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洋
(容海川城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7)
進入新時代發展大背景,我國的經濟模式發生較大變革,人們的生活品質也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改善,這些轉變均對城市道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現代城市規劃中,有必要做好道路交通設計工作,以維持日益增長車輛的正常行駛,促進道路運輸經濟的高效運轉。
伴隨市場經濟的不斷進步,為完善城市建設做好道路交通設計勢在必行。在城市的日常經濟往來當中,道路扮演著關鍵角色,承擔著連通各城市貿易往來溝通的重任,關乎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甚至全國經濟形勢的走向,故而科學開展道路交通設計尤為必要。
為做好城市道路交通設計工作,首要任務就是明確該項工作的建設對象,城市道路設計涉及鄉村道路規劃、城郊道路規劃以及城區道路的規劃,只有切實完成上述建設工作,方可改善城市交通,方便城市車輛的正常通行,舒緩城市交通壓力,為城市經濟和居民的生產生活作貢獻。
對于各領域生產作業來說,安全問題一直都是最核心的一項內容。正式開展道路交通設計階段,務必融入安全理念,注重道路規劃的合理性,唯有道路交通安全得到保障,才可維持社會的安定和諧。而道路交通設計水平的好壞,具體體現在實際車輛通行的順暢性與否。為方便車輛出行,緩解交通壓力,在道路設計中應加強對交叉道口的管理,掌握道路的具體情況及車輛通行情況,從而做好立體交叉設計,完成道路的科學布設。
所謂道路交通運輸的經濟性,旨在縮短車輛在道路行駛中消耗的時間,減少道路工程的綜合費用。為達成該項目標,必須全面掌握實際道路運行情況、公用基礎設施的布置,之后在設計中根據交通的性質、流向、車輛的流量特點和地形,布置合理的線路和斷面,盡量使整條線路的主干道和流量大、車速要求較高的干線保持平穩狀態。不僅如此,還需考慮到同樣有交通運輸需求的次要線路,做好該類道路的規劃設計,如果沒有特定限制需求,可以放松對該類道路的標準要求,設計人員可以利用具體地形,合理規劃支線道路,以分擔主干道路的交通壓力,維護交通運輸的經濟性。
如今,私家車保有量持續增加,再加上生產運輸業的快速發展,道路上的機動車輛也有所增加,過多車輛產生的尾氣也勢必會污染空氣環境,帶來極大的噪聲。對此,在道路交通設計中,就需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增設綠化帶,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分隔交通,還能吸收大量尾氣,凈化空氣環境。再者,讓居住區與交通干道保持科學的消音距離,以免干擾居民的正常生活。
在正式開展城市道路設計之前,相關人員并沒有深入實地開展社會調研工作,對當地的道路交通缺乏了解,經驗主義過于明顯。這使道路設計方案完全脫離實際,缺乏合理性,實踐難度較大。當一座城市的道路交通跟不上城市前進腳步時,隨之而來的問題將日益增多。
如某城市計劃建設一處多功能商超,而這勢必對周圍的道路交通提出較高要求。如果該區域道路規劃混亂,不能滿足商超需求,則容易出現道路擁堵的情況,必然不利于商超的營業,且這種擁堵狀態還會影響到其他領域的正常運行,給市民出行造成不便。
道路附屬設施通常包括綠化帶、排水系統等,這些附屬設施可保證道路交通的正常運行,提升了市政道路的綜合價值。但是部分設計人員,將重點工作放在市政道路的主體部分上,如路線規劃、車道數量及寬度的設計等,忽視了附屬設施的規劃建設。例如,針對道路排水設施,道路設計人員沒有在該方面做好規劃工作,排水設施發揮不出最佳排水作用,一般天氣還能做到正常排水,一旦遇到降水量較大的天氣,則道路積水就會成為阻礙交通正常運行的問題,城市內澇問題嚴重,不僅損害了道路路面,還會帶來嚴重的交通擁堵,給市民出行造成困難,威脅車輛行駛安全性。
現代化建設進程的深入,同樣要求市政道路設計做到與時俱進。只有城市的發展速度與道路設計相適應,方可為城市的經濟建設提供正向推力。但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多,道路交通面臨較大壓力,道路交通設施并沒有進行革新優化,無法滿足現代交通需求,交通擁堵成為城市常態。道路設計理念的落后,使其在面臨新問題時,仍以老方法解決,結果不僅無法解決新問題,還會帶來更多連鎖反應,道路規劃缺乏科學性,城市發展與道路交通失衡。
為做好道路交通設計,實地調研考察成為關鍵。如在對某條商業街展開考察時發現該街道上人流量大,交通擁堵現象經常發生,又因為紅綠燈設置過少,行人存在違規過路的情況,交通風險極高。對此,設計人員在開展道路規劃時,要在道路兩側各增加潮汐車道,設計港灣式公交車停靠站,促使私家車的正常通行。同時設計兩處人行天橋,這樣既保證了路面車輛暢通,又保護了行人安全。除此之外,在學校、商超等地,也需做好前期考察工作,以此為后續道路設計奠定基礎,增強道路交通的適應性。
道路附屬設施涉及綠化帶、隔離帶、紅綠燈以及排水系統等,如圖1 所示。首先,注重道路兩側綠化帶或隔離帶的設計完善工作,增設該類設施,這不僅可以為城市增添綠色,美化道路交通環境,還可以減少汽車尾氣、顆粒粉塵的危害,凈化城市空氣。在道路綠化設計時,主干道路的綠化率不得低于50%,支路的綠化率也需要保持在30%以上。

圖1 完善道路附屬設施
其次,科學設置交叉路口的紅綠燈同樣重要。該路段的紅綠燈可以起到維持交通順暢、保障行車安全的作用。在具體的紅綠燈設置時,設計人員要參照實際路段的車流量、人流量及道路寬度開展規劃設置,確定信號燈的時間(如圖2 所示)。

圖2科學設置交叉路口的紅綠燈
最后,為防止內澇問題的產生,在道路設計中還應科學開展排水系統的規劃工作。采用雙排排水設計,行車道的兩側對稱設計排水口,以提高路面的排水能力。
在開展道路交通設計時,其中一項重點參考對象就是城市的整體發展狀況。尤其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城市,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從周邊的鄉鎮、農村,甚至是全省、全國,吸引大量的人口流入。針對該類型城市,在具體的道路交通設計中,就需以宏觀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只有同樣先進設施完備的道路交通,方可順應快速發展的現代城市需求,二者保持同速向前,才能為城市經濟提供助力。
再者,當前城市大力建設開發區、高新區,城市總體規模不斷擴大。新城區的建設和發展,對道路交通設計也有很強的依賴性。此時,協調好新老城區、市郊、本市和臨市的道路交通成為關鍵所在。只有做好上述區域的交通對接,才能為現代城市的快速前行提供強大動力,解決因道路交通引起的各類矛盾問題。
現代道路交通設計中,需要提前進行調研考察作業,根據地區發展實際,科學規劃和調整道路交通,協調城市整體發展與道路交通間的關系,且優化道路附屬設施,以解決當前道路擁堵問題,方便大眾出行,為城市的可持續前行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