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文軍
Taikonaut是什么意思?如果我們翻開前些年出版的漢語詞典或是英語詞典,是無法找到這個詞的。那么它既不是中文,也不是英文?此事說來話長。
英文里的航天員叫astronaut,航天員的飛行高度一般在80千米以上。而一般飛機飛行員被稱為flier,或者pilt。Astronaut來自希臘語“adept”和“youths在英語里屬于外來語,就是“astro+naut”,即“星星+船員”。用“星星上的船員”來稱呼航天員,是不是挺有意思?
世界上第一位航天員是蘇聯人加加林。當時,蘇聯自己另辟蹊徑,為他們本國的航天員起了個新名字,俄語叫KOCMOHABT,KOMO+HaBT”就是“宇宙+船員”,翻譯成英文就是cosmonaut。
這些年,我國不斷發射各種航天器,其中不乏載人航天器。因此我國也有了不少自己的航天員。英語怎么稱呼我們的航天員呢國許多媒體都說Chineseastronaut,而我國自己的正式英語報道中直在使用astronaut。
1998年,馬來西亞華人趙里昱在網絡科技論壇里,創造了一個新詞,叫作taikonaut。Taikonaut即“taiko+naut”,是用漢語拼音taikong(太空)和英語naut(船員)合成的。如今,《牛津英語詞典》(OED)已經收錄了taikonaut。
當然,中國官方仍在使用astronaut。但是,在其他場合,已經普遍使用taikonaut來表示我國航天員了。比如,中國“神舟十二號”升空,歡洲航天局(ESA)發來賀電,就和中國航天員為taikonaut。現在大家明白了吧?Taikonaut是含有中文元素的英文。感謝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讓國際友人也能感受漢語拼音的力量。類似taikonaut這樣有中文元素的英文還有不少。我們在英文刊物上看到它們的時候,會非常親切。
豆腐-Doufu
豆腐是中國發明的,后傳到日本和東南亞一帶。西方怎么講呢?17世紀,意大利人閔明我在中國待了多年。在《旅行記》ー書中,他最早向西方介紹了中國的豆腐,稱為Teufu。但是,西方人不知道這是什么,于是又稱Beancurd,也就是“豆+凝乳”。
后來,英語和豆腐為Tofu,這是從日語翻譯過來的。日語管豆腐叫とうふ,讀出來就是Tofu,麻婆豆腐也就成了Mapo Tofu。不過,從2017年開始,我國在這方面制定了標準,要求盡量用漢語拼音。于是平,豆腐有了最終的名字Doufu。當然,根據標準,叫Bean Curd也行。
高考-Gaokao
我國的高考在英語里叫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就是最簡單的直譯——大學入學考試。但買際上,外國人常常就管高考叫Gaokao,直接音譯,相互交流也沒問題,大家都知道,這說的就是每年夏天中國高三學生參加的大學入學考試。說句題外話,美國也有他們們的高考,叫ACT(American College Test)和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內容和程序有差別,但相當于咱們的高考。
加油-AddOil
咱們平時常說的“加油”相當于英文的“go on”或“go for it”,有“支持、鼓勵、再加把勁”的意思。但是,加油還有一個更直白的英文表達addoil,點思就是“加+油”。據說,這個詞最早是從香港傳開的。2016年6月7日,《China Daily》(《中國日報》香港版)有這么一段話:If We really are serious about being Asia S World City,we stiil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So add oil everyone!(要想成為亞洲的世界級城市,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所以各位,加油!)
一開始,這個add oil充滿了搞笑成分,教師還時不時地向學生糾正錯誤。誰想到,也許是太過形象,這個詞后來居然越傳越廣,人們也習槚了,甚至還把它收入了《牛津英語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