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盛,高艷芳,謝 波,張 彬,鄧明毅,劉 華
(1.華北油田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2.河北雄安華油清潔能源有限公司,河北任丘062552;3.渤海鉆探井下作業公司,河北任丘062552;4.西南石油大學,四川成都610000)
容東地區地熱資源豐富,潛山熱儲層以裂縫發育為主,儲層物性好,出水量大,水質佳,熱儲層地層穩定,回灌壓力小,經濟效益可觀。
潛山地層巖性主要以白云巖為主,部分層段含有紫紅色泥巖,地層壓力低,易漏失,上部地層主要以砂泥巖為主。該地區鉆井過程中,揭開潛山地層,及進入潛山段均發生不同程度的漏失,其中單井最大漏失量超過4000m3,同時伴有泥巖垮塌的現象,鉆進風險極高[1]。
設計井深3000m。井口出水溫度大于60℃,出水量達到200m3/h以上。
(1)調研周邊鄰井進潛山后漏失嚴重,無法正常鉆進。因此該地區內的井在鉆進潛山和在潛山內鉆進時,發生漏失的可能性非常大。且霧迷山井段固井,可能發生漏失。
(2)潛山裸眼井段較長,下部地層含紅色、紫紅色泥巖夾薄層泥質白云巖,可能會同時發生井漏、井垮,處理難度大。
(3)潛山地層含有易垮塌井段,完井設計需考慮。
(1)一開主要目的是封固上段松軟地層、地表淡水層,安裝井口,保證表層套管具有足夠能力懸掛生產套管。
(2)二開主要目的是封固霧迷山以上地層,為霧迷山使用低密度鉆井液打下良好基礎。
(3)三開鉆達完鉆井深,下入套管和篩管復合管柱,采用油井水泥封住非儲層段環空[2-4]。井身結構數據見表1。
風險預案:鉆進過程中存在垮塌,井漏等風險,若無法鉆進時,啟用風險預案:擴眼后懸掛D244.5mm套管固井。四開用D215.9mm鉆頭鉆進,懸掛D177.8mm篩管完井。
(1)一開表層平原組成巖性差,膠結較為疏松,易漏;大尺寸井眼鉆進,鉆井液要充分滿足攜巖要求,設計膨潤土鉆井液體系。清水100m3左右,單泵地面循環,在漏斗中加入燒堿、純堿,再加入膨潤土,充分循環后,密度為1.03~1.05g/cm3,馬氏粘度大于30s,預水化后進行一開。
(2)二開主要巖性為砂泥巖,考慮長裸眼段砂泥巖可能發生井壁坍塌、虛厚泥餅阻卡等復雜,設計聚合物鉆井液體系。以黃原膠XC為抑制地層造漿、控制坂土含量上升;NPAN降濾失;改性植物油潤滑劑,降低摩阻防卡[5]。

表1 井身結構參數表
(3)三開潛山段地層,主要巖性為灰巖、白云巖,地層壓力系數低,設計清水或低固相鉆井液。通過降低鉆井液密度,提高地層的攜巖能力,保障鉆井提速和安全鉆進。儲備足夠清水,以備井漏發生時及時堵漏。鉆井液性能參數設計見表2。

表2 鉆井液性能參數表
(1)為避免二開揭開潛山時發生的漏失,首先是卡準潛山界面。卡準潛山界面的措施有:
①進入設計潛山面50m前,加密砂樣的錄取;
②錄井技術人員及地質人員現場共同討論,確認進山的深度;
③按照錄井隊的現場要求,由監理指令鉆井隊停止鉆進,進行循環觀察,直到滿足地質要求為止。如果判定未進潛山,繼續鉆進,循環觀察,直到確認進入潛山。
(2)注水井在潛山內鉆進時發生漏失,不能堵漏,①漏速較小,能建立循環,采用邊漏邊鉆方式繼續鉆進;②若不能建立循環,可采用充氣鉆井、泡沫鉆井液、氣舉反循環等成熟技術進行鉆進;③以上措施無效時,根據現場情況現場論證是否可采用邊漏邊鉆。
采水井在非儲層段鉆進時發生漏失,可進行堵漏,用復合堵漏劑堵漏,若橋堵堵漏措施無效,打水泥塞堵漏。而高于莊組漏失時,可采用注水井潛山內鉆進措施。
(3)為了防止采水井潛山內固井時水泥漿發生漏失,一方面采用防漏水泥漿體系,或采用超低密度水泥漿體系。
