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鵬
在2021年第1期和第6期的《學與玩》中,我們跟著小樹懶斯洛瑟、小老鼠森吉,以及可愛的猛犸體驗了不少運轉秘密。這次,我們的主角是誰呢?一看封面你就知道了,猛犸隆重回歸了。他這次又有哪些奇遇呢?
生活中,我們會碰到一些很難解釋清楚的事物。閱讀也一樣,生僻的專業術語太晦澀了,全然無從“猜”起;即便是不很生疏的術語,也往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就沒有好懂一點的術語嗎?
還真有。《DK科學運轉的秘密》一書最后就有個獨特的術語表。它歸納的術語量不過百,而且極其簡單:“生物”是“有生命的物體”,“巖漿”是“深藏地下的熔巖”,“壓強”是“特定區域受力的大小”……這樣的解釋太生動了,小讀者幾乎沒有讀不懂的地方!
讀懂了基本術語,我們就好進行下一步了。比如,咱們說說“化學反應”和“快速反應”。對于化學反應,也許你不算太陌生。可是,你知道化學反應分為分解反應、化合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這四種嗎?不知道也不要緊,咱們翻到第24~25頁看看,作者只講反應時的各種現象,分為混合、聲響、產物三部分。
具體講來,猛犸操作時,把綠色液體倒入紅色粉末中;反應時,猛犸聽到了“滋滋”“噗噗”“砰”的聲響,感到了伴隨而來的光和熱,還有“一縷氣體”;接下來,猛犸獲得了黃色的“最終產物”。可見,作者講的不僅是做實驗的過程,還有猛犸的各種體驗。有了這樣的體驗,也就不難理解隨后給出的十分嚴謹的化學反應的定義:物質的原子和分子斷裂并重新組合,形成完全不同的最終產物。當然,前面鋪墊的各種原子、分子的概念,此處也都正好用上了。
好了,再說說快速反應。其實,我們很有可能要到高中的課本中才會碰到反應速度的知識,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先跟著猛犸一探究竟。在第26~27頁中還附帶了“慢速反應”,這里講的是一個燃放煙花的場景。使用這些煙花往往在節日或舉行慶典的日子。書中介紹的煙花是一種高速火箭彈煙花。大家可能都見過它燃放時的熱鬧,但是從未打開看看里面的樣子。恰好,書里展示了煙花剖開后的結構,使小讀者一目了然,輕輕松松就能知道那些不同光色的“花”是怎樣有步驟地燃放出來的——煙花里的那個導火索(俗稱“藥捻兒”或“炮捻兒”)一定是個“慢捻兒”,這個慢捻兒能讓燃放的時間持續得比較長。因此,這里的“快速”指的是火藥反應很快,產生大量氣體,而燃放過程應該是“慢速”的。
除了簡單易懂,猛犸做實驗還充滿了趣味。想想看:他體型太大了,難免就顯得有點笨手笨腳,卻總是充滿求知欲,讓人忍俊不禁。可以預測,如果拍成動畫片,猛犸的經歷一定更加可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DK科學運轉的秘密》還及時關注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書中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是最新的,也就是說,第7周期已經填滿了,共有118位元素。知識更新太及時啦!
《DK科學運轉的秘密》是繼《DK萬物運轉的秘密》《DK機械運轉的秘密》之后的第三本科普童書。書中頗具標志性的猛犸為大家講述了物理、化學、地球生命、生物、太空等多個主題學科的好玩知識。把高深的知識轉化為簡單有趣的故事是吸引小讀者的不二法寶,看看這本書能不能吸引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