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國,劉曙光,孟 霖
(山東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務中心,山東 濟南250100)
水利部歷來高度重視稽察工作。1999年頒布了《水利基本建設項目稽察暫行辦法》,為規范水利基本建設行為,加強國家水利基本建設投資管理,提高建設資金使用效益發揮了重要作用。2017年頒布了《水利建設項目稽察辦法》,明確了水利稽察的新定位和工作原則,完善了稽察工作體制機制,擴大了稽察覆蓋范圍,規范了稽察程序和方法,強化了整改落實問題。2019年8月水利部建設管理與質量安全中心印發了《水利工程建設稽察常見問題清單(試行)》并在稽察工作中應用。稽察新規對稽察工作不斷地提出新要求,稽察人員應堅持動態思維及時掌握稽察內容、程序以及報告編制等方面的變化。
《水利建設項目稽察辦法》第十六條規定水利稽察內容主要包括監督檢查有關項目的監管和主管部門單位貫徹落實國家水利方針政策、重大決策部署情況,建立完善建設管理制度、組織推動項目建設等工作情況;抽查建設項目前期工作與設計、計劃下達與執行、建設管理、資金使用與管理、工程質量與安全等方面實施情況。該條款明確了稽察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前期工作與設計等5個方面實施情況的檢查。稽察工作的重點不僅是對建設項目的監督,也包括對主管部門的監管。
水利部于2011年下發的《關于加強地方水利稽察工作的通知》明確了稽察工作要“強化水利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要把安全生產情況納入水利稽察工作中”。水利部于2017年頒布的《水利建設項目稽察辦法》明確要求對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稽察,稽察內容包括安全責任體系、制度建設與執行等6個方面。《水利工程建設稽察常見問題清單(試行)》進一步明確了258項安全生產常見問題。
《水利建設項目稽察辦法》增加了聽取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關于項目總體情況匯報的要求。2019年頒布了關于質量與安全、合同、水利資金三個“監督檢查辦法”,要求稽察工作按照“一省一單”或“一項一單”的方式,對問題責任單位印發整改通知并對工程參建單位實施責任追究,同時根據年度匯總分析責任追究結果對流域管理機構、各級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實施行政管理責任追究。水利稽察將工程參建單位和主管部門一并納入監督范圍。
《水利建設項目稽察辦法》明確了稽察報告應包括項目概況、項目實施情況、稽察發現的主要問題、整改意見及相關建議、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5部分內容,與《水利基本建設項目稽察暫行辦法》比較,取消了關于前期工作等5個專業內容的分析評價,增加了項目總體情況的客觀描述,增加了安全生產的稽察情況,增加了問題整改意見,水利稽察突出了抓好問題整改的新要求。
《水利工程建設稽察常見問題清單(試行)》優勢在于監督人員可以快速了解某個業務領域常見多發問題,判斷問題屬性和類別,使監督結果更為客觀和公正,但是稽察專家不能過分依賴問題清單。不足在于清單的更新具有滯后性,對當前的敏感問題可能視而不見。為此,稽察專家應建立自己的稽察問題清單臺賬,省級稽察部門還應該加強地方性政策法規的學習研究,把地方性的重要規定納入本地稽察問題清單。
當前水利稽察主要涵蓋前期工作與設計、建設實施等5個環節,基本未涉及施工準備和后評價兩個階段。現階段水利工程建設的瓶頸主要是資金撥付和工程遷占工作滯后等問題,2020年水利監督工作會議指出要把資金管理列入重點督查內容,今后的水利稽察工作應力爭覆蓋建設活動全過程,特別是應加強對資金撥付使用和工程遷占滯后等問題的監督。
安全生產責任制作為一項基本的安全制度,但在很多項目建設中僅停留在書面文字階段,更有甚者,安全崗位責任不明確,安全崗位責任制形同虛設。安全費用管理問題較多,超范圍使用、不辦理計量簽證、賬目不清的現象普遍存在。在今后的安全生產稽察中,應關注安全崗位責任不落實、安全費用使用不規范等薄弱環節。
工程建設中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等各階段實質性違反法律法規、技術標準、政策性要求的行為要進行責任追究。《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六十一條規定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以本單位名義承攬工程的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規定》第三十六條規定偽造檢測記錄的,根據情節輕重予以通報批評、降低資質等級直至收繳資質證書。稽察工作人員要履職盡責,對于查證的嚴重問題及時向行政主管部門提交問題清單并提出處罰建議,對嚴重違規問題敢于叫停。
工程建設質量、安全、進度、資金的監管是水利工程監管的核心內容。根據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時代要求,今后一個時期的水利稽察要以問題為導向,以整改為目標,以問責為抓手,嚴格“查、認、改、罰”四個環節,突出“嚴、實、細、硬”監督要求,形成高壓嚴管的“強監管”態勢,引領水利行業工程建設監管工作上升到新水平。
水利稽察以發現問題、消除隱患、保障水利工程建設4個安全為主要任務,堅持問題零容忍,嚴肅責任追究,促進水利工程建設順利實施。根據《水利建設項目稽察辦法》規定,水利稽察要以督促落實中央水利方針政策、水利部重大決策部署、主管部門單位組織推動項目建設為重點,規范水利建設行為,不斷增強稽察的針對性和幫扶功能。強化稽察整改,不斷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完善稽察管理,不斷提高稽察工作效能。
問題整改落實是稽察工作的目標,要充分發揮稽察效能必須堅持查改并舉。現場稽察結束后,稽察單位反饋稽察發現的問題和整改意見建議。項目法人要立即落實整改責任,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明確整改要求,及時反饋整改情況。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稽察問題整改反饋臺賬,督促落實問題整改,及時調度整改情況,確保整改到位。監督機構還要對問題進行統計分析,對多發問題進行源頭監管。
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把稽察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作為強監管的重要內容,對發現嚴重問題的責任主體要依法依規處理并納入信用評價體系,對整改反饋不及時、整改落實不到位的責任主體要從重責任追究,促使參建各方切實履行法定的質量安全責任和義務。水行政主管部門自身也要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履職盡責、失職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