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仙德
(山西省第二建筑設計院,山西長治 046000)
近年來,隨著綠色環保理念在各領域的持續深入,生態建筑工程受到專業領域的關注,而暖通設計則是該項工程的后期建設,暖通設計水平直接關系到建筑工程的能源節約。做好暖通設計工作,有助于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快速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生態效益的維護。
經濟的發展革新了人們的傳統認知,如今人們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同樣關注綠色生態發展,即建筑設計中應融入節能環保理念,以滿足人們對住房的個性化需求?,F代建筑應向著能源節約的方向發展,這也對建筑行業帶來較大挑戰。一項建筑工程的開展,需要消耗大量資源與能源,且對周邊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當下現代建筑市場的首要任務就是轉變該種現狀,革新施工技術,更趨向于生態節能。暖通設計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決定著建筑的能耗,如果將綠色生態理念融入該項設計中,則有助于整體建筑工程的能源節約,減輕對周圍環境的破壞,進而推動現代生態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工程的綜合效益,如圖1 所示。
圖1 暖通設計
目前,在開展暖通設計工作時,圍繞《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開展相關作業,使暖通設計更具實踐性,全面落實設計規范。然而參照實際建設情況可以看出,如今暖通設計人員素質有待提高,還無法全面掌握規范中的具體內容,對各項參數指示的理解有所偏差,導致暖通施工與設計方案產生了較大分歧,不能滿足居民對住房的舒適度需求,也為后續建設造成麻煩。如在實施通風空調系統的防火閥設置設計過程中,經常會發生在風管穿越防火墻時未進行防火閥設計問題,與規范要求不符,存在較大隱患。
上面提到過,建筑工程會消耗大量的能源,且產生嚴重的環境污染。對此,設計單位需要融入綠色節能理念,減少資源能源的損耗。但實際暖通工程開展中,設計人員忽略了綠色節能要求,針對高能耗高污染環節,并未采取相應的節能降耗措施,最終暖通設計對周圍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也損害了工程的效益。
縱觀暖通設計開展現狀可以看出,在具體設計工作中,部分環節缺乏相應的科學合理性。
首先,設計人員對于暖通結構的設置不夠科學,暖通結構數偏多,導致連接點相應增加,提高了后續施工的難度,對室內空間的有效調節帶來麻煩。
其次,設置暖通通道,作為室內空間與室外空間的熱量交換媒介。暖通通道一端連接室內空間,充當散熱器,另一端連接室外空間,充當換熱器。上述操作顯然同暖通設計的相關規范嚴重不符,施工危險系數極高。若其中一個暖通設備產生故障,就會危及其他暖通設備,產生連鎖反應,破壞暖通散熱器的性能。
最后,建筑暖通設計具有多樣性,不同地理環境,需要暖通設計作出相應改變。但在實際設計中,設計單位經常忽視地域特性,采取同一種暖通設計方式應用在不同地域當中,從而抑制了暖通設計作用的發揮,產生了資源浪費現象,降低了工程的綜合效益。
在建筑暖通設計中包含內容眾多,各環節連接緊密,任何一環出現故障,都會對整體設計產生影響。暖通設計包括排煙系統、采暖系統、排風系統等,但在上述環節的設計中,經常存在技術缺失管理不當問題。如在采暖系統設計中,工作人員不能明確設置環路上的閥門,或直接取消了閥門的設置,該操作為后續的系統運行、調整與維修造成麻煩,抑制了暖通功能的發揮。再如,供水系統的設計中,工作人員沒有在管道上方設置排氣裝置,進而引發集氣現象,甚至阻礙整個系統的高效運行,產生故障問題。
為全面貫徹落實暖通設計的規范標準,設計人員需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通過實際設計的經驗積累,儲備更多專業知識,確保暖通設計的可行性,以及實踐操作的規范性。
建筑暖通設計工作進行期間,設計人員應遵循方案要求開展工作,深入理解規范標準的內涵,避免發生故障問題。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具有較強的理解力,能全面掌握設計圖紙的意圖,并按照圖紙的指引規范,落實到具體的實踐作業中,高度關注設計中的問題多發項,且嚴格檢查實際設計工作,及時指出與設計規范不符的地方,多方探討協商后制定解決方案,以促進暖通設計的高效進行。
將綠色節能理念融合到綠色生態建筑暖通設計中,既可以減少資源浪費和能源損耗,保護生態環境,又可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最大化,推動整個現代建筑行業的良好發展。
綠色生態建筑暖通工程的能耗指標比常規住宅建筑還要低30%。根據暖通工程系統的內部構造可知,關鍵節能位置主要包括空調系統、通風系統以及采暖系統等。設計人員需嘗試采用綠色節能技術代替傳統技術,大力開發可再生清潔型能源,取代不可再生能源,以減緩能源危機。如太陽能技術、地源熱泵(如圖2所示)、生物沼氣等,發揮上述資源的最大利用率,從而有效節約暖通工程的資源損耗。
圖2 地源熱泵
再者,設計人員應優選低能源節能型空調,注重空調的經濟性能,且適當縮短空調的使用時間,以減少能源消耗,同時保護自然環境。這里的節能技術可以選擇能源儲備技術,即在空調補水方面,使用回收水,以減少水資源的過度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
結合上文內容可知,暖通設計中仍存在諸多急待解決的棘手問題。為此,設計人員應采取一系列科學合理的措施,保證暖通設計的標準性、規范性、可行性與節能環保性。
首先,根據實際情況,嚴格控制供暖入口數量,并對供暖入口位置進行合理設計。嚴格參照建筑平面布局構造圖對暖通工程系統展開設計,確保整體設計的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與經濟性。
樓梯間的暖通設計既要充分考慮暖通系統的實用性,又要客觀考量施工的便捷性以及居民使用的安全性。在樓梯間存在凍結風險的部位安裝散熱器,調節空間溫度,降低發生凍害事故的概率。
其次,相關人員需兼顧暖通工程施工的系統性、可操作性與經濟性。即適當加強暖通設計的適應性,按照不同區域的差異化氣候和季節變化,實行暖通設計方案的調整,使設計規劃同實際情況相符合,發揮暖通工程的最大功效,維護工程的整體效益。
因為暖通設計內含系統較多,具體施工復雜多變,故而要求設計人員考量多方面影響因素,加大對故障多發區的關注力度,避免操作失誤的產生。對暖通工程中的采暖系統與排煙系統展開合理設計。例如,在采暖系統設計時,根據管道的排布情況,在各管道支路上設置一定數量的閥門,維持管道系統的正常運轉。在管道上方設置一定數量的排氣裝置,有效排除管道內積存的蒸汽,減輕管道內部壓力,保障管道的安全運行。只有高度重視暖通工程的系統化設計,方可提升設計施工的可行性,防止故障的產生,減少資源的損耗。
總而言之,綠色生態建筑暖通設計中,應先明確實際設計中存在的各項問題,明確能源消耗的具體事項,之后針對不足展開系統優化工作,注重暖通設計的科學可行性,將綠色節能理念融入各環節設計中,以期在提升建筑暖通性能的同時,減少資源的過度消耗,維持建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平衡,加快綠色環保型城市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