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媛媛
導? ? 語
盧溝橋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兩側二百八十一根漢白玉望柱上雕刻有形態各異的石獅子。它們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兩兩相對,親昵交談;有的撒嬌打滾,憨態可掬……真是神情各異,姿態萬千。
歇后語說“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那為什么盧溝橋上的石獅子總能讓人眼花繚亂,怎么也數不清呢?這還得從修建盧溝橋的傳說說起。
當初修建盧溝橋時,限期三年完成。為了按期完工,眾工匠和民夫們沒日沒夜地苦干,好不容易把石料開采出來,還得在數九隆冬掘井潑水為道,千辛萬苦把石料運到永定河邊,才能建橋。就這樣,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盧溝橋總算有了個模樣。
這一年,當朝皇帝過生日,四方紛紛朝貢。有外國使節進貢了大象和獅子各一對。皇帝初次見到大象和獅子,非常高興,可轉念一想:大象和獅子只有這幾只,一旦死了就再也看不到了。這時,他想起了正在修建的盧溝橋,于是下令把盧溝橋建成“獅象橋”,這樣即使動物死了,也不怕看不到了。
皇帝這一心血來潮不要緊,可苦了修橋的工匠和民夫們。監造修橋的官員把他們召集起來,要他們把橋建成“獅象橋”,獅子不能少于四百只,大象最少也得有兩頭。三天拿不出辦法,每人責打三百皮鞭;三年期限內完不了工,全部殺頭。工匠們聽聞,不由得憂慮萬分——這下子不光工錢拿不到手,恐怕連性命都得搭上了。
這時候,一個老工匠站出來對大家說:“大伙兒別急,祖師爺魯班給了咱各種手藝,難道還能沒辦法嗎?只要齊心合力,‘獅象橋’就一定能造好?!北O造官員說道:“好,只要把橋修好,三年工錢一分不少。”
就這樣,在老工匠的指點下,大家在每根望柱上都雕刻出了石獅子。
到了驗橋這一天,監造官員領著隨從到橋上來數獅子和大象。大象好說,一眼就能看清有幾頭,可獅子就不那么好數了。
老工匠說:“每根柱子上都有一只獅子,請大人查點吧。”隨從們一聽,心想:這下好數了!于是頭也不抬地數起柱子來。老工匠跟在后面,隨從每數一根,他就用錘子在獅子身上敲兩下。數完橋柱,隨從們報告說石獅子不夠數,一共才二百八十一只。監造官員大手一揮,就要把眾工匠抓起來。但老工匠慢悠悠地說:“還沒數完,怎么就要抓人呢?我只說每根柱子上都有一只獅子,可這一只獅子身上還有獅子呢!你們光數橋柱怎么就能知道一共有多少獅子呢?”
官員讓隨從們重新去數,這下可麻煩了——隨從忙得團團轉,數到日頭偏西,也沒數清到底有多少獅子。原來,老工匠剛剛只那么敲打了兩下,大獅子身上就又多出來許多小獅子,爬的、滾的、躺的、臥的、撒歡的、吃奶的……數量實在太多了,根本沒法數清!后來人們說,那個老工匠就是魯班爺!
現在,還有不少人去數盧溝橋上的獅子,可幾乎沒人能數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