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倏忽一年。
身邊的日子全然不顧生活壓覆的重量,依舊飛快前行。驀然回首,我們慨嘆生命之舟已穿過如許驚濤駭浪。
猝不及防。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把太多自在的風景關在窗外。邊走邊看,原本是影像工作者最慣常的生存方式。病魔的猙獰,卻止住了很多人曾經散漫自在的腳步。
不過,放眼全球,各國攝影記者同行的拍攝始終沒有停歇。盡管并不總是無所畏懼,但責任與本分卻令他們不斷走向事件現場,與救死扶傷的醫護和維持生活運轉的人們并肩,包裹身體,釋放快門,為世界留下關于這段特殊時期震撼人心的視覺注解。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來自社會公眾的海量聲像素材。在此特殊時期,有效信息的采集群體如此下沉,人們在各種生活場景中踴躍著,拍攝、錄制、描繪身邊所見所聞。他們身上原本貼著與媒體業者毫無關聯的標簽——醫生、護士、病人,學生、教師、家長,警察、社工、快遞小哥……快門滴答聲中,他們把那些被稱簡稱為UGC(用戶生成內容)的影像和聲音傳送到我們手中,講述一個個令人有所觸動、關于“我”和“我們”的故事。盡管布滿技術瑕疵,但其中洋溢的真誠卻不時令人淚目。于是,作為職業媒體人的我們心懷感激,將其中質樸動人的瞬間連綴起來,并將精心縫制完畢的“百衲衣”恭敬奉上。感謝新技術為我們彼此插上翅膀,讓大家在互動中共同汲取營養。
無論是以此為生,或者以此為樂,拍照的人們舉起相機或者手機,按動快門或者快門圖標,日復一日,令影像之海波濤洶涌。
曾幾何時,因為對平凡中日復一日的厭倦,人們忘記了如何悉心觀察與發現。于是,我們當中太多的伙伴認定,身邊的一切過于枯燥,相信“美好的影像,總是在遠方”。這份執念令人常常期待前往異域的精彩旅行,盼望每一次帶著相機的遠走可能回報給我們各種視覺驚奇。
但被物理空間約束的時光,將日常生活變成了一次名副其實的延時攝影——在固定空間里長時間面對相同的被攝體,反復觀看、拍攝、記錄。
特殊的日子把我們的目光拉回身邊,讓我們終于耐下心來,細看周遭曾經被忽略的一切微小的改變。不是所有的攝影者都能“看見”,因為“看見”需要觀察者對平凡甚至平淡的事物保持足夠的好奇,一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之守候,需要的遠遠不止浪漫。
等拍攝終于完成,你回放因凝神觀察獲得的瞬間,物體或景物緩慢變化的過程被壓縮到一個較短時間內,會赫然呈現出平時用肉眼無法察覺的奇異精彩景象。這是這場嚴峻考驗給你的禮物與獎賞,此時,你專注的“看見”令你得償所愿,令你終于贏得這場延時攝影慢跑中最燦爛的回報。
與此同時,春風夏陽秋雨冬雪用它們最最平常的姿態朗誦著生活最本質的宣言:許多偉大的瞬間,其實一直在自家樓下轉角處等你。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