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文
四川樂山的彭宏昌,乃當今畫壇驍將,書畫雙修,風格雄渾勁健、樸拙空靈,為世人所青睞。
彭宏昌是嘉州畫派創始人李道熙的高足,得其真傳。李道熙乃20 世紀我國畫壇名宿,四川美協掌門,其書畫高古整肅、簡約凝練、清新爽利,尤擅畫羊,以“吉羊圖”享譽天下。
彭宏昌的花鳥走的是大寫意的路子。在花鳥畫中,寫意難,大寫意更難,不但難在意境與境界,更難在筆墨語言與技巧。彭宏昌的花鳥畫,有著動人的意境與高邁的境界,善于化古為我,突破了傳統視覺的局限,使形色染乎情,在語言技巧上亦刷新了面目。
其作品構圖充實飽滿,筆墨不廢點線,同時突出塊面的作用。用水亦不乏濕潤之處,卻追求“干烈秋風”的效果。時而以色輔墨,時而以濃墨襯重彩,強化純色的奪目光芒。實際上,他已將山水畫和書法中的許多筆墨語言運用到了花鳥畫的創作中來,形成了焦墨枯毫與濃色重彩的對比表現,打破了舊有形式抽象與具象的結合,有著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與藝術張力。
彭宏昌的花鳥追求簡約大氣,舍棄細枝末節,但仍十分注重對筆意墨韻的抒發和刻畫。往往在闊筆涂抹之間,輔以點擦結合,頓挫波折,跌宕起伏,并將筆痕墨跡的輕重和走勢附著于物象的形體結構,既把復雜的實際景象化繁為簡,又牢牢地把持住了花鳥畫內在的氣骨與神韻,于沉雄縱逸間煥發出活力。

《福祿大吉圖》 彭宏昌/ 作
彭宏昌的花鳥造型生動,筆墨揮灑之處,以拙見真,寫其生意。無論是靈動的飛禽走獸,還是詩意的植被花卉,都在他的筆下變得個性殊異、妙趣無窮,飽含著他觀察生活、深入生活、熱愛生活的藝術追求,展現了他將萬物化為心象以寄托情思的文人志趣。
彭宏昌在色彩上多用原色,濃烈而不失沉穩,豁達而不顯草率。雖色墨并用,然色墨各行其道,墨為主體,色為綴飾,互不搶奪,相得益彰。 畫面布局清爽明豁,縱深與延展之間收放自如、層次分明,讓讀者既在疏朗的氣息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靈動與飛揚,又在厚重的體量中領悟到了萬物的和諧與相生。

《英姿圖》 彭宏昌/ 作

《玉華圖》 彭宏昌/ 作
作大寫意者忌一味狂放、信手亂涂,最終流于空泛淺薄、粗惡霸悍。彭宏昌很好地把握住這個“度”,故其畫往往寓豐富微妙于大氣磅礴之中,筆墨布局頗見匠心,為觀者留下品味思索的空間。他的一些尺幅小品,精微處一絲不茍,放處信手天成,深切而自然地表現出作者的田園之思,頗得明清遺韻。
彭宏昌擅用水,往往以飽含水分之筆落紙,痛快淋漓,一氣呵成。運筆或行或止,或疾或徐,或恰好“結邊”,或色粒深沉,諸種效果隨機而現。正是筆隨心用,水到圖成;取向不惑,韻味濃醇。水暈色彰,恰到好處地營造出濕潤、朦朧、飄忽的氛圍,增加了作品的魅力。
彭宏昌的繪畫,看似有跡可循,實則抽象隨性。這都是他善于運用筆墨表達的巧妙之處。畫家并不囿于物象局限,而是進行了藝術化的遷移、重構與創造,傳達一種灑脫、俊逸的精神,這扇精神之門一旦被打開,就能拓展出不斷蔓延、不斷創造的各種可能。《紫云》便帶有這種爆發性、靈感化的藝術軌跡。一切看似是為畫面安排,其實統籌于內心,筆跡之下,心緒奔宕。枝干遒勁,花簇綻放,相互纏繞的墨色與線條,如呼嘯之閃電,如猛烈之風雨。這種充滿偶然性的審美快感即是彭宏昌大寫意藝術的最大魅力。
彭宏昌的作品中有一個明顯的形神關系的轉化,極富深意。在開始刻畫形象時,他是一個物我相合、情感不斷投入累積的狀態;而到了繪畫的高潮部分時,情緒也隨之到達高點,這時他筆下的花卉、鳥雀充滿生氣,物象的神采鮮活跳動起來。由此,彭宏昌將“自我”從畫面形象的藩籬中突破解放出來,不再為筆所使,不再為畫所困,情緒的不斷積累、控制到爆發后的宣泄,使作品實現了從“物我相合”到“物我兩相忘”的深度轉換。
彭宏昌作畫十分講究線條的節奏感,或短促,或綿長;或疏散,或細密;或遒勁蒼辣,或柔中帶剛。沒有固有的程式,沒有法則的安排,一旦下筆,如野馬脫韁,自由馳騁,線條或中鋒持力取其韌,或側鋒皴擦應其形。隨心緒游走,線條如激昂的旋律:抑、揚、頓、挫抒盡胸中情致;起、承、轉、合妙寫傲骨精神。心是靈動的,線條即是靈動的,每一點筆觸間的變化都拒絕刻意經營、模式雷同。

