電子屏幕,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內容,自由結伴玩耍,啟發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同時,鍛煉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
三、結束語
結合以上情況,讓我們深刻意識到基于信息化視野下幼兒室內活動構建的重要性。信息化的滲透,為幼兒教育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展示平臺,在增強情感體驗的同時,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提升了其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