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軍,丁春華
(1.保山市隆陽區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云南 隆陽678000;2.保山市植保植檢站,云南 隆陽678000)
保山市隆陽區是滇西甘蔗主產區,甘蔗是我區的傳統骨干產業。為進一步摸清氮、磷、鉀對甘蔗生長及品質的影響,完善其施肥參數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指標體系,利用電子計算機對肥料效應進行動態仿真,最終建立甘蔗肥料效應的數學模型,找到適合我區的最佳施肥方案,提高甘蔗產量和品質,為大面積甘蔗測土配方施肥決策系統提供技術支撐。
試驗地設在隆陽區潞江鎮庫老村6組鄒明龍的芒洪田。氣候屬于熱帶亞熱帶干熱河谷氣候,年平均氣溫21.5℃,年平均降雨量700~1000mm。坡式梯田,試驗田坡度為3°,東經98°52′46″,北緯24°53′44″,海拔712.00m,土壤為砂壤土,肥力中等,前作為香蕉。
采用甘蔗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旋轉組合設計實施。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不設重復,24個處理,其中設空白對照1個,試驗田面積1.67畝,小區面積33.34m2,5行×6.67m。小區總面積1.2畝,四周設保護行各2行。
甘蔗品種是云蔗05-197,施用肥料是尿素(46%)、普鈣(16%)、硫酸鉀(50%)。表1為甘蔗各處理施肥情況。
通過5點取樣送檢化驗結果:pH值為5.65,有機質12.3g/kg,全氮1.2g/kg,堿解氮88.4mg/kg,速效磷15.1mg/kg,速效鉀174.5mg/kg。
2018年1月初砍香蕉,灌水一次,1月15日前用牛二犁二耙,牛開溝按溝心到溝心1m行距,然后人工撈溝,于17日播種,播種前按試驗要求施用底肥,16%普鈣,50%硫酸鉀,用“棵棵無損”顆粒殺蟲劑防地下害蟲,每小區用量120g。
2018年1月17日播種,播種前曬種1d,用3%~5%生石灰水浸種24h,實行等行條播、雙行平直,行距1m,每米沿溝底方向下種6個雙芽苗,每溝播40個雙芽苗,每小區共200個雙芽苗,折每畝8000個芽。
按試驗要求施用46%的尿素,分兩次追施,第一次為4月5日按總用量的40%追施分蘗肥,此時田間主莖平均展開葉達4.8片,接近5片;第二次為5月25日按總量的60%追施拔節肥,此時田間主莖展開時達12.04片,60%以上主莖拔節。

表1 甘蔗各處理施肥情況
播種后5天用阿特拉津芽前除草劑噴霧一次,3月19日淺中耕1次,3月30日淺中耕及灌水1次。4月5日施肥并揭膜,4月26日中耕除草1次,5月25日第一次追肥中耕除草培土蓋肥等,整個生育期灌水4次,7~9月份防治蚜蟲一次,10月初打除基部腳葉。
調查出苗率、分蘗率;收獲前調查有效莖數、株高、蔗莖產量、蔗糖分、取土壤樣品進行化驗,同時進行生產成本測算。2019年2月21日砍收,全生育期400天。
各處理間出苗情況不一樣,出苗數在235~332株之間,出苗率在58.8%~83%之間,其中出苗率最高的是處理1達83%,比對照的75%高8個百分點;最低的是處理6為58.8%,比對照低16.2%。分蘗率處理1最多達227.69%,處理12最低為112.65%;月伸長速度差異不大;成莖率處理1最低,為31.09%,比平均數40.81%低9.72個百分點,其次為對照35.45%,比平均數低5.36個百分點,最高為處理12達69.10%,高出平均數28.29個百分點,結果見表2。
在6~7月對稍腐病進行調查:處理12和處理19較重,其余較輕或無,禿頂株各處理都很少或無;蟲害主要是蚜蟲、薊馬,各處理間均有發生且差異不大;鼠害部分處理損失在10%~15%,結果見表2。

表2 肥效試驗農藝性狀調查表
理論產量最高的是處理9為738.60kg/小區,最低是空白對照為351.55kg/小區。實際產量,經2019年2月21日砍收過稱,單產最高是處理9為643.86kg/小區(折畝產12877kg)和處理1為550.08kg/小區(折畝產11002kg);單產最低是空白對照為364.50kg/小區(折畝產7290kg),其他小區理論產量及實際產量見表3。
經2018年11月26日和2019年2月20日兩次錘度測量最終結果為處理1最高達20.97°Bx,高出平均數1.01個百分點,空白對照最低為18.3°Bx,低于平均數1.66個百分點,結果見表3。

表3 產量性狀及田間錘度
經濟效益結果由表4可以看出,投入產出最好的是處理6施用的肥料配比為純N:P:K=14.8:10.03:5.64最合理,投入產出比高,為15.8:1,效益最好;其次是處理10施用的肥料配比為純N:P:K=9.2:18:10.25比較合理,投入產出比為14.5:1,經濟劃算。從純收入看:最好的是處理9為4977元/畝,其次是處理10是4246元,第三是處理15為4180元。施肥的每個處理均比空白對照的純收入高。
由于前作多年種植咖啡、香蕉,年年過量施用硫酸鉀每畝25~50kg(對甘蔗而言屬過量),造成試驗結果中畝產增施鉀肥不明顯,多施氮素明顯。但種植較早(2018年1月17日播種)且全部蓋膜,進入10月份生長速度明顯減慢,適時早播有利于提高單產和糖分。該塊試驗田排水較易,灌水較難,2018年7、8月份的雨水偏多給增產帶來好處,風吹倒伏及鼠害只影響了處理3、5、7、8、14、21、22損失產量在10%~15%。加上近幾年試驗田選擇較難,連片較大的地塊常常又不便觀察調查,故地塊周圍無連片甘蔗,對試驗造成一定的影響。

表4 經濟效益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