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云龍
今年以來,生豬產能持續釋放,豬肉價格總體延續周期性下行態勢。生豬存欄量處于歷史高位,推動玉米、大豆等飼用需求大幅增長,價格高位波動。展望明年,生豬產能進一步周期性釋放,出欄高峰在二季度,全年生豬供給仍然高于正常年份,預計豬肉價格將處于較低水平。玉米、大豆等飼用需求較高,玉米供給明顯增長,供需偏緊態勢有所緩解,預計價格小幅下行,大豆供需偏緊態勢延續,預計價格高位震蕩。建議加大生豬市場調控力度,提升生豬規模化養殖水平,同時擴大主糧進口來源。
一、今年以來生豬產業鏈價格走勢
(一)豬肉價格先下降后小幅反彈
年初以來,生豬周期性出欄,疊加非洲豬瘟蔓延、進口數量處于高位,生豬供應大量增加,而需求進入淡季,同時疫情間歇性干擾消費需求,餐飲消費兩年平均增速一直在0上下波動。供過于求推動豬肉價格大幅下跌,36城市豬肉平均零售價從年初高點30.29元/500克降至10月16元/500克,降幅接近一半,已基本處于正常年份水平,生豬期貨活躍合約收盤價從年初高點29380元/噸降至上市以來的最低點13600元/噸,降幅高達54%。10月后,隨著天氣轉冷,季節性消費需求上升,疊加收儲政策等因素,豬肉價格小幅反彈,36城市豬肉平均零售價和生豬期貨合約分別反彈至17.32元/500克、17495元/噸,反彈幅度分別為8.3%、28.6%。
(二)玉米價格高位震蕩
生豬存欄持續恢復帶動玉米需求回升,價格穩步上漲,玉米期貨活躍合約收盤價1月創歷史高點2881元/噸,大連港玉米現貨平艙價2月創歷史高點3000元/噸。此后,隨著基層余糧上市,期現貨價格先后下跌。4月份后,國際玉米期貨價格大幅上漲,我國進口玉米價格同步上升,推動國內玉米期現貨價格反彈,5月12日玉米期貨價格已接近1月歷史高點。5月國家對玉米等主要大宗商品價格進行調控,同時小麥、稻谷等飼用替代增加,疊加國際玉米期貨價格下跌,國內玉米期現貨價格再次下行,9月期現貨價格分別降至2437元/噸、2490元/噸,較年內高點分別下降18.8%、15.4%。10月后,受洪澇、暴雪等極端天氣干擾,玉米期現貨價格均小幅反彈。
(三)大豆價格先升后降
一季度大豆價格運行相對平穩,CBOT大豆期貨活躍合約收盤價維持在1400美分/蒲式耳左右。3月底美國農業部公布的美豆種植意向報告顯示,美國大豆種植意向面積為8760萬英畝,遠低于市場預期9000萬英畝,疊加夏季干旱預期等氣候因素擾動,美豆期貨價格快速上漲,5月上旬市場預期USDA美豆供需報告將下調20/21年度美豆期末庫存,進一步助推期貨價格上漲,5月12日CBOT大豆期貨活躍合約收盤價達到1642.5美分/蒲式耳,創2012年9月以來新高,較一季度低點反彈25.6%。此后,5月USDA公布的大豆供需報告并未下調美豆期末庫存,6月公布的大豆供需報告反而上調美豆期末庫存,疊加氣候擾動影響不及預期、生物燃料需求下降等因素,美豆期貨價格大幅下跌,11月8日達到年內低點1187.75美分/蒲式耳,較5月12日高點下跌27.7%。
二、2022年生豬產業鏈價格走勢展望
(一)2022年豬肉價格仍將低位運行
供給拐點在明年二季度。養殖利潤是決定豬周期的核心變量,當豬肉價格上漲時,高利潤驅使養殖戶擴大產能,補欄能繁母豬,生豬供給量增加,價格下降,養殖戶陷入虧損后縮減產能,淘汰能繁母豬,豬肉供給減少,豬肉價格重新回升,往復循環,形成豬肉價格周期性波動。年初以來豬肉價格進入快速下行通道,而玉米、大豆等飼料價格處于高位,豬糧比持續下行并穿透盈虧平衡點,大幅壓縮養殖企業盈利空間。外購仔豬養殖利潤從2月下旬開始轉為虧損,6月25日虧損幅度達到2010年有統計以來最高點1579.78元/頭,自繁自養生豬養殖利潤6月以來轉為虧損,9月底虧損幅度達到2012年有統計以來970.41元/頭。養殖陷入虧損后企業開始削減產能。根據農業部數據,能繁母豬存欄量今年6月末達到本輪周期的峰值4564萬頭,7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降0.5%,在連續21個月增長之后首次下降,10月份進一步降至4348萬頭,較6月高點降幅為4%。能繁母豬作為基礎產能,預示著未來豬肉的供給趨勢,根據生豬的養殖周期,能繁母豬存欄量會影響未來10—11個月以后的生豬出欄。能繁母豬存欄量在6月出現拐點,意味著明年生豬供給的高峰在二季度。同時,10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仍然超過正常保有量的6%,預計可能到明年一季度后能繁母豬存欄量才能調整到正常水平,根據能繁母豬存欄量與生豬出欄的關系,同時考慮到生豬生產效率提高等因素,預計明年生豬供給仍將高于正常年份。
