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威,王 康
(皖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蕪湖241000)
我國甘蔗種植區域集中在南方,主要分布在廣西、云南、廣東、海南等省份,廣西甘蔗種植面積和產量最大,素有中國“糖罐子”之稱。甘蔗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主要的制糖原料,我國超過80%糖產量來源于甘蔗,其次主要來自于北方甜菜。食糖是人類社會日常生活必需品和重要工業原料,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各個產糖國均制定嚴格的法律、補貼等相關政策規范本國糖業的生產、消費和進出口配額,以免受到世界糖價波動影響本國糖業產業,進而影響本國食品等相關行業。
近年來,受國際糖價沖擊與國內生產成本激增兩極分化影響,我國制糖企業效益與蔗農收入出現嚴重下滑,甘蔗生產積極性受到重挫,國家食糖安全和糖業的持續發展面臨嚴峻形勢。廣西甘蔗種植面積呈現較大幅度下降[1],由2013年的108.2萬hm2下降到2018年的88.67萬hm2。破解嚴峻形勢亟需降低甘蔗種植成本,其關鍵之一在于大力推廣甘蔗生產機械化,尤其是推進解決機收環節短板。
本文將從如何降低甘蔗生產成本出發,分析機械化是降低甘蔗生產成本的有效途徑,尤其是發展甘蔗收獲機械化。而甘蔗收獲機的普及有賴于金融的支持,而相對于銀行貸款,融資租賃由于融資、融物屬性,具有天然優勢。本文基于皖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皖江金租”)具體實踐出發,進一步說明融資租賃對于甘蔗機收的推動作用。
廣西作為全國最大的甘蔗種植、糖產量主產區,甘蔗種植面積與糖產量占比均超過60%。廣西從事甘蔗種植人員達到900萬人,蔗糖相關行業從業人員2000萬人,約占廣西總人口40%;在廣西主要蔗區,制糖業已成為當地縣市主要財政收入來源,糖企成為當地納稅大戶和吸納就業的主體。
廣西甘蔗收購價近幾個榨季都在 450~500元區間內(圖1),呈波動趨勢;而人工砍收成本呈逐年增加趨勢,從 2012/13年榨季的 90元逐年增加到2017/18年的160元,這樣人工砍收成本與甘蔗收購價的比例就是逐年增加,甘蔗種植利潤就是越來越少。甘蔗種植利潤的減少,必然影響蔗農種植的積極性[2]。圖 2反映廣西近年蔗農人數的變化,從事甘蔗生產的農民是越來越少了,從 2012/13年榨季1000多萬人減少到2017/18年的800萬人左右,這些人因為甘蔗利潤有限,要么去城市打工,要么改種其他經濟作物。

圖1 廣西甘蔗收購價和生產成本的變化

圖2 2012/13~2017/18年榨季廣西蔗農人數的變化
根據廣西物價局出具的 2016年廣西甘蔗種植成本調查分析報告指出,畝均人工成本約占甘蔗種植總成本的 45%,其中主要是人工砍收成本,人工成本的降低是減少甘蔗種植成本的關鍵。由于近幾年人口老齡化加劇,大量年青勞動力向城市或發達地區轉移,造成農村勞動力短缺,特別是甘蔗收獲季節性短缺嚴重,人工砍收成本逐年上升。雖然越南入境農民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廣西榨季用工難問題,但受越南工入境成本上升、國家對非法入境的打擊等因素影響,入境越民逐年減少,且用工成本持續上升,用機器代替人工才是解決用工難、用工貴問題的主要出路[3]。
基于小農工作經營的生產方式在甘蔗產業中已經到了難以為續的階段,實現規模化、機械化的現代農業模式將是甘蔗產業提高競爭力和實現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4]。
目前廣西地區甘蔗機械砍收指導價120元/t,其中,政府補貼30元/t,蔗農實際承擔90元/t就可以一條龍完成甘蔗的砍收、轉運、裝車、運輸環節。而由于農村人口的減少,人工砍收費用連年居高不下,達到 160~200元/t,其中,砍工費 120~150元/t,而且勞動效率低,每工每天只能砍收0.8 t甘蔗,砍工費至少100元/天;搬運歸堆費30元/t;裝車費20元/t;購買麻繩、水等其他費用10元/t。甘蔗收獲機收與人工砍收成本、效率對比見表 1,主要選取約翰迪爾、中聯、辰漢等3種市場主力機型進行對比。

表1 人機砍收效率對比
