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李紅旗 梁瑞兵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是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重要內容,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措施。泰安市寧陽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決策部署,2020 年9 月底已全面完成各類各級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移交街道和社區工作。為繼續抓好國企退休人員移交后續服務和常態化移交工作,寧陽縣真抓實干做好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后半篇”文章,持續深化改革,實施“三個精準”高效提升退休人員保障服務水平,切實讓國企退休人員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協同配合,提速發力。自今年3 月以來,按照泰安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專班要求,寧陽縣迅速行動,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出發,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明確“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確保職責、人員、措施、進度等落實到位,在全市率先打開了局面。由寧陽縣國有資產運營中心牽頭全縣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全口徑摸排縣域范圍內各類各級國企退休人員基本情況,在各縣市區率先出臺《寧陽縣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實施方案》。縣國資運營中心會同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縣財政局、縣民政局、縣檔案館等工作關聯度高、任務重的縣直部門實行每周聯席會議制度,為交接雙方提供“一站式”服務,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強力推動工作開展。
精準施策,真抓實干。寧陽縣統一印制移交協議文本,由縣政府作為接收方,各企業作為移交方,一式六份發至各類各級國有企業。為減輕企業負擔,對于外地國企,采用微信、電話和郵寄方式做好人員核實、信息溝通、材料整理等指導工作,真正做到了辦事“不見面”,服務“不打烊”。利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4 月底前全部完成移交協議簽訂工作,同步完成縣社保和醫保平臺審核工作,完成度100%,完成速度在全市各縣市區中位居前列。截至2020年9 月底,58 戶國有企業7000 余名國企退休人員黨員組織關系轉接、人事檔案實行屬地集中管理以及管理服務職能等工作全部實現實質性移交。

泰安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專班到寧陽縣現場檢查退管工作階段性成果,并給予肯定推廣
攻堅克難,徹底移交。克服現有檔案館儲存容量小、新建檔案館未投入使用等困難,在全市率先完成國有企業退休人員人事檔案實質性進館工作。截至9 月底,寧陽縣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專班共接收進館紙質檔案7033 卷,案卷目錄7033 條,同步完成數字化、電子化規范整理,高標準率先實現紙質化、數字化“雙進館”。幫助58 戶移交企業對接各部門、單位,搭建數字化工作室,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分類指導、及時答疑,制定移交接收時間進度表,保質保量、分批有序地完成退休人員檔案進館、黨組織關系轉接、社區報到等工作,形成了一整套“社保審核、檔案進館、線上接轉、現場報到”全過程指導的“寧陽經驗”。
守正出新,全力推進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一是規定動作做到位、不走樣。按照“構建制度基礎框架、解決社區建設底層問題”的基本原則,印發《社區減負增效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推進社區“一窗受理、全科服務”模式》等8 個文件,積極推進納入社區管理的國有企業退休人員融入社區,參與社區共建共治共享。二是自選動作有創新、出亮點。針對部分煤礦企業退休人員多、居住集中度高的特點,采取新建社區、服務配套的方式整建制移交。由縣政府行文批復新成立華豐煤礦社區,同步成立社區黨組織,為山東能源新礦集團移交到我縣的6000 多名退休人員“安家落戶”提供有力保障,切實提高社區承載國企退休人員的服務能力。
精準建組織,提升歸屬感。按照隸屬關系明確移交方包保黨委,選派專職黨務干部作為責任人,實行集中摸排,建立了包括黨員底數、基本信息、黨員檔案、組織關系轉入地等一整套完整的退休黨員名冊。根據屬地管理劃分,一方面對轉入退休黨員較少的社區,積極指導街道和社區黨組織,根據實際情況放入同退休老黨員年紀相仿、有共同語言的支部中,保障轉入黨員在參加支部活動時,能盡快融入組織生活,找到歸屬感。另一方面,對轉入人數較多的社區,專門新設支部以供退休老黨員們組織關系落地。寧陽縣文廟街道北關社區黨委,轉入退休黨員近100 人,經社區黨委研究上報請示,街道黨工委批復其下設中共寧陽縣文廟街道北關社區第一老年支部委員會、中共寧陽縣文廟街道北關社區第二老年支部委員會,為退休老黨員安置“新家”。
精準抓培訓,提升榮譽感。針對退休人員缺少組織關愛的問題,將服務重心從“管理”向“關心”轉變,通過組建退休人員微信群,定期向退休人員通報社區工作情況;對在外隨子女居住的退休老人,社區工作人員不定期打電話進行問候,并在“九九老人節”等節日進行暖心慰問,切實讓他們感受到“新家”的溫暖。寧陽縣文廟街道還以組織生活會形式,讓集中轉入的退休人員相互見面,增進彼此聯系,了解社區概況,讓退休人員充分感受社區大家庭的溫暖。通過新開展“流動黨校”進社區等系列活動,為行動不便的退休黨員提供送學上門服務;組織退休黨員到“中共寧陽第一支部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進行參觀學習,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鼓勵退休黨員參與調解社區矛盾糾紛,進一步增強退休人員榮譽感和宗旨服務意識。
精準搞服務,提升獲得感。寧陽縣采取多種方式,使退休人員中的黨員干部、業務骨干、勞動模范等能夠發揮余熱,主動參與到社區建設和社區治理中來。充分發揮國企退休人員綜合素質能力較強的優勢,創新開展城市黨建工作法,將黨建工作與黨建服務中心等特色工作融合起來,支持引導有意愿、有精力、有特長的黨員組建志愿者服務隊伍。社區黨委聯合國企轉入退休黨員,開展書香畫展、廣場舞會師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促進了社區和諧穩定。退休老黨員表示,轉入歸屬地社區工作人員耐心熱心,感受到了溫暖,自己也會繼續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融入社區,為社區發展貢獻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