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艘能飛起來的船,也是一架能游泳的飛機??梢宰龅骄让裼谒??!敝袊娇展I通用飛機公司副總工程師、“鯤龍”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如此通俗形象地講解自己的“寶貝”—— 大型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黃領才表示,“鯤龍”AG600的起飛,正帶領一個航空工業集群的崛起。
1966年,黃領才出生在黑龍江省寶清縣農林村的一戶農家。1988年,黃領才從南京航空學院畢業后,進入哈飛(中航工業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作。當時,中國的飛機設計才剛剛起步,而國外的飛機設計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中外差距非常明顯,作為年輕的技術人員,他很快就被單位派往歐洲直升機公司的設計局學習。
黃領才歷經過多個飛機型號設計技術研究工作,積累了大量的飛機系統設計技術和經驗,在飛機結構設計、復合材料應用方面成為了國內知名專家。2009年6月,“鯤龍”AG600立項,時任哈飛集團副總工程師的黃領才被委以重任,調任副所長、常務副總設計師。
“鯤龍”AG600的設計挑戰難度極大,對于國內的飛機設計師來說是“零的突破”。作為中國大飛機“三劍客”之一,“鯤龍”AG600有著相當驚人的頭銜:它是中國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也是當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
“我國太需要上天入海的救援設備了!全球目前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大約有300架左右,各種水上飛機總計1萬架以上,主要在歐美以及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黃領才介紹。
然而這架能夠“上天入?!钡娘w機到底長什么樣子?該如何設計?“除了我國自主研制的‘水轟五’水上飛機的經歷,水陸兩棲領域幾乎一片空白。”黃領才表示,“水轟五”研制年代久遠,資料保存不全,可借鑒的經驗并不多,“鯤龍”AG600按照使用需求將是一架全新的飛機。
設計過程中最讓黃領才擔心的還有團隊的組成。設計“鯤龍”AG600至少需要800人到1000人的研制團隊,但當時設計師團隊不到200人,有經驗的設計人員僅有40多名,其中不少人面臨退休。黃領才通過借調、返聘、招聘,組建起一支數百人的團隊來,平均年齡不到28歲。
年輕的團隊靠著“特別能吃苦”的意志力,創下了多個奇跡:“鯤龍”AG600研制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大型特種飛機的嘗試與突破,光是船底曲面參數的確定,就經歷了1萬多次的水動力試驗,而這只是所有研發試驗的一小部分。飛機上特別顯眼的巨大起落架,從7個方案中優化設計而來,是目前國內最高、收放系統最復雜的單支柱起落架。

飛機陸上滑行試驗時,系統設備出了故障,大伙咬牙憋勁,沒日沒夜地干,餓了嚼幾塊餅干、面包,或沖泡一桶方便面,困了打個盹起來繼續工作。有時實在累得坐不住了,只想躺在地上不想起來。
高效率快節奏的研制工作一分鐘都不能停,為了確保研制順利進行,黃領才的口袋里常年揣著速效救心丸,晝夜工作感到難受時就含上幾粒。于是,那個時候,黃領才不得不實行了一個比“996”更嚴苛的“715”工作制,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超過15個小時。更夸張的是,有時連續一周每天都要工作20個小時,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甚至為方便工作,他在單位附近自己一個人租房住,很少回家與家人相處。一次回家拿東西,兒子調侃他:“爸爸出差來了?!边@種接近瘋狂的工作狀態,黃領才并不覺得辛苦,反而覺得非常值得,“我們要用別人喝咖啡、睡覺的時間來工作,因為我們和國外的差距還很遠,要用幾代人的努力拼搏實現超越?!?/p>
然而,在飛機動力裝置的選擇上,研制團隊論證了一年半,最后才得知國外供應商拒絕賣給我們相應的發動機?!岸际切吞枂又醺鞠胂蟛坏降??!秉S領才不得不帶著團隊,頂著壓力,硬是在“無人區”闖出了一條路。但他仍有一些遺憾,“還是被那些技術難題拖慢了速度,立項時原計劃2015年就要飛起來,實際上我們等到了2017年。”
有人質疑,既然設計難度這么高,何不直接購買國外現成的?黃領才太清楚“關鍵核心領域,只有靠自力更生、自主研制”這句話背后的意義,“那些指標性能符合我們要求的,人家都不賣?!睂σ粋€大國來講,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的研制有著比一個產品誕生更深遠的意義,這是一種能力的象征和綜合國力的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在“鯤龍”AG600研制的8年里,中國逐漸建立起自己的航空工業體系,培養出一支航空研發制造人才隊伍,建立了中國自己的技術標準和體系,“任何時期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產品,都可以把它研制出來?!秉S領才如是說。
為了全身心投入到“鯤龍”AG600的研制中,黃領才“上演”了新時代的“孟母三遷”。2009年“鯤龍”AG600立項時,已經在哈爾濱扎根21年的黃領才舉家搬遷來到了湖北荊門。一年后,設計團隊轉移到珠海,黃領才全家又跟隨去珠海,在珠海搬了三次家才安定下來。黃領才為了“鯤龍”AG600作出的犧牲得到了家人的極大支持。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歷經181天地面滑行試驗后,所有故障全部排除。當“鯤龍”AG600從水面一飛沖天時,黃領才熱淚盈眶,對他而言,那一刻也是他心中理想騰飛的時刻。
首飛前一晚,研制人員都已下班??湛帐幨幍目傃b車間里,黃領才繞著大飛機走了三圈,不停地撫摸著飛機,那種心情“像看著自己即將出嫁的女兒一樣。”
這個“女兒”足夠優秀。“鯤龍”AG600飛機是當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難能可貴的是,全機5萬多個結構、2萬多個系統零部件,98%由國內供應商提供,全機機載成品95%以上為國產,包括4臺渦槳發動機,是一架完全意義上的“國產”大飛機。而通過一系列獨特設計,“鯤龍”AG600能夠在水中和陸上自由起降,這在海上救援中大有用武之地。
“鯤能化羽垂天,摶風九萬;龍可振鱗橫海,擊水三千?!币郧叭藗冊跒碾y面前束手無策,但今天,中國航空人把這種美好的期待蘊藏進“鯤龍”AG600的名字當中,變成了現實。中國終于成為全世界除俄羅斯、日本、加拿大等少數國家外,能研制和裝備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的又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