若評估上述措施仍無法解決固井漏失時,可采用套管串上帶封隔器進行地層封固,不進行固井作業。完井管串為:懸掛器+套管若干根+封隔器+套管串+封隔器+套管若干根+篩管。
(4)為防止楊莊組紫紅色泥巖段發生垮塌,應加足防塌劑。在上部潛山不漏前提下可適當增加鉆井液密度防垮。
(5)霧迷山井漏、楊莊組垮塌,無法鉆進時,建議啟用應急預案。
地熱井的完井方法主要有裸眼法、襯管(篩管和濾水管)法和射孔法三類。裸眼成井適用的條件是地層堅實,不垮塌、不掉塊。在碳酸鹽巖熱儲層段常采用裸眼成井方法。射孔成井是采油中最常用的方法,但地熱井用的較少,增加固井、射孔成本。篩管和濾水管成井是在松散、易垮塌巖層中常采用的成井方法。
采水層位屬于碳酸鹽巖儲層,但考慮存在出現裸眼段垮塌的問題現象,因此,設計采用篩管完井方式。
為了確定地熱井的實際生產水量,評價含水層的富水性,推斷和計算地熱井的最大涌水量,在完井洗井結束后,進行抽水試驗來確定產能。
抽水試驗應在洗井達到水清砂凈后,經準確測定井口穩定水頭壓力后進行。抽水試驗必須做三個落程,求得相應的井口涌水量和水溫資料。抽水試驗最大一次降壓的延續時間不少于48h,其它兩個落程的穩定時間分別為8h及16h。每個降深段的穩定抽水時間均大于24h,抽水試驗結束后應立即測定恢復水位。
該地區施工的容東熱5-1井,實際井深2548m,定向井,最大井斜31.98°。設計井身結構為三開,后期發生鉆具卡鉆復雜情況,采用爆破松扣技術措施,成功解卡,最后注水泥下斜向器側鉆完井,實際井身結構為四開。
(1)一開地層主要以膠結疏松的砂巖及松軟的泥巖為主,地層松軟,采用塔式鉆具組合,合理加壓,均勻送鉆,注重防斜打直,嚴格控制井斜角不超過1°,確保泵室段的井身質量。?660mm鉆頭鉆深405m,下入?508mm套管至392.69m,鋼級為J55,壁厚為12.7mm。
鉆具組合:?660mm鉆頭+托盤+?228.6mm NDc×1根+?228.6mmLDc×8根+?127mmDp。
(2)二開采用增斜鉆具組合,下入鉆具前調整好方位。采用多點測斜儀測斜。?444.5mm鉆頭鉆深980.8m,?339.7mm套管下至980.69m,鋼級為J55,壁厚為9.65mm。
鉆具組合:?444.5mm鉆頭+托盤+?228.6mm NDc×1根+?228.6mmLDc×2根+?203.6mmLDc×3根 +?177.8mmLDc×9 根 +?127mmWDp×15 根 +?165mm 隨 鉆 震 擊 器 +?127mmWDp×6 根 +?127mmDp。
(3)三開采用PDC+螺桿復合鉆具組合,利用MWD隨鉆測斜實時調整軌跡,精確中靶,同時配合PDC鉆頭鉆井提速。?241.3mm鉆頭鉆深1832m,?177.8mm套管下至1596m,鋼級為P110,壁厚為9.19mm。
鉆具組合:?241.3m鉆頭+?197mm單彎螺桿鉆具(1°)+鉆具浮閥+?165mmNDc×2根+?165mm LDc×10根+?127mmWDp×15根+隨鉆震擊器+?127mmWDp×6根+?127mm鉆桿。
(4)側鉆井段采用?152.4mm鉆頭鉆深2548m,? 127mm套管下至2132m,鋼級為P110,壁厚為9.19mm。
鉆具組合:?152.4mm鉆頭+?120mm單彎螺桿鉆具(1°)+鉆具浮閥+?120.7mmNDc×2根+?120.7mm Dc×10根+?88.9mmWDp×15根+?121mm隨鉆震擊器+?88.9mmWDp×6根+?88.9mmDp×1000m+?127mm Dp。
3.3.1 鉆井液正循環鉆井工藝
與油氣井類似,大部分地熱井目前主要采用正循環鉆井工藝。根據鉆井液設計的要求,一開采用常規膨潤土鉆井液體系,二開砂泥巖地層采用聚合物鉆井液體系,抑制泥巖造漿,控制失水,穩定井壁,提高攜巖效率,保證井下施工安全。該井鉆頭主要以PDC為主,牙輪鉆頭為輔,有利于鉆井提速。
3.3.2 清水強鉆工藝
