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大慶油田通勤服務公司東風分公司,黑龍江大慶 163311)
在現代化的城市發展中,客車已經成為了一種重要的交通方式,同時也成為城市中美麗的風景線。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客車的發達程度就代表著城市化及城市交通的發展水平,推進城市客車事業的發展對于城市本身以及社會經濟的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客車專業生產廠商在近些年不斷加大投入,致力于城市客車的開發與研究,結合新能源、新技術等手段,創新城市客車的車型、外觀、技術等,從整體上提高了城市客車的發展水平與質量。
城市客車的發展在近些年來的市場保有量上取得了增長與提升,但是同比增幅平穩且放緩。在近些年的城市客車市場發展中,客車的數量從49 萬輛增長到了66 萬輛以上,對城市交通及客車市場的發展無疑是巨大的提升。客車產能與銷量規模等持續增長,制造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制造技術得到了進一步更新。但是與國外發達國家的城市客車發展情況相比,產業的規模效益與關鍵技術水平、基礎設施建設等都存在差距,仍需進一步發展提高[1]。
在現階段,我國的大部分客車仍然屬于傳統客車,但是新能源客車的發展已經取得了較大突破。在近幾年中,新能源客車的數量呈高速增長,銷量也在不斷提高,這是由于前幾年的補貼優惠政策的影響,推進了新能源客車銷售量。然而近兩年來,城市新能源客車補貼優惠政策出現了退坡與拐點,客車的銷量也在逐漸下降,城市客車的發展速度有所下滑,應當針對這一現象進行改進,繼續鼓勵新能源客車的投入與發展。
(1)傳統客車將逐漸被新能源客車代替。隨著我國節能減排政策的導向與指引,城市客車的能源發展也逐漸朝著節能減排進行發展,而新能源汽車的投入也可以進一步符合民生需求,實現節約的目的與效果。國家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無論是從優惠政策還是技術、資金等方面都提供了扶持,新能源汽車的商業化發展決定了未來城市客車會逐漸發展為城市新能源客車。隨著城市充電樁的完善,純電動的客車已經可以在城市中保持穩定高效的運行能力,其環保與節能特點明顯,在城市客車發展中已經屬于主導產品[2]。
(2)客車的安全性進一步受到重視。城市客車的安全性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隨著國家JT/T 325—2010 標準的出臺,城市客車的管理已經逐漸細化,規范了城市客車的等級與配置,將營運客車與城市客車進行了細化區分,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客車用途的規范性。同時,純電動城市客車在結構上裝有多重電子安全技術,產品的安全質量得到了全面的提升,隨著4D 防護技術的加入,客車在出現任何交通隱患以及火災等情況時可以快速預警并實現安全撤離,這無論對于乘客還是對于城市交通、社會穩定來說都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3]。
(3)三四線城市的城市客車需求進一步提高。三四線城市對于客車的需求在過去相比于一二線城市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三四線城市雖然沒有全面更換新能源汽車,但是也已經實現了60%以上的新能源汽車投入,充分說明城市客車的未來發展方向會朝著三四線城市進行覆蓋。在三四線城市推進客車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政策、補貼還是商業合作、就業機會等都可以對城市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所以三四線城市在發展城市新能源客車的同時也推進了城市的自身發展。
(4)城市客車交通與5G 網絡互聯。客車交通與5G 網絡的互聯是智慧交通體系下的重要發展方向,5G 技術的融入可以推進城市客車的智能化,進而形成車與車、車與人、車與路、車與服務以及車內車外的互聯互通,形成完整的交通生態,保證全方位的網絡連接與智能發展,從綜合方面提高城市客車的水平,構建更加智慧化的城市交通體系。
(5)純電動與氫燃料電池將作為未來客車市場的主要能源動力。純電動與氫燃料電池將成為未來城市客車發展的重要能源動力,在未來以分布式為主、零排放為特征的能源主體架構中,氫燃料電池汽車會與純電動汽車長期并存、互補,共同滿足交通運輸和人們出行的需要[4]。
(1)車型朝向大型化與輕型化發展。由于我國城市的大小、客流量多少等存在差異,基于交通狀況在最大限度上應當減少候車時間,提高車輛效率,這就需要滿足公共客運的需求。在未來的發展中,車輛的車型應當重點發展為大型化與輕型化,以承載更多乘客,同時滿足多變的線路與狹窄的街道,這樣才能更適合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
(2)驅動能源朝向蓄電池和氫燃料電池發展。驅動方式的進步是體現城市客車發展的重要內容,城市客車也逐漸朝向新能源客車方向發展。在新能源市場中,驅動能源重點是蓄電池與氫燃料電池兩種,對于這兩種電池的管理與推進,形成集成優化的技術,在總體布置方面實現對電池、電機、電控等先進技術的設計與提高,真正建立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節能以及大功率充電基礎設施的構建。對于新能源驅動結構的發展,應當基于電池功率、燃料成本等進行產業鏈的提升,運用氫氣制備、純化、儲運等技術,提高電池的壽命,推動電池功率的發展。
(3)車型朝向地板化發展。城市客車的中最令人關注的就是低地板的發展趨勢,低地板城市客車的車門區無踏板,車內沒有橫向臺階,節省內部空間,使可利用空間更大。車型變化后的整體重心降低,提高了車輛穩定性與乘坐舒適性,受到乘客更多歡迎。低地板車型已經在許多城市的客車市場中投放,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應當進一步增加,使其替代傳統客車結構。
(4)造型更加簡潔美觀。城市客車的外觀與造型也應當繼續優化改進,車輛的線條流暢性、內部采光、客車標志等都應當與城市建設相協調,結合城市發展與文化環境進行設計,改善傳統客車上不統一、不美觀的情況,更好地通過客車外形展示出城市的文化特色,通過城市客車在城市內形成一道更加靚麗的風景線,推動造型美觀與發展。
(5)客車與5G 智能網聯通,朝向智慧交通發展。城市交通與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逐漸朝向智能化發展,而城市客車發展也成為了交通建設的重要載體之一,通過5G 網絡與城市客車的連接發展,智能網絡連接城市客車可以實現對客車、人與服務平臺的三方互聯,進而形成智慧交通的體系。在未來發展中,城市客車應當與5G 智能聯網相關聯,將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落實到智能互聯網中,使互聯網技術朝向智能化發展,在車載系統中,新型的汽車電子與車載通信、服務平臺等相關聯,更新并應用新的技術[5]。
(6)積極應對補貼退坡政策。新能源城市客車退坡政策在短期內會對企業利潤造成影響,而產業鏈的深化與改革也將為新能源城市客車創造新的機遇。企業對技術的研發與創新是客車制造的重點,只有強化客車制造技術,創新能源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并加速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與進步。新能源汽車相關的產業政策應當不斷更新,進而更好地適應市場模式,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強有力的核心技術保持企業的競爭力,這樣才能推動城市新能源客車穩定、健康的發展。
城市客車的發展對于城市化建設與城市交通事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價值,隨著信息技術與智能化手段的深入,城市客車的發展趨勢也逐漸朝著大型化與輕型化發展,對于新能源、新技術、新手段以及智能化等的發展思路也較為清晰。基于該趨勢,城市客車的發展應當與城市化建設相關聯,基于新技術、新手段與新能源進行改進,積極應對補貼退坡政策,重視對車輛外觀及車輛技術水平的優化,使城市客車在城市化發展中成為價值更高的交通工具,從整體上提高城市客車的發展質量與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