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月,Revo Foods在維也納的一家貝果店推出“有態度的三文魚”全球首場3D打印植物基海鮮試吃活動,獲得當地公眾的大力追捧。

3D打印三文魚貝果試吃現場
據Revo Foods創始人之一兼首席執行官、現年29歲的Robin Simsa介紹,這款3D打印植物基三文魚僅含11種原配料,包括豌豆蛋白、藻類提取物、植物油、柑橘纖維等健康成分,與真三文魚肉一樣富含蛋白質、OMEGA-3脂肪酸、膳食纖維和維生素B12,且無需擔心由于海洋污染帶來的有毒重金屬或微塑料殘留問題。
此外,對于維也納市場來說,與從挪威的三文魚養殖場進口三文魚相比,在本地3D打印植物基三文魚能減少75%的碳排放。而每臺打印機每月350公斤三文魚的產能若能獲得進一步提高(Revo Foods正致力于此),還有望緩解過度捕撈問題。
在植物肉市場已全面打開的今天,市場份額相對較小的植物基海鮮已成為新的熱門賽道,2021年上半年投資規模達1.16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總量。
植物基海鮮的銷售額年增長速度也已超過20%。根據最新預測,這個速度將至少保持10年,有望達到13億美元的最高估值。
目前,全球只有約80家公司涉足植物基海鮮領域,包括雀巢、嘉吉、泰森等食品行業巨頭。
與此同時,植物基海鮮的開發工作仍面臨不小挑戰,尤其是相較于肉類,海鮮所獨有的質地和味道更加難以模仿,不僅涉及不同的蛋白來源,更對3D食物打印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

Revo Foods年輕的核心團隊,其中兩人擁有生物學方面的博士學位,精通植物基食品加工技術,另一人則是3D打印技術專家
Revo Foods正從這種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其先進的技術已能很好把握魚肉的質地與結構,使產品獲得逼真的外觀和口感。一位嚴格素食者在參與試吃之后甚至表示:“味道太像魚了,害我差點吃不下去。”對產品和企業來說,這無疑是極大的贊美。
2021年4月,就在試吃活動后不久,Revo Foods獲得了150萬歐元的第一輪融資,并利用該輪融資進一步推進其3D打印功能的開發與優化。
6月起,其產品開始在維也納的兩家餐廳小規模試銷。
8月,公司又從Biogena Group投資人兼創始人阿爾伯特·施密鮑爾那里獲得80萬歐元的短期融資。
公司計劃在奧地利站穩腳跟后,向整個歐洲市場進軍。
荷蘭的科技公司也一直致力于植物肉的研發,推出過許多植物肉產品。
譬如,荷蘭公司曾研發過一款100%由植物制成的牛排,為了還原真實肉類產品的口感,他們以真正的無骨肉排與牛里脊肉作為模板,并不斷拓寬原材料的范圍,用豌豆蛋白質、羽扇豆、大豆、果膠或植物纖維等做了許多試驗,香草或其它香料也被研發人員用來給原材料調味。

“人造牛排”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年半的時間里,他們成功打造出了一款與牛排口感十分相近的產品,之后,這家公司還開發了一條產品線,喜歡吃雞肉、牛柳、肉糜、培根等肉類產品的小伙伴都可以嘗試新的素食商品了。

荷蘭有一家漢堡店也曾嘗試過“花式漢堡”,他們的產品不僅顏色五彩繽紛,還是由純素食打造的健康食品。
盡管有些消費者覺得漢堡顏色過于鮮艷,擔心食用了色素,但其實漢堡中的顏色都是從櫻桃、螺旋藻中萃取而出的。這款顏值能打、健康美味的漢堡一經推出,就擊中了不少少女心,成為市面上的寵兒。

三文魚產品
除了牛羊肉外,魚肉也是許多人的心頭好,但人們不知道的是全球海產品產業過度開發的背后是50種魚類的滅絕,與全球85%的魚類資源的枯竭。
于是,一個荷蘭素食公司也曾提出用植物制做“生魚片”的理念,他們將木薯淀粉與海藻中提取的葡萄糖混合,成功合成了有普通三文魚口感和味道的素食三文魚商品,為許多純素食者帶來了新的福音。
這股素食風還刮到了美國,比爾·蓋茨也對素食產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投資了一家專門利用素食材料制作牛肉的公司。
由于該公司的研發人員從大豆中成功提取了亞鐵血紅素,這為他們模仿牛肉色澤與口感打下了良好基礎,在經過進一步烹調后,假牛肉與真實的牛肉無異,讓人垂涎欲滴,難怪連蓋茨吃了以后都贊不絕口。
目前,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荷蘭政府已經通過相關立法,之后他們也會制定新的糧食政策,來鼓勵消費者選擇對環境友好的素食商品。植物肉和植物海鮮代表著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踐行“無肉”理念遠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它也可以是一種簡單、有趣的生活方式。(摘自“荷蘭在線”)(編輯/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