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志

《山居幽賞》 墨 言/ 作

《皖南徽州》 墨 言/作
墨言是一位多面手,在書畫方面頗有建樹,作品形神皆備,雅俗共賞;在陶藝方面,更是拿手,技藝高超,工藝精湛。
墨言,原名胡勝利,自幼喜愛書畫,憑著對藝術獨有的悟性與靈氣,還有他超人的執(zhí)著、虔誠和好學,走出了一條不同尋常的藝術之路。多年來,他將書畫藝術視為生活中最大的快樂,以心無旁騖的藝術定力,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超越。
在書法方面,墨言堅持“扎根傳統(tǒng),取法乎上,入古出新”的路子,轉益多師、博采眾長,融會貫通其精髓,將自己的心意、筆意凝練在自己的書法創(chuàng)作中。在國畫方面,他熔中、西于一爐,取法自然,寫工兼?zhèn)洌鈳熢旎械眯脑矗痪杏蟹ǎ潘坠操p。在陶藝方面,創(chuàng)作立意高、意境美,構圖奇、裝飾新,筆墨精、色彩雅,具有很高的審美品位和審美情趣。
墨言堅持認為,書畫藝術是一條永遠沒有終點的探索之路,攀登上一座藝術高峰,還會有另一座藝術高峰出現在眼前。然而,探索中的每一個步驟都是美好而艱辛的,這其中的酸甜苦辣恐怕只有書畫家本人才能真正體會到。一個沒有思想、沒有追求、沒有主見、沒有洞察力的人是無法成為藝術家的。
在創(chuàng)作中,墨言始終堅持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傳統(tǒng)。他認為,藝術創(chuàng)作是挖掘生活中真、善、美的藝術,藝術工作者必須走進生活、感受生活。多年來,他堅持深入生活中汲取養(yǎng)料,到大自然中寫生,從生活和大自然中發(fā)現、捕捉能觸動心靈的生動細節(jié)并巧妙地構置于畫面之中,賦予作品一種情感、一種精神,并注入時代氣息和新的藝術活力,使作品始終保持鮮活的生命力。同時,他認為,了解傳統(tǒng)、學習傳統(tǒng)是每個書畫家必須經歷的過程。學習傳統(tǒng),才能體悟到古人描繪自然的方法,理解他們的繪畫“語言”。只有通過長期謙恭地學習,才會弄懂這些語言,體會他們的筆情墨趣、創(chuàng)作意境。通過與古人對話,才能知道古人的所思所想以及他們創(chuàng)作時的時代背景、人文背景等。沒有傳統(tǒng),就沒有繼承;沒有繼承,就沒有發(fā)展;發(fā)展建立在繼承的基礎上,繼承的目的是為了發(fā)展。作為一名書畫家,只有堅持傳統(tǒng),深入生活,才能向人們展示既保持中國傳統(tǒng)的人文詩意又迎合現代人審美趣味的作品。
“作畫不通書道,則其畫無筆;作畫不通畫理,則其畫無韻。”墨言對書畫藝術有著獨特的理解。他說,中國畫講究“書畫同源”,中國畫的畫家首先是書法家,哪怕不是書法家,那首先要會寫字。著名書畫家、美術教育家李苦禪經常告誡他的學生,中國畫是寫出來的,并推崇“書至畫為高度,畫至書為極則”。為此,墨言堅持走雙向發(fā)展之藝術道路,書畫齊修,書畫相映,由書法推進繪畫,由畫理融通書法,實現了書畫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
在墨言看來,書畫絕不僅僅是筆墨之事。“如果做畫,功夫在畫外”,“汝果欲學書,功夫在字外”,這就要求書畫家具有相當的畫外功夫或者筆墨線條技法之外的修養(yǎng)和深刻的人文內涵。多年來,他堅持廣識博覽,潛心讀書,用心體會,不斷增強自己的素養(yǎng)。在創(chuàng)作時飽含激情,能駕馭自如,左右逢源,得心應手。
墨言的畫作,不論是花鳥還是山水,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物為心用,墨與神會,寄情于景,融情于筆,幅幅都是一種心跡的流露,記錄了他內心熾熱的情懷和頑強的心態(tài)。反映在畫面上,則摒棄了簡單直白的狀寫和臨摹,于筆墨之中更多地滲透畫家的情感和思想。他的每一幅作品也都很講究,真的是在意境求雅、筆法求典、格調求高、意象求美中,寄寓對大自然、對生活、對生命本體、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敬畏與親近。讀他的畫,既給人一種內在的禮贊生命的精神鼓舞,又滿足了一種心靈的自我審美享受,總之能給人以更多美的藝術享受。
觀墨言畫作,可見他選擇的題材是新穎的,大多以他的家鄉(xiāng)的自然景觀為創(chuàng)作源泉,通過對山花野草、樹石鳥禽的描繪,去展現一種全新的視覺效果。畫面造型力求簡潔傳神,一筆不多,一筆不少,構思巧妙,思想新穎,格調高雅,意境深邃,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他還善用靈巧多變的筆墨,色墨結合,以色助墨、以墨顯色,手法上中西結合、虛實有度,使得自己的作品充滿激情與暢想。在色彩的表現上或輕敷或重彩,濃淡相間總相宜。其筆下的花鳥,形真之中更追神韻,一花一木一鳥,無不爛漫自然,生機充盈,讓人感受到生命的煥發(fā),花木的歡暢,給人以高雅愉悅的藝術美的享受。其筆下的山水,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在層次豐富的筆墨中,將大千世界千變萬化的自然景象,與或激昂亢奮、或悲痛傷情、或與山水同樂的內心情愫和個人情懷,揉搓幻化在自己的筆下,給人以強烈的藝術審美感。這正如他的為人,沉穩(wěn)、質樸而又率真、大氣,不事張揚中略帶豪放、灑脫,并始終洋溢著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氣,既給人以視覺沖擊力,又給人以藝術感染力,耐品,經讀,回味無窮。
藝無止境。墨言在繪畫、寫字的同時,又把藝術的觸角伸向了陶瓷藝術上。在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他繼承了傳統(tǒng)技法,并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結合陶瓷高溫釉下的技法,展現出陶瓷藝術魅力。他講究立意,注重裝飾,用筆繁簡有度,設色清雅豐潤,構圖巧妙自然。造型圓潤豐滿,色澤淡雅,紋理可現。釉上、釉下技藝全面、嫻熟、精到。他的陶藝作品,線條細膩,布局精巧,題材廣泛,手法精湛,具有獨特的藝術韻味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徽州古韻》 墨 言/作
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曾深情寄語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努力創(chuàng)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墨言認為,身為一個畫家,責任和擔當就是以好的作品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頌揚真善美。唯有志存高遠的定力、學養(yǎng)深厚的底蘊、執(zhí)著攀登的毅力,腳踩堅實大地,深入生活之中,才能創(chuàng)作出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