《霜葉紅于二月花》 彭宏昌/ 作
從寫意到“意寫”,彭宏昌追求的大寫意風格不是安適的,不是靜謐的;而是充斥著濃烈、蒼勁、渾厚與剛性的藝術。這些特質正是緣于他從寫意到“意寫”的深層領悟,也正是他個性化的風格所在。彭宏昌摒棄了那些浮于表面,“為寫意而寫意”的矯揉造作,直指大寫意的氣質狀態和精神歸向,將一切蘊含于胸的情緒化為意念,落下最生動的筆觸。這應是一個不斷燃燒、不斷升發的過程,讓創作的欲望像熾熱的火苗,鋪敘在畫面上,形成獨一無二、不可重復的情感圖式。任情緒翻涌,任思想推動,在審視自我中“由意而生”,覓得氣韻,也覓得真我。
彭宏昌的作品中總有鳥雀、家禽和花卉、植被相融相合的田園之風。他一直用飽滿的內心在咫尺宣紙上賦予物象鮮活的生命。那些從“無”到“有”的建立,那份從“繁”到“簡”的取舍,透過時光荏苒,透過歲月滄桑,透過嗅著詩景、詩情、詩心的大自在,那份獨守在筆墨里的孤獨、堅韌、不甘與勇氣,都讓他筆下的圖景熠熠生輝。
彭宏昌對每一幅畫作的布局和立意,都一絲不茍、思考良多,深厚而有變化。一花一葉的意境,一枝一叢的韻味,無不顯示著其平淡而不俗的眼界。或如他所追求的,在畫中打破傳統構圖,做到氣脈通暢,大氣磅礴,神聚而形散。或如他所領悟的,在傳統基礎上進行創新,必須要有中國文化內涵,必須要有中國藝術精神。正因為如此,他筆下的每一叢菊、每一枝蘭,他紙間的每一只鳥、每一樹果,總是縈繞著一種守望的精神,一種大道從簡的魂魄!
彭宏昌性格粗獷、豪爽,作品強悍,雖略顯細致不足,卻別具一種生動。他的筆墨隨興奔放,凸顯線的剛勁和力度,墨色在變化中求整體,形在大塊面中有細節的生動,布局在平實中求奇崛,常有出其不意之處,風格面貌呈現一種樸素的美。
彭宏昌在傳統筆墨“形”和“勢”的表現上進行了酣暢的顛覆,以印象之筆寫心象之思,營構現代,墨彩相融,用色別開生面。他調動身心于筆端,隨性而寫,真正做到了畫從心生,酣暢淋漓。在與古人的承接上,他則把通常用于山水畫中的“造境”更為自由大膽地表現在花鳥畫的創作中。筆下一幅幅全新的妙趣橫生的作品,畫風新奇獨特,用筆生動灑脫,以一種流暢清雅的水墨線條,營造出一個充滿生機、頗具現代意趣的意象天地。
彭宏昌豐富的花鳥線條得益于他厚實的書法功底。他四歲習字,經多年苦練,已獨具風貌;善使筆力,骨氣洞達。其楷書多力豐筋,意通神盈;行書磅礴放曠,氣勢雄渾;草書率性天真,樸茂圓融。其書法創作,將象形、會意融入行、草之中,大處可見蒼勁,小處不失靈動;質樸中見瀟灑,細膩處顯豪放,酣暢淋漓,一氣呵成。
誠然,大寫意花鳥發展到今天,談突破是有一定難度的,從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到李苦禪等人,花鳥畫形成了新的模式,如何打破這個模式和框框,需要畫家有更大的勇氣和更深的修養。沒有勇氣,就沒有創新,而沒有修養,就會停留在野狐禪的層面。修養是畫家手中的王牌。期待彭宏昌先生將傳統的繪畫與現代性結合起來,創造出大寫意花鳥新的筆墨形式和新的審美精神。

《春風拂檻露華濃》 彭宏昌/ 作

《荷氣》 彭宏昌/ 作

《峨眉深山看奇卉》 彭宏昌/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