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葉輝
摘要:當前,隨著我國工程建筑產業的飛速發展,也對我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對于混凝土建筑結果而言,其中一個最關鍵的評 價指標就是結構是否有較為出色的耐久性表現。結構耐久性一方面對建筑結構自身的使用壽命有較為關鍵的影響,同時其也會對建筑結構在使用過程中是 否有出色的承載能力,以及結構是否有較為出色的安全使用效益產生了較為關鍵的影響。所以在當前我國的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重視結構耐久性的提 升十分關鍵且必要。本文在觀點探討的過程中,針對我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研究問題進行了分析和闡釋。
關鍵詞: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回顧與展望
當前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我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問題也成為人們 關注的焦點。為此,在進行混凝土結構規劃的過程中,重視其耐久性的把 控十分關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結構耐久性是混凝土結構的根本。
一、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問題解讀
對于混凝土結構的修建而言,其是否有較為出色的耐久性往往會對結 構使用的安全以及使用壽命有較大的影響。在混凝土結構揉入應用的過程 中,由于其所處環境因素的影響,諸如環境惡劣、諸如混凝土結構周邊存 在腐蝕性介質等,均會導致結構在使用過程中有較為明顯的損壞乃至是失 效的情況發生。所以對于混凝土結構的建設施工而言,為確保完成建設的 混凝土結構始終有較為出色的使用壽命和使用穩定性,在過程中就必然要 關注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保障。
從這些年的發展現狀來說,不管是道路、橋梁,亦或是市政建筑,對 于這些混凝土結構的施工來說,由于部分結構不具備較為出色的耐久性保 障,從而會導致實際使用方在混凝土結構使用過程中,會耗費大量的時間 以資金來進行結構的修復和完善。由于這種情況的存在,對混凝土結構使 用安全帶來了負面、消極影響,甚至還會導致工程建筑在具體應用上出現 使用安全問題。所以在進行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問題的解讀上,要尤其強化 對該問題的關注,立足材料、結構以及構件等角度出發,基于混凝土解雇 使用的環境,充分考慮到混凝土結構使用安全性問題,重視其耐久性的針 對性改善和提升。通過這種方式,確保混凝土結構在使用的過程中,始終 有出色的耐久性和穩定性,有效延長混凝土結構的使用壽命。
二、我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研究現狀解讀
事實上,在意識到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對整個結構使用安全和使用壽命 的影響后,我國也有不少學者對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 究和探討。目前的研究主要是立足混凝土結構的材料、結構以及構件等角 度展開。在研究過程中,學者結合目前混凝土結構使用過程中出現的鋼筋 腐蝕、以及碳化、凍融等等因素,就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問題展開了大量的 研究和闡釋和分析。
(一)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研究
對于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建設而言,其材料篩選的優劣,以及在混凝土 結構施工過程中,其是否有較為出色的材料配比,往往會對結構耐久性產 生最直觀、最突出的影響。為此,在針對混凝土材料耐久性的觀點探討上,要充分結合鋼筋混凝土材料的優劣進行觀點的針對性探討和研究。主要的 研究是圍繞混凝土蔡利的銹蝕、碳化、凍融等情況展開。
對于鋼筋銹蝕的研究中,考慮到混凝土結構間隙礫一般會有 Ca(OH) 2 溶液的存在,而該溶液為強堿溶液。所以這也導致鋼筋在長期處于強堿溶?液腐蝕情況下會產生電化學反應,生成氧化薄膜。但與此同時,在混凝土?材質中還會有一些酸性離子的存在,在這些酸性離子的作用下,導致氧化?薄膜會發生損壞,進一步加深了對鋼筋的腐蝕。
碳化指的是混凝土材料由于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材料和空氣中存在的 CO2 接觸,長此以往導致其會直接滲透到材料的內部,并產生相應的化學反 應,導致混凝土結構的內部有拉應力出現。在這種情況下,混凝土內部分 子之間不再有較強的粘結力,從而導致材料性能下降。
凍融指的是由于外界環境的顯著變化,在冷熱交替因素影響下,導致 混凝土結構出現斷裂的情況。為有效規避這種情況下,一般可以在混凝土 結構中通過氣劑加入以規避凍融的影響。
(二)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研究