從表1可以看出,機器砍收相對人工砍收每噸砍收費用約減少一半,砍收效率將是人工幾十到上百倍的提升;考慮到“雙高”基地的推進以及機收逐步推廣,機收效率提高、機收油耗等成本的降低,機收費用會呈現進一步下降趨勢,而人工砍收費用由于用工難只會持續上升。在此趨勢下,甘蔗機收化的推進將進一步釋放人工勞力,降低甘蔗生產成本,減少糖廠壓榨時間,提高糖業市場競爭力。
2017/18 年榨季,廣西全區擁有甘蔗收獲機319臺,比 2016/17年榨季增加157臺,機收作業量約55萬t,同比增加35萬t,占全區當季甘蔗入廠量的1.1%(機收率)。2018/19年榨季,廣西約640臺甘蔗收獲機投入運營,2019/20年榨季增長到1158臺,甘蔗收獲機投入量發展迅猛[5]。但機械化收獲率仍然很低,“雙高”基地糖料蔗機收率也僅有 13.2%。廣西甘蔗收獲機械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6]。
國內甘蔗收獲機研發時間不長,前期主要以仿制國外進口設備為主。國產設備更新換代較快,初期投放市場的設備因適應性問題,作業效率遠達不到宣傳時的作業效率。甘蔗收獲機仍然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產品的穩定性、適應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讓農戶擺脫傳統觀念束縛,接受認可甘蔗機收才是全程機械化推進的關鍵點。因此目前市場購買主體以政府機構和民間企業組織購買為主,蔗農個體購買較少。
然而目前,在國產收獲機價格動則幾十萬、進口收獲機動則上百萬的情況下,設備的投資回收期被拉長,甚至根本無法獲得盈利,甘蔗收獲機購買積極性降低,甘蔗機械化進一步推進遭遇瓶頸。對此,需要提振甘蔗收獲機投資信心,減輕甘蔗收獲機投入負擔,降低甘蔗收獲機的購買門檻,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是重要的途徑。
甘蔗收獲機單臺設備價格較高(扣除補貼后,國產甘蔗收獲機單臺價格超過 30萬元),若無金融支持,農戶購買壓力較大。傳統銀行融資對農戶個人信用、資產實力要求較高,要求相應的抵質押物。而融資租賃具備融資、融物屬性,對個人資質要求較低,主要關注機械設備的內在價值。融資租賃將成為甘蔗收獲機購買融資的首選。
融資租賃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租賃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對供貨人的選擇,出資向供貨人購買租賃物件,并租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則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賃期內租賃物件的所有權屬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擁有租賃物件的使用權[7]。主要可以分為3種業務模式。
2.2.1 經營性租賃模式
經營性租賃模式,即出租人擁有自己的甘蔗機,一旦承租人提出要求,即可直接把設備出租給承租人使用,同時,出租人還可為承租人提供設備的保養維修服務。承租人按租約交租金,在租用期滿后退還設備[8]。該模式是單純的租賃,并沒有融資屬性,所有權是屬于出租人,承租人只有使用權。
2.2.2 售后回租模式
售后回租模式,即承租人將其所擁有的物品出售給出租人,再從出租人手里將該物品重新租回,此種租賃形式稱為回租。采用這種租賃方式可使承租人迅速回收購買物品的資金,加速資金周轉[9]。租賃期內設備所有權屬于出租人,租賃期滿承租人以名義價格(比如 100元)買回設備。這樣承租人在不喪失設備所有權、使用權的前提下,獲得資金需求。該模式主要強調融資屬性。
2.2.3 直接租賃模式
直接租賃模式,即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租賃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對供貨人的選擇,出資向供貨人購買租賃物件,并租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則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賃期內租賃物件的所有權屬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則擁有租賃物件的使用權[10]。租賃期滿后承租人以名義價格買回設備。該模式就是一般所說的融資租賃,既有融資又有融物的屬性。
