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駐百村。深化機關部門“幫村幫戶”活動,落實項目、資金、責任“三個捆綁”要求,累計從市級機關部門優秀年輕干部、中層業務骨干中選派5個批次153人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百企聯百村。組織全市152個重點規上企業黨組織與145個村黨組織組建“紅色聯盟”,落實“資源共享、發展共促、富民共謀”等10條措施。百策惠百村。組織部門聯合市農業農村局、發改委等部門對貧困村開展解剖式調研,拿出“一村一策”個性傾斜扶持計劃,送出“總部經濟、稅收分成”等102條政策包。
(海組軒)
內容上,結合各單位“一把手”專業特長和黨校教師自身專長,制定涵蓋新思想、黨性教育等9大類的73個教學專題。同時,從107個現場教學資源中遴選出紅色教育、廉政警示等11個現場教學基地。形式上,探索“1+N”課程模塊,“1”為新思想必修課、“N”為專業選修課,各單位根據實際需求,選擇開設相應課程。效果上,建立成果報備機制,通過“領導點題、學員領題”的方式,每人上報1篇高質量調研報告、1條以上合理化意見建議,先后有20余條創新做法被運用到基層黨建、文明城市創建等領域。
(池紹振)
“多維化”調研。調研前充分聽取紀檢、巡察、信訪等部門意見,采取領導評價比能力、自我評述比業績、群眾評議比口碑“三評三比”方式,全面了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履職情況。“個性化”評價。圍繞干部最突出的實績、最擅長的工作、最顯著的特點、最明顯的不足,對443名科級干部進行精準“畫像”,做到評價見人見事、有血有肉。梳理131條班子建設意見和137條存在不足,形成“一家一檔”57份個性化班子分析報告。“共性化”分析。系統梳理全縣面上情況和存在問題,對機關、鄉鎮干部隊伍建設開展綜合“體檢”,形成兩份專題報告,提出合理化建議,為明年換屆優化班子、配強干部提供參考。
(楊 健 林若茹)
針對機關黨組織黨建水平參差不齊、資源粗放使用、活動自我封閉的現象,常州市金壇區積極開展區域化、組團式黨建聯盟結對共建活動,在全區設置8個片區黨建聯盟,覆蓋54家機關事業單位,以政治理論聯學、優勢資源聯享、實踐活動聯辦、黨員隊伍聯建、中心工作聯促、作風紀律聯抓的“六聯”工作為主要內容,通過開展例會交流、專題研討、現場觀摩、共建活動、互學互評等活動,推進形成互比促學、固強補弱、共同推進的機關黨建工作格局。
(徐 敏)
量化積分內容。市級層面出臺管理辦法,從爭先進位、服務群眾等7方面細化18項評分標準,分為基礎分、獎勵分兩類。基層黨組織結合實際,分領域制定具體細則。量化積分程序。每月,以黨支部為單位研究積分事項;每半年,結合黨員大會公布積分情況,并通過“黨建園地”“榮譽墻”等公示;年底,匯總全年積分作為黨員互評重要參考。量化積分運用。將積分評定結果運用到評先評優、民主評議等活動中,積分排名前10%的通報表揚,前5%的優先推薦為提拔交流、“兩代表一委員”等人選,后5%的由支部組織提醒談話。
(李成飛)
濱海縣緊抓“1+4”責任體系不放松(“1”即脫貧攻堅主體責任,“4”即體系建設責任、隊伍培育責任、發展惠民責任、項目強村責任),推動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互促共進。構建有力有效的組織體系、責任體系和推進體系,形成集聚縣、鄉、村各級和領導干部、基層干部、普通黨員群眾各層的攻堅合力;構建選拔把關、教育培養、使用激勵等全鏈條培養體系,培育治理有為的攻堅骨干隊伍;構建到村到戶到人幫扶體系,通過“黨支部+基地”“黨支部+合作社”等實現產業富民、項目強村。
(濱 組)
從農村、社區、機關、學校、“兩新”等5類黨組織中,梳理排查出95個基礎相對薄弱的黨支部作為聯系點,由23名縣處級領導、72名鎮(街道)和部門黨委(黨組)書記“一對一”包掛聯系、指導提升。制定任務清單,明確黨委(黨組)書記每季度上一次黨課、每半年開展一次專題調研、每年聽取一次匯報、解決一批基層實際問題等4項重點工作。今年以來,累計解決各類問題730余個,“動態清零”6個軟弱渙散黨組織。
(徐 俊 梁 天)
黨委牽頭。構建“一核兩環多節點”的村莊空間布局和“沿古黃河林下休閑觀光采摘帶、沿京杭大運河水生蔬菜產業帶”的產業布局。社區領頭。先后完成村黨群服務中心、公共綜合服務中心等設施建設;推進“墻體美化、庭院綠化、道路硬化、路燈亮化、水體凈化”五化改造。黨員帶頭。黨員村干部帶頭發展生態農業,常年帶動400多人到產業基地務工,人均年收入達31.5萬元。全民參與。探索成立“小村監事會”,召開黨員大會制定村規民約,推行村干部“一人聯百戶”群眾工作法,黨群干群關系更加緊密。
(任 冉 宋露露 崔 偉 胡秋蓮)
牢固“政治硬核”。遞進式推進“組織力提升、增強、聚核三年行動計劃”,制定《“鐵人三項”增能計劃》等,打造過硬干部隊伍。驅動“實干硬核”。以“引、查、傳、改、考”為主線,劃分黨建責任區,每季度“地毯式”摸排、“掛圖式”指導、“直聯式”交流。筑牢“治理硬核”。打造前進花園社區黨委“進言堂”協商議事平臺、太一社區黨總支“太湖群議廳”等黨建品牌,實現基層治理良性互動。構建“存儲硬核”。形成26個“社區大黨委”、長江路黨建服務聯盟“黨群共同體”和招商城等商圈黨建服務聯盟等在內的“大黨建”格局。
(吳金珠)
圖片新聞

10月10日,盱眙縣太和街道太和社區黨總支開展“愛黨愛國”主題黨日活動。活動充分發揮老黨員的帶頭引領作用,激勵年輕黨員堅定信念,進一步增強全體黨員的愛黨愛國之情。 (呂 林 談 健)

近日,上汽大眾儀征分公司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多形式、多層次、多批次開展全覆蓋學習。圖為車身車間黨支部利用班前班后10分鐘,通過“上汽大眾·眾志平臺”手機網上黨校,組織一線黨員深入學習。(顧信鴿 雙學梅)

灌南縣組織黨員干部開展“學習新理論、開啟新征程”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活動,通過相互交流強化理解與運用,引導黨員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惠 雷 潘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