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人們對汽車需求量正不斷提升,在課程深化改革不斷進行的背景之下,汽車保險應用能力培養課程逐漸完善,課程改革成為教育重要的發展路徑。借助信息化時代特有的推動力,以及相關問題的改進工作,高校不斷提升汽車保險應用能力培養整體水平,才能達成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汽車保險;應用能力培養;課程改革與實踐
引言
汽車保險應用能力培養課程改革,是我國教育創新的有力支撐,充分發揮高校培養人才這一重要職能的作用。課程改革對于學生學習及未來工作有較多的影響,為了學生后續發展提供動力,學校對于汽車保險應用能力培養課程應該更多關注,課程改革與實踐對于學校也可更好地培養學生達到教學目的,教育與理論發展互相促進、共同進退,使得理論與經驗完美碰撞,教師所授、學生所得、地方所需互相呼應。本文主要研究汽車保險應用能力培養的課程改革與實踐。
一、當前汽車保險應用能力培養出現的問題
(一)課程培養過于單調沒有吸引力
就汽車保險應用能力培養而言,需要在課程設置過程中既注重方案設計層面的工作,同時又能控制汽車保險,在合格精細化方案的基礎之上,使得課程培養過程更加真實化且有效化。課程應該具有多元化的發展特點,而就目前的汽車保險應用能力課程培養發展狀況來看,很多具體的課程內容是零散的、不連貫的,效應不強,這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實在有限,這種松散和發散的課程設計就效果來說,推進意義不夠明顯,而學生在課堂所學到的知識也非常有限。
(二)課程體系不健全
在教學模式下,大多數大學的課程教育僅限于學校和教師。統一教案,忽略學生的人格特征,似乎比較老舊和封閉;在教學內容上,專注于專業精神,針對行業狹窄的專業表面單一知識結構;在教學法上,教育強調理論和知識的轉移,很少進行練習活動。力量不足,缺乏專業的教育老師。尚未形成一支專業,標準化的創業教育教師隊伍,在進行案例分析和操作練習時,有些老師不可避免地會喜歡在紙上交談。
(三)課程體系與專業之間的需求聯系不緊密
高校的師資力量正在不斷地加強,但是仍然有大部分的教師是從高校畢業之后來到學校教書育人,在實踐及實習方面的經驗不足,甚至干脆沒有企業工作方面的經驗,因此在對專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很難精準的把握企業所需實踐人才的現實需求。在這種情況下,行業動態和專業技術與院校課程體系及教師人才結構方面出現了不協調的問題,課程與專業體系建設不好等問題。
二、汽車保險應用能力培養的課程改革與實踐意義
(一)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動力
汽車保險應用能力的培養與學生未來發展息息相關,現今社會專業能力在發展之中必不可少,學生的發展也隨時代變化,其發展前景更加樂觀,更多的學生也希望可以達到更好的發展目標,但是教育大環境的不足導致學生在未來時后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不夠靈活多變,發展的方向不夠全面具體。而課程改革構建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方式,與學生的發展有正面積極作用,為推動學生后續的持續發展,使學生在今后的事業發展中有更多的機會參與不同的工作,有效幫助學生學習,從而使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擁有全面思考,多方位發展的能力,使學生在未來的道路上中有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
汽車保險應用能力培養是可以改變應試教育那種只讓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能夠使學生增強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國內眾多企業將參與國際競爭。企業家不是憑空產生的,他們必須在實踐中鍛煉成長。為其今后的發展準備條件。更加激發了大學生的發展的斗志。
三、汽車保險應用能力培養的課程改革與實踐的方向
(一)重新梳理知識技能點,建設資源庫
根據課程體系和知識技能點重建資源庫,滿足教學及學生日后工作需求。以各種汽車保險知識為起點,講解汽車保險項目的構成,每個項目的數據來源及金額計算,在正確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實操反向掌握理論知識,解決課程內容體系混亂、重難點不突出的問題,也能夠讓學生有的放矢的掌握納稅申報技巧,增強其崗位責任意識和學習的動力。以企業真實案例為起點,完善習題庫、試題庫、教學案例等教學資源,讓學生在求學過程了解企業工作崗位,解決企業實際問題。
(二)建立校企結合進行體系構建中
高校通過利用自身的教育資源、科研和人才優勢,與企業進行創新創業平臺合作,加強練習環節,建立校企聯合模式。加強汽車保險應用能力培養的實踐培訓,應該建立校企聯合模式??梢酝ㄟ^行業的結合,也通過學校經營的產業,科研院所,技術通過發展公司籌集資金,等等建立創業基礎,企業家協會和其他組織,為學生提供實踐創業的場所。通過其在企業中實踐學習,總結出一套符合學生學習的課程改革,進而創建,提升教學培養質量。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到校任教,指導學生的實踐教學。學校結合科技、信息資源等優勢參與課程改革教育體系建設,配合科研與技術革新,實現雙方互動發展。學校都嘗試與企業之間建立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營造濃厚的職業氛圍,并且連貫性地完成學校內部和企業內部的實習銜接,提升人才適應社會生產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全面進行教師、教材、教法改革
在課程改革教育大背景下,教師要積極參與到汽車保險應用能力培養建設中來,通過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互動學習,讓學生能無縫對接工作崗位。在教材選用上,教師應當發揮團隊的力量,對接課程標準確定教學內容,并注重體現立德樹人和課程思政的目標,以夠用實用為開發原則,引入企業工作案例,同時鑒于政策法規的頻繁調整,鼓勵編寫活頁式立體教材,豐富教學資源,讓學生隨時隨地接收最新財務政策,進行碎片化學習。教學方法上改變"滿堂灌"的理論知識灌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信息技術的作用,做好教師的服務工作,加強學生課前課后的線上學習輔導,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答疑,隨時解決學生疑問,提高學習效率。
結語
教師應該改變自身能力、改革教材和教法,重構課程體系、補充完善課程內容,并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完善課程資源庫,在課程原有教學資源基礎上,擴充關于汽車保險能力培養的內容,完善學生知識體系,通過多樣化的考核方式促使學生強化技能,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林緒東,滕小麗.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創新實踐教學探討——以南寧學院為例[J].汽車維護與修理,2020(14):28-29.
[2]聶耳雙,朱禮貴.校企深入合作培養汽車保險專業人才[J].科技創新導報,2017(11):229-230.
本文系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項目,項目名稱:《應用型汽車專業群建設對接產業發展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JG20EB134。
本文系遼寧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科研規劃項目,項目名稱:《產教融合背景下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轉型發展研究》,項目編號:LZY20465。
作者簡介:解鈞涵(1994—),男,遼寧錦州人,漢族,學歷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