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飛揚
“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2020年的最后一天,A股大盤終于結束長達半年的多空糾纏局面,上證指數向上突破,出現了期待已久的量價齊升。
對于技術分析而言,關鍵是本次跨年行情能否提前預見?其實,如果足夠細致,還是有一些跡象可循的,首先最直觀地反映在大盤指數的均線、均價和K線形態等三個方面。
第一,指數均線。12月29日,滬深300指數均線出現難得一見的緊密型多頭排列。(見圖一)

在股市中,均線系統的確比較重要,但市場先生只給了投資者很短的時間來觀察與思考。
第二,指數均價。緊接著,在12月30日,出現了一個更為罕見的現象,那就是上證指數的多條中短期均線都匯聚在同一點位上!其中,5日、10日、20日均線位分別是3390.09、3390.99、3390.96點,30日均價也非常接近,僅相差約3個點。(見圖二)

正所謂團結就是力量,這種平均價格高度一致所產生的情緒共振,威力巨大,伴隨MACD指標水上金叉,上證指數連續三天價升量增,出現了久違的日線“紅三兵”,滬深兩市成交量也突破萬億。
第三,K線形態。去年9月以后,深證成指走勢呈現出愈來愈明顯的上升三角形整理。(見圖三)

由圖三可見,深成指歷經幾個月時間的波動,有多個高點處于14000點一線,而低點卻不斷抬升,等到了三角形末端,便只能向上突破。
當然,除了以上分析手段,還可通過指數浪形來解讀,但要相對復雜些。筆者在去年第24期雜志文章中,就曾探討了年末的調整浪存在兩種運行可能,并認為“倘若只是針對國慶以后上升浪的修正,那就簡短得多。”從結果看,市場選擇了時間較短的一種。
另外,研判大盤中長線趨勢也可參考深證成指的月K線。(見圖四)

最近幾個月,深成指緊貼著布林線的上軌運行,正逐步接近歷史高點的延長線。從2019年1月初的7011低點,漲幅已超過一倍,并可見到明顯的7波,包括三次調整和四波上升,而前面兩輪牛市也大致都有7個波段。
從上證指數考量,延續之前分析,現應處在第五浪中,這兩周的升勢是五-3主升浪初期。不過,雖然本周大盤連續收出陽線,但上漲個股占比卻在不斷減少,這輪由權重股推動的指數行情,后市可能會比較曲折。
“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股市大盤走勢的確常常出人意料,但如果能夠將幾方面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研判的勝算也許會高些。
本質上講,一切金融現象,均可視之為貨幣現象。股價表達更多的是市場情緒,并不一定直接反映經濟狀況和企業經營情況。比如,2014~2015年的A股就是典型的杠桿牛市。而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美股市場在道指暴跌萬點之后再V形反轉并創出新高的詭異走勢,并不能說明其經濟向好,更大程度上是無底限印鈔造成流動性空前泛濫的結果,這種過度透支的虛空型刺激,對社會未來發展只能是弊多利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市場永遠有機會,重要的是不斷總結經驗。技術分析方法能適應各種市況,正反兩個方向都可以用。比如,若到了牛市末端的指數高位,往往會出現指標頂背離,或者均線向下發散,那時就應該引起警惕了。
遠見明察,察而后動。證券投資要辨識現狀,根據客觀事實進行交易。盡管目前看來還有不少機會,但是任何時候都應該謹慎,畢竟,在金融市場,還是“小心駛得萬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