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定波
(永善縣溪洛渡高級中學,云南 邵通 657300)
伴隨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階段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已經逐漸過渡到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對于高中數學而言,學生所具備的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思維想象力,并可以將學到的知識靈活的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可以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雖然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基礎,但是他們卻缺乏相對系統的知識體系,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高中數學教材在編纂時需要不斷落實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幫助學生將直觀的思維逐漸過渡到抽象思維,并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一定的數學建模能力做到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從而建立系統嚴謹的思維體系。
在高中數學教材中落實核心素養,對培養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綜合性人才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意義,利用數學教材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由淺入深地培養他們養成一定的思維轉換能力,并將此種能力積極運用在生活實踐中,真正做到知識的活學活用。這也就要求在編撰高中數學教材時,所涵蓋的教學內容一定要符合學生的理解與認知能力,具有清晰的知識體系,同時對于例題的選取也要精益求精,幫助學生由淺入深地對知識進行理解,同時在教材中要融入人文因素,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從而不斷落實對高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教材內容的教育性指的是教材所涵蓋的內容必須讓學生可以直觀地認識到知識的邏輯關系,思路清晰易懂。這就要求在進行高中數學教材編撰時,編寫者需要對學科知識進行深入研究,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在書本中融入更多有關核心素養的知識要素。通俗地說,就是讓學生可以利用書本上清晰明了的知識體系進行探究性學習,進一步鉆研數學知識的原理,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編寫者在進行有關三角函數的知識編輯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進行思維轉換。首先可以粗略回憶勾股定理引出教材內容,從而引入簡單的正弦、余弦定理的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為學生們總結各個公式之間的轉換關系:
最終將書本上的這兩個三角恒等式總結出來,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清楚地了解數學知識所蘊含的背后原理,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轉換能力。
編輯在編撰高中數學教材時,不僅要求自身必須具備扎實的數學知識,而且需要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充分掌握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接受能力,從而才能有針對性地在教材中落實核心素質要素,設計專業性的內容幫助學生提升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編輯也要結合教材大綱的需求,明確教學目標,由淺入深的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思維體系,只有這樣數學教師才可以充分尊重教材內容,以教材為載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編撰者在編寫“空間幾何體”這一部分的教材內容時,需要對空間幾何進行適當舉例,可以先從單一的正方體和長方體開始,然后引入復合型的幾何體,幫助學生在幾何體與平面展開圖之間進行轉換,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教材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要載體,因此編撰者在編輯相關的教材內容,一定要結合教學經驗了解學生的理解能力,并確保教材可以通過教師有針對性的講解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欲望,讓他們以教材為跳板實現對知識的深入研究。
例如,在編輯“方程的簡單應用”這一部分內容時,編撰者一定要有針對性地設置例題,讓學生通過對例題的理解激發起對方程這一內容的探索欲望。在編輯“基本初等函數”這一部分內容時,編撰者需要將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相關概念以及圖像更為直觀的呈現給學生,在學生充分了解這兩種函數的基礎上,再與冪函數的圖像進行對比,從而幫助學生一步步地加深對函數的認識與理解,并在建立一定思維體系的基礎上實現對知識的靈活運用。數學的學習一定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只有保證教材的可接受性,才可以建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從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對于高中生來說,數學知識可以最大程度地幫助他們建立邏輯思維以及抽象思維,從而在學習中不斷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也就要求編撰者在編輯相關的數學內容時,一定要保證教材內容的科學性和教育性,并且讓學生易于接受理解,由淺入深,由點到面的幫助學生梳理起一套完整的數學體系,從而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行自主探究,實現對知識的深入鉆研,從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成為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