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 董書君 宋成超 楊埜 陳金忠 陳儉 李峰 唐毓金* 劉佳 謝克恭*
1.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廣西 百色 533000 2.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1
近年來骨質疏松成為醫學領域較為重要的話題及研究對象之一,骨質疏松[1]即稱為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多種因素引起的一組骨骼疾病,其基本病理機制是骨代謝過程中骨吸收與骨形成耦合的缺陷導致人體鈣磷代謝失衡,導致骨密度逐漸降低,并引起相關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骨痛、易骨折。無機鹽占人體干骨重量的65%~70%,其中95%是鈣和磷固體。鈣是人體最重要的無機元素之一(第五類),是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傳遞和觸發一系列的細胞活動。磷占成年人體重的1%,骨骼和牙齒中的85%是磷。磷可以促進骨基質的合成和骨礦物質的沉淀,這是骨生長和鈣化的必要條件[2-4]。在人體循環系統中,鈣調節類激素是平衡鈣磷離子的重要激素,并且鈣調節類激素能夠通過調控鈣磷代謝來影響骨代謝平衡[5]。桂西地區是骨質疏松的高發區,如何更加便捷地通過外周血指標評估骨質疏松的嚴重程度,對骨質疏松的預防及早期治療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骨質疏松診斷除病史及臨床表現以外,最重要的是骨礦密度的測量——骨密度(BMD),其次是T、Z值[6]。因此,以電解質檢測結果中的鈣、磷離子為基礎,結合住院診斷為骨質疏松與非骨質疏松患者的調查問卷隨訪,獲得FRAX評分及骨密度T值進行統計學分析,最終探究鈣、磷離子與骨質疏松骨折風險(已FRAX軟件評價后)是否有一定的相關性,這對及早干預骨質疏松患者的病情進展,預防骨質疏松性骨折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采用橫斷面研究方法,隨機選取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2015年1~6月診斷為骨質疏松、骨量減少、非骨質疏松住院患者221人;排除骨量減少患者,排除患有影響骨代謝疾病患者。排除標準:如1 型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長期未治療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成骨不全癥的患者、性腺功能減退癥或過早絕經(<45歲)、長期未治療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慢性肝病等[7-8]。納入骨質疏松、非疏松患者110人。排除隨訪失效后最終納入骨密度值T值≤-2.5(T值≤-2.5可診斷為骨質疏松)的33例患者為骨質疏松組,男12例,女21例,年齡41~78歲,平均年齡(63.24±11.23)歲;骨密度值T值>-1.0(T值>-1.0代表患者正常骨量)的36例患者為非骨質疏松組,男18例,女18例,年齡40~79歲,平均年齡(55.27±11.19)歲。并記錄所有納入實驗患者的血生化中鈣、磷離子數值,并計算相應的FRAX值。
1.2.1骨質疏松診斷:根據骨質疏松診療指南中常用骨密度及骨測量方法,選擇DXA雙能X線診斷骨質疏松[1]。基于測量結果中顯示骨密度T值低于同種族、同性別健康成人的骨峰值1個標準差及以內屬于正常;降低1~2.5個標準差為骨量低下;降低等于和超過2.5 個標準差為骨質疏松,即T值≤-2.5診斷為骨質疏松。
1.2.2骨密度(BMD)測定:所有患者均采用我院Hologic discovery雙能X線 (美國) 測定腰椎L1-L4、髖部骨密度并取得T值[9-10]。
1.2.3電解質測定: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液,應用我院Roche Cobas 8000生化分析儀(瑞士)測定并獲得患者血中鈣、磷離子值。
1.2.4FRAX評分計算:電腦端輸入網址https://www.sheffield.ac.uk/FRAX/,選擇計算工具亞洲-中國-中國大陸,首先對實驗組及對照組患者分別進行FRAX軟件內所包含項目問卷調查:年齡、性別、體重(kg)、身高(cm)、吸煙史、飲酒史、既往骨折史、腎上腺皮質激素服用史、風濕性關節炎病史、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病史、骨密度、父母髖骨骨折史,仔細閱讀軟件中危險因子注釋,嚴格按照要求納入患者的各項數值及各類病史,并運用計算得出該患者10年髖部骨折風險概率。
所有數據均經SPSS 26.0計算,對兩組相關患者鈣、磷離子值分別利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即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多重線性回歸分析PMOF/BMI、PHF/BMI之間的關系。所有非正態分布的參數進行對數轉換后進行統計分析。
在骨質疏松患者中,患者的PMOF與BMI、鈣、磷以及年齡等因素沒有相關性(各項P值均>0.05);PHF與BMI、鈣、磷以及年齡等因素也沒有相關性(各項P值均>0.05),見表1。

