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參與數字化升級的農牧企業越來越多,數字技術應用成本降低,但這一過程也是市場洗牌、行業調整的過程。事實證明,每一次技術革命都帶給企業前所未有的挑戰。
歸納起來,農牧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完成六個模塊:戰略調整實時化、客戶決策智能化、生產流通自動化、組織架構高效化、技術研發創新化、數據分析精準化。但并不是每一個模塊都需要企業進行開發和使用,小型養豬企業為避免運營賬目雜亂,則只需要引入一套進銷存系統,就可完成對企業的管理。
結合數字產業的發展調整企業發展戰略。擁有數字技術的農牧公司通過企業數字技術平臺,評估企業的業務和市場變化,及時更新企業發展戰略。
疫情改變了消費觀念,農牧企業如何能夠獲取消費者的需求信息并進行數據分析,以此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是當前企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農牧企業通過數字技術,對客戶數據進行分析、研究、預測,企業領導者能夠更好地進行市場細分,將企業的有限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實現資源精準覆蓋目標客戶群體。例如:飼料廠通過數據分析某豬場母豬料使用量,推斷豬場生豬量,再結合料肉比制定該豬場整體飼料解決方案,幫助豬場提高產量,最終實現自身效益。
有研究表明,快速響應客戶需求能為公司帶來更大利潤,客戶滿意度可提升20%,企業收入將提高10%~15%。
近年來我國人力成本、運營成本、土地成本等較之前均有上漲,這直接增加了農牧企業的經營成本。農牧企業借助數字技術實現生產流程自動化,將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并減少生產浪費。
當前我國農牧企業僵化的組織架構制約了農牧企業的發展,面臨挑戰,農牧企業應建立一套靈活的、高效協作的組織架構,以保證工作順暢運行。
農牧企業負責人應借助數字技術對每一個員工進行數據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位員工的潛力,并結合公司發展戰略,合理分配員工。
我國大多數企業都經歷了“互聯網+”的浪潮,并且深刻感受到新技術對實體產業帶來的顛覆性影響,當今數字化轉型再一次沖擊企業,尚有企業仍在觀望,部分企業認為數字時代有足夠的時間轉型過渡。
而當今市場瞬息萬變,產品迭代、創新較快,轉型窗口時間較短,因此企業數字化勢在必行。
農牧企業數字化轉型必然面臨技術研發問題,這意味著企業需要投入研發成本快速迭代以完成數字化轉型,而我國大部分農牧企業剛剛完成了互聯網轉型,正在享受紅利,部分企業基于此原因,在突然面臨數字化轉型的沖擊時停滯不前。
不轉型將會被市場淘汰,而轉型成本壓力又大,面對這種情況,企業可以借助行業平臺的資源和技術優勢,以較低的成本實現自身數字化轉型。例如企業可以依托數字平臺,借助其底層架構進行升級改造,或者與平臺進行合作,降低企業研發成本,最終實現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數據分析將為農牧企業發展打開新的大門,使用數據分析的企業比傳統企業能夠更快速地獲取市場動態、客戶需求。例如,保險公司結合生豬企業的豬舍實時監控數據、豬只動態數據、豬場管理數據等,對生豬企業進行評估,制定豬場保險方案。在數據指導下的場景保險的運用,一方面幫助生豬企業獲得了經營保障,增加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可借助該方案在保障企業利益的情況下,迅速開展業務,占領市場。(本刊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