鉆遇到潛山地層,巖性主要以白云巖為主,存在裂縫漏失。由于漏失量較大,漏失快,難以快速配漿,采用清水作為鉆井液,邊漏邊打,既省成本,又能快速補充鉆井液。唯一的難點就是巖屑難以返出到地面,懸浮在井筒中,容易造成井下復雜。
3.3.3 堵漏工藝
該井三開鉆進至982m發生井漏失返情況,一開始采用常規堵漏工藝,先后注入堵漏漿100m3,仍然井漏失返;接著下入光鉆桿,配置大果殼堵漏漿,井口未見返出;最后采用水泥堵漏,注入水泥30m3,循環過程中依舊井漏失返,說明本井地層裂縫發育明顯,難以依靠常規手段進行有效封堵。
3.3.4 泡沫鉆井工藝
泡沫鉆井工藝采用泡沫流體作為鉆井液,主要功能是減輕井內的液柱壓力,同時泡沫的攜巖能力比一般的水基鉆井液要強,鉆遇大尺寸的裂縫時,泡沫會在壓力下進入裂縫空間,封堵空隙和裂縫,在填充完成后會極大地減少漏失量。
三開潛山地層堵漏未見效果后,決定降低鉆井液密度,嘗試使用泡沫鉆井液鉆井工藝技術,邊漏邊打。后續2次采用泡沫鉆井液鉆進[6],密度為0.89~0.90g/cm3之間,效果不太明顯。
3.3.5 邊漏邊鉆工藝配合稠漿攜砂工藝
多次嘗試后效果不佳,恢復現場低固相鉆井液體系鉆進。由于邊漏邊鉆,巖屑難以返到地面,懸浮在井筒中,鉆頭重復破碎,機械鉆速緩慢,進尺少,決定間斷配置稠漿攜砂,利用鉆井液漏失的特點將鉆頭附近的巖屑帶至漏層,效果顯著,順利鉆至1832m,通過漏失層段[7-8]。
3.4.1 充氣鉆井工藝
該井在1689~1690m之間起下鉆、短起下工況下多次遇阻,前期鉆頭劃眼順利通過,后期未見明顯效果,且風險增加,嘗試采用充氣鉆井工藝技術,出口有返出,后續逐漸失返,攜砂能力有限,后續放棄使用。
3.4.2 撈砂筒隨鉆鉆進工藝
采用稠漿劃眼的施工模式,劃眼處理12次,處理至1267m,收效不明顯,井內砂子不能返出也未進入地層,地層吸砂能力有限。
決定采用撈砂筒隨鉆鉆進工藝,加工16m撈杯配合直徑更細的鉆具進行撈砂作業。隨著處理井段加深,井內砂子減少,井下部分井段情況改善。最后撈砂至1460m。起鉆更換鉆頭進行劃眼作業。然后下鉆通井過程中(劃眼井段1687~1696m)發生卡鉆。經活動鉆具、間斷開泵頂通、地下震擊器震擊等處理手段均未解卡。爆炸松扣,成功解卡。
為了最大限度獲取地熱水,破壞和洗去井壁泥餅,達到出水量和水溫設計要求。在進行抽水試驗之前首先要進行沖孔換漿(就是用清水替換井筒中的泥漿)和洗井工作。
地熱井洗井實踐中,洗井工藝流程只有幾種洗井方法組合在一起使用,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洗井作業程序。每個程序水泵抽水洗井結束獲得準確的水量和水溫結果,為制定下一個洗井程序或進入抽水試驗階段提供依據。
容東安置區霧迷山組、高于莊組地層裂縫、孔洞發育,屬于基巖裂縫型地層,推薦采用噴射洗井+酸化洗井(酸壓洗井)+氣舉洗井的洗井方法。
在容東安置區完成潛山霧迷山組、高于莊組現場抽水試驗。
霧迷山組抽水試驗采用雙電泵機組并聯運行試水,靜水位93.03m,雙泵運行動水位穩定在151.2m,最大降深58.17m,穩定排量6000m3/d。
高于莊組抽水試驗在177.8mm套管內下入現有潛油電泵試水,靜水位189.61m,運行穩定動水位238.38m,累計最大降深73.36m,折算排量979m3/d。
該井是容東地區井下工況最復雜的一口地熱井。鉆井過程中采取泡沫鉆井、氣體鉆井、撈砂筒鉆井等多種工藝技術,攻克潛山長裸眼井段安全鉆井技術瓶頸,實現安全鉆穿霧迷山嚴重漏失坍塌井段,順利鉆至太古屆變質巖完鉆。該井的順利完井,為容東地區地熱資源的開發提供了最新的技術資料,為華北地區潛山地熱井的施工提供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