表1 骨質疏松組患者PMOF、PHF與BMI、鈣、磷、年齡相關性
在整體人群中,患者的PMOF與鈣、磷、年齡等因素沒有相關性(各項P值均>0.05);患者的PHF與鈣、磷、年齡等因素也沒有相關性(各項P值均>0.05),見表2。

表2 整體人群中PMOF、PHF與BMI、鈣、磷、年齡相關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體人群中,患者的PMOF與BMI具有相關性;PHF與BMI也有相關性(P值均<0.05)(表2)。并且在對數據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后,發現患者的PMOF、PHF與BMI存在負向相關性,隨著BMI數值的增加,PMOF和PHF數值不變小(圖1、2)。

圖1 多重線性回歸分析PMOF/BMI之間的關系Fig.1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MOF and BMI

圖2 多重線性回歸分析PHF/BMI之間的關系Fig.2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F and BMI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年齡增長的同時伴有骨質流失加速,骨量減少,腸道吸收鈣的能力下降。與此同時,骨中的膠原蛋白、骨粘蛋白等有機成分減少,鈣、磷等無機成分也減少,使骨變得脆弱,容易骨折。在治療骨質疏松癥時,不僅要對患者進行鈣劑補充,而且要調節其鈣磷代謝。應用調節鈣磷代謝等藥物促進患者體內鈣、磷離子吸收,維持其骨鈣內環境平衡,還能減少其機體中甲狀旁腺素含量,這有助于改善其骨骼骨礦化,提高其骨量,優化其骨形態學,改善骨代謝并促進骨形成。FRAX評分工具[11]作為WHO研發的首款預測骨質疏松骨折風險工具給全世界人民帶來福音,讓受眾人群在骨質疏松骨折風險上得到參考,盡可能避免其所帶來身體、經濟上的負擔,造福于人民。桂西地區作為我國西南一帶標志性少數民族地區,本研究利用少數民族人群特點、生活習性來評價骨質疏松骨折的風險,并與相關臨床指標結合起來尋找是否有相關性。
鑒于血鈣與血磷對骨骼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其體內水平反映了骨代謝的情況,筆者猜想在簡單的生化指標中,能否以鈣、磷指標為參考輔助預測患者骨質疏松骨折發生的概率,以便為桂西地區人民采取適當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并能有效地延緩和預防老年骨質疏松癥的發生[12-13]。但是本實驗結果顯示,在骨質疏松組中,FRAX評分中PMOF、PHF與BMI、鈣、磷、年齡無明顯相關性(P>0.05),提示在桂西地區鈣、磷指標不能夠作為患者骨質疏松骨折評估的主要指標。在整體人群樣本中,外周血的鈣磷水平與PMOF和PHF之間也無顯著相關性(P>0.05)。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在整體人群中,BMI與PMOF和PHF之間呈現負向相關性(P<0.05),這一結果與既往研究提示低BMI人群容易發生骨折的結果相一致[14-15]。這提示BMI可以作為桂西地區整體人群篩查預防骨折的一個有效指標。FRAX評分中PMOF、PHF與鈣磷無論是在骨質疏松組中還是整體人群樣本中均沒有相關性,說明血鈣、磷在桂西地區并不能夠從側面反映骨質疏松的具體情況,單純血中鈣、磷含量的高低不能說明患者骨質疏松骨折的風險性。本實驗中患者相關數據及患者量較少可能造成最后結果的不準確。故還需增大樣本量后再次進行血鈣、磷指標與骨質疏松之間關系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