需求穩中有升。豬肉消費屬于居民生活類消費,需求具有剛性,短期變動較小,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居民外出就餐減少,豬肉需求短期下滑。展望明年,新冠病毒變異風險仍存,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依然較大,將對豬肉消費形成持續擾動,但是考慮到我國疫情防控經驗越來越豐富,疊加疫苗接種率不斷提高,可能存在的疫情間歇性反彈對消費邊際影響會減小,預計豬肉消費需求小幅回升。
綜合來看,明年生豬產能仍處于釋放期,生豬供給仍明顯高于正常年份,盡管豬肉消費需求小幅回升,但供過于求仍將使得豬肉價格在低位運行。
(二)2022年玉米價格小幅下行
供給小幅回升。去年以來玉米價格大幅上漲,種植收益提高使得農民種植意愿增強,根據統計局數據,今年國內玉米種植面積達到6.5億畝,同比增長5%,玉米總產量2.73億噸,比上年同比增長4.6%。同時,進口維持高速增長,預計進口量增長1000萬噸,國際玉米供需仍處于偏緊格局,庫存消費比處于近年較低水平,國際玉米價格預計高位震蕩??紤]到我國進口量持續攀升,內外價格聯動性增強,國際玉米價格對國內玉米價格形成底部支撐。
需求慣性增長。今年以來生豬養殖陷入虧損,能繁母豬存欄量下滑,但是考慮到能繁母豬產能仍在釋放期,生豬存欄量增長具有慣性,小麥、稻谷等飼用替代效應將減弱,玉米飼料總需求仍將持續上升。同時,玉米價格高位使得下游玉米深加工企業利潤較低,深加工需求處于低位??傮w來看,預計2022年度玉米需求仍將小幅增長,漲幅在3%左右。
綜合來看,2022年國內玉米供需偏緊局面將有所緩解,玉米價格將小幅下行。
(三)2022年大豆價格高位震蕩
供給持續增加。根據USDA數據,預計2021/22年度全球大豆產量3.84億噸,同比增長4.9%。從主要供給國來看,美國產量1.2億噸,同比增長5%;巴西產量1.44億噸,同比增長4.4%;阿根廷產量0.5億噸,同比7.1%。由于大豆收益與玉米相比較低,農民種植意愿減弱,我國大豆種植面積1.26億畝,同比下降14.8%,產量0.16億噸,同比下降16.4%。
需求維持高位。根據USDA數據,預計2021/22年度全球大豆消費3.8億噸,同比增長4.1%。從主要消費國來看,我國消費1.18億噸,同比增長5.5%;美國國內消費0.63億噸,同比增長3%;巴西消費0.5億噸,同比增長1.9%;阿根廷消費0.5億噸,同比增長4.2%。
綜合來看,2022年大豆供需延續偏緊局面,庫存消費比處于近幾年低位,大豆價格將高位震蕩。
三、政策建議
(一)加大生豬市場調控力度
強化市場監測預警分析,研判市場價格變化和市場供求狀況,適時啟動生豬價格調控預案,開展凍豬肉收儲工作,同時擴大凍豬肉儲備規模,合理調節吞吐節奏,減少價格波動幅度,穩定豬肉市場供應。此外,加強政府、協會和企業等協調合作,鼓勵商業儲備,同時加大財政稅收優惠力度。
(二)提升生豬規模化養殖水平
規模化養殖能夠有效降低豬肉養殖業蛛網周期的特點,進而平抑豬周期的內生波動。建議進一步提升大型養殖場和養殖企業在種群選育、養殖技術、疫病防治等領域的水平,積極研發包括非洲豬瘟疫苗在內的各類生豬疾病疫苗,降低豬周期及疫病等外來沖擊對我國生豬產業的影響。引導企業用好期貨等金融工具,通過生豬期貨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作用去對沖豬肉價格波動。支持中小規模養殖戶實現規?;B殖。鼓勵中小養殖戶加強合作,比如組建專業合作社等,增強抗風險能力。同時,建立逆周期保護措施,在豬價低迷時,適度補貼中小規模養殖戶虧損額,避免中小規模養殖戶產能過度退出,引發下一輪豬價大幅波動。此外,政府要加強對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豬肉供給和市場需求等信息監測,及時向市場提供,引導中小養殖戶做出正確及時的生產決策。
(三)擴大主糧進口來源
統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強與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和“一帶一路”主要糧食生產國家的合作,積極開拓和培育新的糧食供應國家和地區,通過大量海外屯田、并購、合作經營、長期租賃等方式,擴大海外糧食生產能力和控制能力、豐富進口渠道,構建更加多元的進口糧食供應體系,補充和調劑國內市場供應。防范和打擊與玉米、小麥等主糧相關的囤積居奇、以次充好、串通漲價和散布漲價謠言等違法違規行為。
(作者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