對于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建設而言,前期在施工過程中是否有出色的設 計方案制定,以及在過程中相應的構件性能是否能夠滿足混凝土施工結構 要求,都會對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在進行混凝土結 構耐久性問題的探討上,要充分結合前期的施工方案以及構件性能等來針對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問題展開針對性的分析和闡釋。考慮到在混凝土結構 具體施工操作上,鋼筋銹蝕是常見的情況,另外凍融以及碳化等也會導致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下降。所以在前期進行混凝土結構施工方案的制定上,要明確結構所處環境,并基于環境的全面、充分考量,科學合理進行混凝 土施工方案的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設定是確保在開展混凝土結構施工過 程中,始終能夠有較為出色穩定性的前提,也可以確保混凝土結構始終保 持穩定的結構,確保結構有較為出色的使用耐久性。
(三)混凝土構建的耐久性研究
在針對混凝土構件耐久性問題探討上,一般指的是針對構件承載力以 及適用性進行針對性的解讀。對于構件適用性的研究來說,當前學者采取 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鋼筋銹蝕模擬研究法、以及立足斷裂力學視角出發進行 的混凝土結構研究法等。在具體研究上,兩種方式都要介質有限元分析來 了解在耐久性要求下不同構件應該具備的厚度和強度參數。通過科學合理 進行構件參數的設定,確保構件有較為出色的適用性,滿足混凝土結構耐 久性的使用需求。
對于鋼筋構件的耐久性分析來說,考慮到不同構件會有不同的受力側 重點,為此不同構建對應的承載能力范疇也會在具體的應用上有不同的改 變。比如在具體的項目施工上,由于鋼筋構件本身和混凝土結構之間的粘 結力,會隨著其所在環境的變化產生對應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受彎位 置通常會有較低的承載力。所以在具體施工建設過程中,要綜合多方面因 素進行考量,確保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
三、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展望
目前,我國在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研究上不斷深入,在具體研究工作 開展上,不再是單純停留在構件以及結構等因素的研究上,而是逐步開始 進行層次性的探討。在進行具體研究工作開展上,相應的研究技術也不再 是傳統的簡單定性分析,而是轉移到定量研究上來。目前,全球各個國家 針對混凝土耐久性問題,也展開了先進理論觀點的探討和分析,我國在混 凝土結構耐久性研究觀點的論述上,也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當前,在 具體的計算方法應用上,有學者引入模糊數學的方式進行構件應力計算,也有學者引入神經系統方式就混凝土結構進行分析,而且我國在混凝土結 構耐久性檢測質量領域也實現了較為出色的改善。當前,我國在混凝土結 構耐久性研究上,成績斐然。即便如此,相較于全球另外一些發達國家來 說,我國在混凝土結構檢測上,既有的檢測方式不具備較為出色的效率和 準確性。為確保我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研究者在進行相應技術探討的 過程中,還應該實現研究工作和具體實踐的融合,基于具體的施工實踐,盡可能深化對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全面論述。
四、總結
作為建筑工程施工和市政建設的重要基礎,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不僅 直接關系著我國居民生命財產安全,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市場經濟的穩 定發展,因此在混凝土結構的施工中,要針對結構的耐久性和穩定性進行 審核與檢驗,并以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提升為研究方向,進一步提高混凝 土結構質量,從而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1]李國平,胡皓,任才,周詩云,黎金星.橋梁混凝土結構接縫的耐久 性 能 [J]. 土 木 工 程 學 報 ,2018 ,51 ( 07 ) :98-103.DOI :10.15951/j.tmgcxb.2018.07.011.
[2]薛斌,孫啟榮,王辰宇,朱保印.腐蝕鋼筋混凝土結構研究現狀及展 望 [J]. 能 源 與 環 保 ,2017 ,39 ( 04 ) :174-179.DOI :10.19389/j.cnki.1003-0506.2017.04.037.
[3]金偉良,趙羽習.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浙江大學學 報(工學版),2002(04):27-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