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亮

摘要:目的:探討在術后死亡后引發醫療糾紛的主要原因與防治措施。方法:對20例術后死亡且有醫療糾紛的患者進行尸檢分析,找出實際引發原因。結果:經分析所得,引發糾紛的主要因素為患者家屬對治療結果、處置方案、醫療條件、醫方態度等四個方面不滿意所致,例數分別為9、6、3、2例。結論:對于在手術后死亡且有糾紛問題的病患,應當及時采取尸檢對其結果進行明確,并深入分析醫療糾紛的主要原因,同時制定相應的措施,以此來起到有效規避作用。
關鍵詞:術后死亡;醫療糾紛;尸檢分析
引言:因在實際手術操作中會因各種主客觀因素導致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這也就引發了各類醫療糾紛,對此就需要對尸體進行解剖,明確患者的實際死因。本次研究對術后死亡后引發醫療糾紛的主要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對應措施,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院內2018年1月~2019年12月選取20例因手術死亡所引發醫療糾紛事件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尸檢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齡在19~68歲區間,平均年齡(52.84±6.77)歲。因外傷進行手術的患者5例,惡性腫瘤4例,其他手術11例,均在術后4h~28d內死亡。
1.2 方法
采取尸檢的方式明確其實際死因,并與患者的臨床死因進行對比,查看其是否符合醫療事故,同時找出引發醫療糾紛事件的主要因素,并制定針對性防范措施。
2 結果
3 討論
3.1引發醫療糾紛的主要原因
(一)醫院因素
在患者救治過程中,醫院承擔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力,但是若醫護人員因經驗不足導致診治方案缺乏全面性、救治方式及操作錯誤的話,會導致患者病情快速惡化,給患者的生命健康埋下較大的威脅。而且因手術本就有著外侵性特點,較易出現各種并發癥,醫生若未能有足夠的預見性,同樣會因并發癥導致患者出現死亡問題。同時各項檢查作為明確患者病癥的主要依據,醫生的檢查仔細性與后期治療有效性有著密切關聯, 在手術中若臨床醫生未能仔細查看患者是否有動脈血管斷裂等問題,會導致患者因大出血死亡[1]。其次患者病情有著變化性特點,因此需做好密切關注工作,以便于及時發現異常,但由于醫護人員未在場也會耽誤最佳治療時機。最后每種手術都有著一定的風險性,醫護人員在與家屬溝通時并未告知其風險及并發癥,因此在術后死亡后較易引發患者家屬不滿。
(二)患者因素
因每位患者的身體素質及病情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對手術的承受能力及所引發的身體反應也不盡相同,這也導致手術會存在多種未知性特點。但由于多數患者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甚微,所抱有的期望較高,認為在經過醫院救治后就可以康復,因此在治療結果與實際期望不符時,就會將責任與過失強加于醫院及醫生,這就引發了醫療糾紛。
(三)疾病因素
多數疾病都有著不典型的特點,而且若是患者同時患有多種疾病,醫生多會以表現明顯的癥狀入手治療,這就會導致其主要疾病因此耽誤,在未能在最佳時間展開治療的情況下,較易出現不可逆的病變問題發生,最后導致患者出現死亡,并引發醫療糾紛事件等惡性連鎖反應。
(四)社會因素
在當下信息時代背景下,各種事件會在較短的時間內大范圍傳播,尤其是爭議較大的醫療事件,在未得到調查證實的情況下一旦被媒體報道,較易導致天平傾斜,主要是由于民眾多有著憐憫心理,會著重偏袒于損害較大的一方,這也給患者家屬對醫院干擾提供了助力,嚴重影響醫院正常的秩序及社會形象。
3.2對術后死亡引發醫療糾紛事件的防范措施
(一)進行全面尸體檢查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各項檢驗技術手段也隨之提升,而尸體檢查作為明確疾病類型及死亡原因的主要方式,其可為醫療糾紛事件提供精確的數據信息,以便于解決因對診斷有異議所產生的糾紛問題,其作用不容小覷[2]。同時尸檢結果不僅可以起到有效排除是否存在診療過失,更由于尸檢有著繁瑣性特點,在鑒定過程中需要較長時間,而在此時間段內可讓各糾紛有效地緩解,給予其解決處理時間,使雙方可以妥善處理,最大程度地降低對醫院以及患者所造成的影響。
(二)強化醫護人員防范意識
為能夠有效降低各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避免其對醫院社會聲譽造成影響,醫護人員還應當提高防范意識,在做任何檢查及治療措施均需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將其作用及較易出現的不良事件提前告知患者家屬,確保所傳遞信息的真實性及全面性,使得患者家屬對此有正確的認知,在該背景下再展開相應的治療,可最大程度地減少因溝通不暢所導致的醫療糾紛事件發生[3]。
(三)做好糾紛事件的處理工作
在各類醫療糾紛事件發生后,醫院應當及時進行處理,而在此過程中還應當沉著冷靜地分析,并結合尸檢過程中所提供的數據信息作為主要依據,根據每位尸檢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給每位患者家屬滿意的答案,該方式不僅可以有效且快速地解決問題,更能夠維護醫院在社會大眾的形象。
綜上所述,因很多醫療糾紛事多涉及到對醫生治療方式、藥物的質疑,因此若想及時進行證明,就需要做好全面尸體解剖檢查工作,以此來為矛盾的解決提供有力依據。
參考文獻:
[1]宋靜,劉衛東,榮超,徐克平. “溝通缺陷”引發醫療糾紛之對策與預防思路——基于某三甲醫院典型案例的分析[J]. 醫學與法學,2020,12(01):57-59.
[2]戴運達,陳燕嫦,施蕊娟,鄭錦平,馬鉗鉗,劉水平,權力,羅斌. 43例心臟外科手術后死亡醫療糾紛法醫學分析[J]. 法醫學雜志,2021,37(01):49-53.
[3]何永旺,周一卿,趙祥月,楊根夢,黃儉,段騰龍,李媛媛,劉柳,李楨,曾曉鋒. 72例孕產婦死亡醫療糾紛探討[J]. 中國婦幼保健,2018,33(22):5053-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