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天,韋云峰,王維贊,鄧智年,吳凱朝,李毅杰,黃成豐
(1.廣西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廣西 南寧530007;2.廣西貴港市欣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廣西 貴港537121)
甘蔗健康種莖標準化生產技術是廣西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甘蔗機械化研究團隊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成果。該技術針對我國甘蔗種植中農民傳統自留種質量差、發芽率低、用種量大而導致產量低、種植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的技術難題而研發,通過建設種莖標準化加工生產線,對良繁基地生產的甘蔗健康種苗一二代優質種莖進行標準化加工,切成標準的單芽/雙芽段,并包衣處理而得到優質健康種莖應用于甘蔗種植。3000~3500芽/畝的用種量比傳統種植減少3/4,甘蔗發芽率達90%以上,分蘗率150%,種植效率提高2倍以上,減少種植成本140元/畝,產量增加0.5~1.0噸/畝。該技術填補國內空白,開創了我國甘蔗商品化供種的新模式,提升甘蔗產業技術水平和組織化水平,使甘蔗用種由傳統的農民自留種向專業化供種轉變,為我區乃至我國甘蔗種業產業化及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產提供技術支撐。
廣西貴港市欣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廣西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南寧市桂民農機合作社合作,2019年8月引進甘蔗健康種莖標準化生產技術在覃塘區樟木鎮建立一條生產線。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及天氣影響,2020年2~4月初生產供應雙芽段健康種莖供種植面積共3441.455畝,其中桂糖44號:2018.621畝、桂糖49號:653.37畝、桂柳05136:769.464畝,供種方式:桂糖44號和桂糖49號每畝2500芽,桂柳05136每畝3600芽。現把甘蔗雙芽段健康種莖在覃塘蔗區種植應用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健康種莖在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為下一步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廣西貴港市欣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貴港甘化公司技術人員分別在覃塘、根竹、蒙公、山北、鎮南蔗區選點對桂糖44號、桂糖49號和桂柳05136的雙芽段健康種莖稀植和常規種莖種植的萌芽和分蘗情況進行調查,五個調查點的萌芽率和分蘗率見表1。
從表1中可看出,桂糖44號雙芽段健康種莖的萌芽率最高達85.95%,比常規種莖高出36.76%,桂糖49號萌芽率為78.19%,比常規種莖高出14.6%,桂柳05136的萌芽率只有63.3%,比常規種莖低7.26%;雙芽段健康種莖分蘗率桂糖44號最高達183.6%,比常規種莖高出18.3%,桂糖49號高出74.8%,桂柳05136高出25.1%,可見雙芽段健康種莖對甘蔗分蘗是有利的。經了解,因今年4月份雨水較多和倒春寒時間較長造成種植后發芽率、分蘗率不如往年,特別是部分種植戶犁地耙地不標準、種植后出苗又遇水淹、出苗后不及時除草或噴除草劑濃度過高也影響甘蔗發芽、分蘗和生長。另外,觀察發現,大面積種植桂柳05136雙芽段健康種莖用稀植法種植普遍表現不理想,可能與品種特性有關,建議加大下種量,以確保有效莖數。

表1 不同品種雙芽段健康種莖與常規種莖種植的萌芽率、分蘗率及比較
根據不同品種的特性及實際生產情況,在欣盛公司示范種植基地進行了雙芽段健康種莖不同下種量的對比試驗示范,相關統計數據見表2。

表2 不同品種雙芽段健康種莖不同下種量在蔗區萌芽率、分蘗率、成莖率及種苗成本
從表2中可看出,桂糖44號、桂糖49號雙芽段健康種莖畝下種量2600~3000芽,萌芽率和分蘗率分別達到90%和160%以上,畝有效莖數至少5400條以上,畝種苗成本最多為480元,比較符合蔗區實際種植需求及投入產出比要求,傳統農戶自留種種植,畝下種一般1噸左右,蔗種成本500元/畝,加上砍種、搬運及種植,折算人工成本為200元/畝,實際調查發現,種植健康種莖每人每天可種植2畝以上,人工成本減少120元/畝。另外,調查發現,桂柳05136因下種量較大及分蘗率不高,比較適宜傳統種植模式,不宜按健康種莖稀植法種植,以免因有效莖數不足而影響產量。
2020年10月31日,廣西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技術專家會同貴港甘化公司和貴港欣盛公司有關技術人員對桂糖44號和桂糖49號雙芽段健康種莖在覃塘蔗區不同種植點隨機抽樣進行測產,共取9個點調查測產桂糖44號和桂糖49號,統計數據匯總見表3。

表3 健康種莖在覃塘蔗區不同種植點測產調查情況匯總表
從表3統計匯總表可看出,雙芽段健康種莖畝有效莖數平均在5300條以上,其中桂糖44號最高達7194條,桂糖49號最少為3940條;桂糖44號和桂糖49號的理論產量和實測產量平均都達到7.5噸以上,其中桂糖49號第一年宿根蔗最高達8.361噸;田間錘度在10月底調查平均為18.65°Bx,折算糖分為12%左右,表現一般,有待在后期進一步采樣檢測。這兩個品種的產量總體表現得到蔗農的肯定。
第一,不是所有甘蔗品種都適合發展健康種莖加工生產,如下種量超過3500芽/畝,蔗種成本達600元/畝以上,已沒有節本優勢。建議采用分蘗強、宿根年限長的高產高糖品種來繁育加工生產,并且種源最好以脫毒組培苗繁育的一二代為主,越接近脫毒組培苗的后代種莖的發芽和分蘗越旺盛,遺傳病害少,以達到節本增效。
第二,下種時要施足基肥,肥料以高磷高氮肥料為主;苗期追肥要及時,以氮肥為主,要抓住分蘗有利時機,及時除草施肥,促蘗成莖,確保畝有效莖數達5000條以上。
第三,桂糖44號和桂糖49號前期生長慢,種植時間要早種植,爭取早冬植和早春植完成,即元月20日以前完成冬植,3月10日前完成春植,為除草防蟲、中耕施肥培土爭季節、延長生長期提高單產及糖分。
第四,切種時要在兩芽中間切斷,保障前期養分供給,防止發生天地芽。
第五,桂糖44號和桂糖49號通過這2年多試驗示范種植,比較適合雙芽段,桂柳05136不適合雙芽段種植,只適合常規種植。
第六,為了保障畝有效莖數,及不同行距種植模式,桂糖44號和桂糖49號新植蔗可適當增加下種量,建議由原來的2500芽/畝增至3000芽/畝,以防因極端天氣及種植過程意外因素造成發芽不足影響畝有效莖數及產量。
第七,種莖廠家可多配送5%,即150芽/畝的種芽給種植戶集中在田頭邊角地用密植的方式栽種,當苗期后發現有斷壟,下雨天后直接間隔移栽到斷壟地,這樣不影響當年的產量及宿根蔗有效莖數。
第八,推廣健康種莖的目的在于適應機械化種植發展需要,提供種植效率,減少種植人工成本。有條件的建議采用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通過宜機化整地、精量機械種植、全程機械管護及高效節本機收等系統種植技術,達到節本、高效、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