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素杰
(莘縣農業農村局,山東 莘縣 252400)
莘縣地處山東省西部,黃河北岸,冀魯豫三省交界處,總面積1413km2,人口110萬人,耕地面積9.33萬hm2,是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大縣。
莘縣屬于嚴重缺水的地區,折合人均水資源量僅130m3,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34m3。由于莘縣自大量建設農田水利工程與地下水取水工程,導致長期過量開采地下水,形成了大范圍的地下水超采區。根據《山東省地下水超采區評價》(2014)結果,莘縣地下水超采量為2071萬m3/a,其中淺層空隙水超采量為1391萬m3/a,深層承壓水超采量680萬m3/a,全縣淺層地下水超采區面積達1151km2,占全縣國土面積的81%;深層承壓水超采區面積達1413km2,與全縣國土面積相當。
出臺《莘縣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關于建立健全鄉鎮水利服務機構的通知》,以鎮(街)水利管理服務站建設為重點,著力構建基層水利管理協調服務組織,成立農民用水協會和農村供水協會,配備專用的計量設施、維修設備、通訊設施,完善用水組織章程和用水制度,針對地下水超采問題進行工作調研,開展基層人員技術培訓、印刷宣傳資料等工作,提高基層服務的技術服務水平。
提高水資源與水質監測、水利工程運行調度監控自動化、科學化水平,對全縣地表水、地下水位及水質進行動態監測。建立莘縣地下水超采區治理信息化管理系統,完善地下水監控系統,實行地下水水位、水量雙控制,提高地下水水資源監控自動化、科學化管理水平。
馬西片區位于莘縣馬頰河以西,屬地下水漏斗區。區域內主要河道為鴻雁渠及其支流元莊溝、道莊溝,鴻雁渠長31.7km,莘縣境內21km。2017—2019年,清淤擴挖鴻雁渠及其支流,新建鴻雁渠耿樓蓄水閘、焦村蓄水閘、道莊溝蓄水閘3座,加大引進黃河水、金堤河水等客水資源水量,增加區域河道攔蓄水量,加大攔蓄地表水利用量,通過河道入滲補給地下水進行修復補源。年可增加區域蓄水量314.4萬m3,年可置換地下水源180萬m3,年新增回灌補源水量為63萬m3,新增蓄水可改善灌溉面積0.38萬hm2。
徒駭河干流發源于莘縣文明寨村,莘縣境內河長68km,流域面積1072.42km2,主要支流有新金線河、俎店渠、范莘干溝等。通過對徒駭河干流河道及范莘干溝、老金線河、河店溝等支流河道清淤擴挖,新建徒駭河李鳳桃蓄水閘、新(改)建支流灌排溝渠截蓄閘等工程措施,加大地表徑流攔蓄能力,增加雨洪資源利用量,充分調蓄區域內雨洪資源用于農業灌溉,實現地表水置換地下水,壓減地下水開采量。
莘縣淺層地下水超采水量主要為農業灌溉用水,以及部分生活及工業用水。充分利用河道攔蓄水源和莘州水庫、古云水庫等調蓄長江水、黃河水等提供替代水源,對有條件實現水源替代的農業灌溉機井和工業取水井依法關停,共封填灌溉機井34眼,封停深井3眼,并加強水資源監控,嚴管開采取用,建設監測管理系統。
優化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在古城鎮、東魯街道辦事處、徐莊鎮、等6個項目區規?;N植基地推廣實施水肥一體化農藝節水,建設高標準智能化水肥控制車間,鋪設節水灌溉主管網19467m,供水支管36597m,鋪設φ16PE滴灌管62709m,共完成微灌面積203.46hm2,可節水50%左右、節肥40%左右、節省勞動力80%~90%、增產30%以上,有效壓減農業用水對淺層地下水的開采量。
根據聊城市水利局、聊城市水文局聯合發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全市地下水動態》,莘縣2020年7月地下水漏斗區面積為1363km2,比去年同期減少51km2,地下水平均埋深上升1.56m。
莘縣經過2017年、2018年、2019年連續3年地下水超采壓減治理,分別壓減淺層地下水364萬m3、357.76萬m3、318萬m3,壓減深層水34.5萬m3、78.53萬m3、30.4萬m3。截止2019年末,莘縣共壓減淺層地下水1039.76萬m3,剩余351.24萬m3,壓減深層地下水143.43萬m3,剩余536.57萬m3。
通過優化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推廣農藝節水工程,發展高效農業節水。有利于深入貫徹節水優先方針,提升全社會節水意識,控制水資源消耗強度,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促進了當地的農業生產持續、穩定和高效發展,充分發揮水資源的效益;同時,通過增加蓄水、地下水位回升,有利于地表植被等綠化苗木的生長,使區域水環境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同時也改善當地的投資環境及開發建設環境。
莘縣應利用超采區治理時期建立全面的水位監測數據,包括水位的變化,地下水取水工程(農業、工業自備井、城鎮供水水井數量、分布和開采層位等),發揮水位日常監管和預警作用,提高地方超采區治理技術支撐和服務力度。
完善和出臺相應法規規章,細化地下水管理制度和措施,增強地下水超采區治理法規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執行力。備用機井要建立相關管理制度,參考機井封填規范建立分級分類啟用制度,條件較好的深層機井可轉為監測井,填補目前莘縣無深層承壓水監測數據的空白。
跟蹤和分析農田水利項目發揮的效益和節水能力,配套設施的投產及對周邊的地下水位的影響,對超采區的超采量、地下水水位變幅、超采區面積進行定量評估。對機制建設、管控約束、關閉地下水取水工程、地表水替代等進行客觀評價,保證壓減措施的針對性和可行性。
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刊、宣傳冊等各種宣傳媒體,尤其要加強對廣大農村、農民群眾關于節約用水、高效利用水資源和保護水資源的宣傳教育,提高全縣節約用水的意識,讓廣大群眾更多地了解和認識到節約用水和高效利用水資源的重要性,增強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緊迫感和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