皖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皖江金租”)是由中國銀監會批準成立的全國性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以直接租賃、售后回租、廠商租賃等為主要業務模式,業務領域涉及交通物流、機械裝備和民生事業等多個專業化領域。其中,提供農業融資租賃金融服務是重要的主要業務之一。截至目前,皖江金租累計投放涉農資金逾14億元,幫助1000余戶農民實現用機需求,增產增收;向全國30余個縣區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領域提供融資支持,緩解當地金融機構在涉農資金投入不足的壓力,有效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生態環境。在甘蔗收獲機械化方面,皖江金租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積極支持客戶采購甘蔗收獲機及其配套設備,截至2019年底,客戶利用融資租賃方式服務購買甘蔗機27臺,拖拉機、轉運設備100余臺,合計融資金額近5000萬元。
為加大農業機械租賃業務力度,與國內農機主要生產廠商中聯重機以及與廣西當地農機管理部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中聯重機、洛陽辰漢、約翰迪爾及凱斯紐荷蘭等駐廣西地區的總經銷商達成合作意向,與南寧糖業集團及其下屬 11家糖業公司、廣西東亞糖業集團、洋浦南華糖業集團及其下屬東門南華糖業公司建立全面合作關系,全力介入廣西甘蔗機收業務。在上游與農業機械生產廠商、生產商所在地政府,下游與用機地農業管理部門、供銷社、農產品加工廠、農產品銷售渠道均展開深度合作,徹底打通農業機械生產、銷售、使用、管理和再交易的全流程,在通過金融租賃服務提升農業機械化率的同時,為農機生產企業擴充了銷售渠道,為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提升了生產水平,從而全面提高農產品的品質。
根據農機產品的特性,創新農機金融租賃模式,制定了不同的金融產品,有針對終端客戶的購機融資,也有針對經銷商的庫存機、或差額補貼部分進行融資。注重考查農機經營風險,弱化擔保條件,低門檻、低首付,解決農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針對農戶對甘蔗機使用性能可靠性、穩定性的疑慮,以及機收經濟效益的不確定性,皖江金租重點支持合作伙伴批量采購甘蔗收獲機,全信用條件并提供優惠利率進行授信支持。同時由皖江金租出面與主機廠家談判機器價格,壓縮采購成本。合作伙伴與當地農戶、合作社開展經營租賃服務,無固定租金,根據機收量進行作業收益分成,打消用戶疑慮。
針對甘蔗機收機手不足、技術不高的痛點問題,皖江金租在南寧市農委的支持下,與中聯重機及社會化服務組織協同合作,為合作伙伴開展機手培訓,組織開展了南寧市規模最大、人員最多的機收培訓會,參訓人員120余人,其中大部分人員在榨季中投入了甘蔗機收工作,解決了100余位當地農民就業。
已有的實踐表明,金融租賃服務現代農業裝備業務有利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發展、提高農業工程裝備水平、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拉動農村消費需求,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11]。皖江金租通過融資租賃模式助力廣西甘蔗收獲機市場的發展,一方面為甘蔗機械提供不同傳統銀行的金融模式,有利于市場不斷壯大和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多渠道的全面服務,為甘蔗機械化過程中的困難提供了解決方案,提升了甘蔗收獲機市場信心。通過多年的實踐證明,皖江金租的模式在助力廣西甘蔗收獲機械化發展方面是有效的,能為廣西甘蔗收獲機械化推進貢獻新的發展模式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