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河


在2021年第7期《學與玩》上,我們說坦克是現代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被譽為“陸戰之王”。但是,你知道嗎?陸戰之王雖然厲害,但是要完全發揮作用,還要多方面一起配合,最主要的是成員之間協同作戰的能力。因此,坦克的通信指揮裝置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通信指揮裝置受到損壞,那么坦克的作戰能力便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喪失。這怎么辦呢?
1917年11月,剛從西點軍校畢業不久的喬治·巴頓奉上級命令組建和訓練美軍第一個坦克營。由于坦克營的坦克都是法軍援助的最舊型坦克——不僅沒有任何通信指揮裝置,在行進過程中還會發出巨大的噪音——以致坦克乘員之間說話都聽不清楚。這就嚴重阻礙了坦克乘員之間協調作戰的能力,也大大降低了坦克營的戰斗力。“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呢?”巴頓苦思冥想,夜不能寐。
一天,巴頓去陸軍醫院探望一位剛從前線下來的受傷戰友。這位戰友不但被炮彈震聾了耳朵,還被彈片擊傷了喉嚨。去醫院的路上,巴頓就在想,戰友既不能講話,也聽不到別人講話,他是如何與護士進行溝通的呢?等到了醫院,巴頓才發現,自己有些杞人憂天了。他看到,戰友用手勢與護士進行溝通——餓了想吃飯,戰友就一手做出一個碗的樣子,另一只手作勢從碗里不斷往嘴里送東西;想喝水了,就做出個倒水的手勢;想走路了,將手豎起,用兩個手指一前一后地移動;想刷牙了,就把右手食指放在嘴邊做來回拉動的動作......戰友與護士之間的溝通竟是那么默契和通暢,毫無障礙可言。
剛從醫院回到坦克營,巴頓就接到了頂頭上司潘興將軍打來的電話。電話中,潘興將軍十分急迫地詢問有關坦克營的訓練情況,并催促巴頓盡快使坦克營形成戰斗力,以便早日開到前線陣地作戰,發揮作用。放下電話,巴頓立刻感到“壓力山大”。如果坦克乘員之間無法順暢溝通的問題得不到解決,那么坦克營形成戰斗力就無從談起。可怎樣才能解決呢?突然,巴頓想起剛才去醫院探視受傷戰友時,戰友與護士用手勢溝通的情景,他一拍大腿:“有辦法了!”
當晚,巴頓將自己關在辦公室里,挑燈編寫坦克手語指揮教材,整整用了一個通宵才完成。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集合了坦克營的全體官兵,向他們傳授手語指揮的課程:腳踹駕駛員的座椅后背——前進;摸摸駕駛員的坦克帽——停止;拉駕駛員左胳膊——左拐;拉駕駛員右胳膊——右拐......經過數月的學習和訓練,坦克乘員之間無法順暢溝通的問題終于解決了,他們彼此配合默契,坦克營形成了令人驚嘆的戰斗力。
1918年9月,剛剛組建和訓練不到一年的坦克營,奉命參加了進攻凡爾登西南地區和阿爾貢地區的戰役。在這兩場戰役中,坦克營的作戰表現相當不俗。巴頓也因此被授予“十字勛章”,并被破格晉升為少校,受命組建和訓練規模更大的坦克裝甲部隊。
巴頓將軍用手勢指揮坦克大軍作戰,無獨有偶,丘吉爾首相用手勢鼓舞軍民士氣。二戰時,有一天,英國首相丘吉爾正在一座地下掩體召開記者會,突然聽到地面上德國轟炸機狂轟濫炸的爆炸聲。看到記者們有些騷動和慌亂,丘吉爾突然舉起右手,用食指和中指同時按住作戰地圖上的兩個德國城市,慷慨激昂地對記者們說:“請相信,我們一定會反擊的!”這時,一名記者發問:“首相先生,有把握嗎?”丘吉爾轉過身,將按在地圖上的兩指以V字形指向天花板,大聲回答:“一定勝利!”第二天,V字形勝利手勢出現在英國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后來,這個V字形勝利手勢不脛而走,很快傳入歐洲各淪陷國,帶給了淪陷國軍民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