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國網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31)
智慧檔案館是采用物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信息感知、智能處理、業務協同和泛在服務功能的新一代檔案館。智慧檔案館利用新技術提高了資源開發利用率,實現了管理的智慧化,人性化,為未來檔案發展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
傳統的檔案館對于檔案的收集與保存都是以紙質化形態,隨著檔案信息與載體逐漸走向多元化,對于檔案的保存也向紙質化與數字化同步并存方向發展。數字化電子檔案的應用降低了檔案信息收集和保存的難度。人們通過對于電子化檔案的查找利用,極大程度上減少了紙質檔案的破損,改變了人們重藏輕用的態度。同時智慧檔案館采集開拓了信息保存的新形式,以往信息以文字為主要載體,如今可以以音頻,視頻等其他形式。除此之外,檔案智慧化采集為用戶通過網絡查閱檔案信息提供了便捷,極大的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隨著人們對于檔案管理的重視以及現代科技的進步,不少的檔案館建立了智慧化的檔案管理平臺。平臺智慧化的檔案管理實現對檔案的安全和全生命周期精準的監控。在檔案收集階段,可有效的對檔案進行分類處理,并合理歸類存儲。智能化記錄檔案使用情況,實現高效借閱。在檔案保存階段,全程實時監控檔案館的環境與溫度,保持檔案的儲存基本條件的穩定。在檔案安全方面,對于機密文件使用設置人員權限,有效地防止信息泄露。智能化檔案管理能幫助挖掘檔案中深層次的信息和數據,供用戶查詢和使用。
智慧化檔案館在檔案服務方面同樣展現了其智慧化水平。通過應用新技術進行檔案實體、檔案內容、檔案管理信息與互聯網有序連接,實現了檔案與用戶、檔案管理人員和檔案設備相互的深度感知和實時的交流溝通。在信息感知與溝通的互聯網環境下,不論是傳統的查檔借閱,還是其他的音頻,視頻等多媒體的資源的咨詢服務,智慧化檔案館都可以通過移動終端、互聯網等各種信息媒介,及時高效的處理用戶對于信息與資源利用的需求。與此同時,檔案館結合大量的數據對信息進行深度的分析與發掘,預測用戶的需求,對于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整合更新,為用戶提供更智能化的信息服務。
要推進智慧化檔案館的建設,需要對現有檔案館的進行改造。在傳統的檔案研究基礎上,引進互聯網和新技術運用于檔案管理和利用的實踐上。升級檔案的存儲模式,在傳統的實物儲存的基礎上實現檔案的云儲存,實行“雙模”模式。云儲存的應用能進一步實現檔案儲存的自動化與智能化,提高的存儲效率,降低了存儲成本。依據云儲存,建立智慧化檔案館相應的數據庫,有利于檔案館對檔案進行更優化的云計算與合理的存儲。另外需加快新技術的研發和檔案的創新,推動信息網絡融合、智能分析決策等相關技術在新智慧化檔案建設中發揮作用。
應用多媒體加大智慧檔案館的宣傳力度,提高智慧化檔案的知名度,增強人們對于智慧檔案館建設意識,積極推動智慧檔案館列入地區發展規劃。提高社會各界對智慧檔案館建設重視度與參與度,最終充分發揮智慧化檔案館的效用價值。
組建檔案館建設控制管理機構。建立各檔案部門工作管理機制,完善各部門的工作流程。確定智慧檔案館建設的發展規劃,加強組織領導,協調各部門的溝通合作,保證檔案館建設與管理有條不紊的開展進行。
大力發展智慧檔案館的建設,離不開各領域人才的支撐。需積極引進高復合型人才、創新型人才和專業技能型人才。引進掌握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人才,利用大數據思維與檔案信息化相互融合加快智慧化檔案館建設步伐[2]。
應加大對智慧化檔案館建設上資金的支持。政府需落實相關的財政政策,為智慧化檔案建設引進新設備和新技術提供資金扶助。拓寬融資渠道,引入社會資本。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智慧檔案館建設,為智慧化檔案館建設增加更多的資金來源。另外,國家需制定相關政策法規,規范智慧檔案館方向發展,為智慧化檔案館的建設提供相應的法律保障。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我國檔案事業的發展,智慧化、智能化、人性化將成為檔案館發展的趨勢。智慧化檔案館提高檔案管理的效率,創造更加安全的傳輸和保管環境,促進檔案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共享,實現知識服務和智慧決策。未來智慧化檔案館將推動檔案管理和利用走向更智能、更高效、更科學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