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兒童醫院 江蘇 徐州 221000
新生兒在出生后本身腸道就比較脆弱,所以很容易患上腸胃疾病,其中比較常見的有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該疾病對身體健康會產生不良影響,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是指腸膿毒血癥,簡稱NEC,是由魏氏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這種傳染病是一種嚴重的消化道急癥,90%-95%發生于早產兒,也有部分在足月兒發病,病死率可以高達20%-30%。患兒的典型癥狀表現為腹瀉,同時還會伴有腹脹、腹痛等癥狀發生,部分患兒還會出現大便發黑的情況,如果患兒的病情比較嚴重,甚至還會出現惡心、嘔吐、腸胃不適等不良表現。部分新生兒患者患上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后,會出現一些全身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病情嚴重時還會出現酸中毒和休克的情況。對于該種疾病的患兒的護理,要根據患兒病情特征進行綜合性的護理,本文主要通過研究探討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中實施護理綜合干預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88例我院收治的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新生兒,收治時間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之間,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4例。對照組中男性與女性比例為24:20,患兒年齡在1周到4周之間(平均年齡為14.24±6.72天);實驗組中男性與女性比例為25:19,患兒年齡在1周到4周之間(平均年齡為14.56±6.81天)。所有患兒在常規資料上無可比性,患兒家屬均普及實驗相關的知識,并征得患兒家屬的同意與簽字,通過了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方法 兩組患兒的治療方案相同,對照組的患兒接受新生兒科的常規護理,實驗組的患兒接受護理綜合干預:(一)基礎護理:對患兒的生命體征進行實時的監測,觀察患兒的面色、精神狀態等,若新生兒發生嘔吐,及時觀察患兒嘔吐物的性狀,及時通知醫生進行處理。(二)體位護理:由于患此病的新生兒大多有腹脹的情況,為減輕新生兒的腹脹不適,可以將新生兒放至半臥位或側臥位以減輕新生兒腹部壓力。(三)家屬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對患兒的家屬進行規范喂養以及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在治療期間往往需要對患兒進行禁食治療同時配合醫囑進行相應的營養支持治療,要告知家屬禁食的治療意義避免家屬不遵醫囑擅自給患兒喂食加重患兒的病情;同時注意患兒家屬的心理變化,及時對患兒家屬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提高治療的配合度。
1.3 觀察指標 根據患兒的臨床癥狀緩解程度、X線檢查情況、檢驗結果以及患兒的食欲恢復情況將護理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級,顯效+有效=總體有效。患兒家屬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越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0軟件處理本次的相關數據,將0.05作為檢驗數據對比是否有統計學差異的臨界值,若是檢驗值低于0.05表示差異顯著,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治療效果具體見下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兒護理效果對比(n,%)
如上表1所示,實驗組的患兒的護理效果明顯較對照組理想,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護理滿意度方面,實驗組的平均分為(86.36±2.58)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78±1.27)分,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嚴重威脅著患兒的安全,對于此病要及時治療,同時,護理方法的選擇對于促進患兒的康復也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即通過分組對照研究對比常規護理和護理綜合干預對于該病患兒的護理效果以及家屬的滿意度,最終統計數據顯示實驗組各項指標明顯更加理想,因此可得出:護理綜合干預對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護理效果較好,可以有效促進患兒的康復,提高患兒家屬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因此值得使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