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常
(山東省沂水縣院東頭鎮獸醫站,山東 沂水 276400)
冬春氣候寒冷,牛受寒傷風易引起支氣管炎癥。支氣管炎各年齡牛均可發生,以幼齡牛和老齡牛多發。
1.1 冬春牛舍保溫差,氣溫驟變等引起牛上呼吸道感染;牛感染了某些病毒、細菌,發生流行性感冒、口蹄疫、惡性卡他熱等疾病時可導致繼發支氣管炎。
1.2 牛舍干燥,塵埃飛揚,舍內衛生差,刺激性氣體濃度大;異物誤入牛的氣管等均可引發本病。
1.3 飼養管理粗放,飼料營養不均衡,導致牛抗病力下降時,可誘發本病。
2.1 急性支氣管炎 病初牛表現為干咳、短咳和咳嗽疼痛。隨病情發展,其支氣管炎性滲出物增多,咳嗽變為濕而長的咳嗽,并咳出灰白色、黃色的黏液或膿性痰液,其咳嗽疼痛逐漸減輕。患牛鼻流漿液性、黏液性或膿性鼻液。胸部聽診,病牛肺泡呼吸音增強或有斷續性的呼吸音及干性、濕性啰音。
發病中期可引起細支氣管炎,病牛全身癥狀加重,呼吸迫促,結膜發紺,弱痛性咳嗽,但少有痰液咳出,肺泡呼吸音增強,有干性、濕性啰音。
發病后期可引起腐敗性支氣管炎,病牛全身癥狀加重,呼出腐敗性氣體,鼻孔流出污穢不潔或有腐臭味的鼻液。
X線檢查顯示患牛肺部有粗紋理的支氣管陰影。
2.2 慢性支氣管炎 病牛長期頑固性干咳,運動后、采食間及早晚氣溫較低時尤甚;鼻液少而黏稠,病情時輕時重;胸部長期有啰音;并發肺氣腫時,叩診發現肺界后移并發過清音,其呼吸困難。
X線檢查顯示病牛肺部支氣管陰影加重而延長,發生支氣管周圍炎時,肺部紋理增多、增粗,陰影變濃。
2.3 腐敗性支氣管炎 患牛呼吸困難,呼出的氣體腐敗惡臭,鼻孔流出污穢不潔和有腐敗臭味的鼻液。肺部聽診,有空甕性呼吸音。
病牛單獨喂養于溫暖,無賊風,透光良好的舍內,給予優質青干草、青貯飼料及清潔飲水,并保持舍內空氣清新,濕度適宜,無刺激性氣味。治療如下:
3.1 西醫治療 處方1:氯化銨20g,人工鹽100g,復方樟腦酊50 mL 混合灌服,病牛痰液黏稠且不易咳出時可用上藥。可用遠志酊20 g替代復方樟腦酊50 mL。5%葡萄糖鹽水1 000 mL,2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20%安鈉咖注射液20 mL 靜脈注射,每天1次,連用3~5 d。
處方2:青霉素1.5 萬單位∕kg 體重,鏈霉素1 萬單位∕kg 體重,肌注,每天2 次。10%磺胺嘧啶鈉0.1 g∕kg 體重,靜脈注射,每天2 次。四環素5 mg∕kg 體重,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靜脈注射,每天2次。病牛體溫恢復正常后,繼續用藥3 d鞏固療效。
處方3:氨茶堿2 g肌注,病牛氣喘嚴重、呼吸困難時應用。
3.2 中獸醫治療 以止咳化痰,疏風解表為治則。
處方1:杏仁60 g,麻黃40 g,荊芥60 g,前胡60 g,紫蘇60 g,五味子45 g,桔梗45 g,甘草45 g共研細末,開水沖調,候溫分次灌服,每天1 劑,連用3~5劑。本方祛風散寒、宣肺化痰,主治咳嗽,痰白而稀薄,舌苔薄白之風寒束肺。
處方2:桑葉60 g,前胡60 g,連翹60 g,黃芩60 g,杏仁50 g,牛蒡子50 g,桔梗45 g,蘆根45 g,薄荷25 g煎服。本方宣肺解表、止咳泄熱,主治干咳少痰,痰不易咳出或咳痰黃黏,舌尖紅,舌苔薄白之風熱襲肺。本方可用下方替代:沙參60 g,麥冬、半夏、杏仁各45 g,白芍、丹皮、貝母、陳皮、茯苓、甘草各30 g,藥物共研細末,開水沖調,候溫加入氯化銨10 g灌服。
處方3:半夏60 g,杏仁60 g,茯苓60 g,蒼術60 g,白術60 g,紫苑45 g,白前45 g,陳皮40 g,枳殼30 g,白芥子30 g,甘草30 g 煎服。本方燥濕化痰,主治咳嗽,痰多色白而黏。
處方4:百合100 g,熟地50 g,山藥60 g,黃芪60 g,玄參55 g,麥冬45 g,白術55 g,茯苓40 g,陳皮50 g,半夏45 g,白芍40 g,甘草40 g 共研細末,開水沖調,候溫分次灌服,每天1 劑,連用3~5劑。本方補腎健脾、潤肺止咳,主治痰多、稀、稠、色白,咳喘纏綿不愈。

處方5:阿膠50 g,黨參50 g,百合50 g,貝母50 g,紫苑50 g,杏仁50 g,黃芩50 g,桔梗50 g,當歸50 g,知母50 g,五味子50 g,麥冬50 g,甘草25 g共為細末,開水沖服。本方是固肺散加減,可補肺理氣,潤肺止咳,主治內傷型支氣管炎。飼喂失調,久咳不息,咳嗽無力,體質虛弱,呼吸短促,口色淡白,脈象細沉,可用此方。
處方6:桑葉40 g,菊花40 g,金銀花40 g,連翹40 g,川貝40 g,蟬蛻40 g,牛蒡子40 g,苦杏仁30 g,僵蠶30 g,荊芥30 g,薄荷30 g,淡豆豉25 g,桔梗25 g,淡竹葉25 g,蘆根25 g,滑石40 g,綠豆200 g,甘草40 g 共為細末,開水沖服。本方辛涼透表,宣肺止咳,清熱解毒,急性支氣管炎病輕時可用。
處方7:款冬花30 g,知母30 g,桑葉(焙)30 g,制半夏60 g,麻黃(去根、節)60 g,阿膠60 g,炒杏仁60 g,貝母(去心,麩炒)60 g,炙甘草60 g共為細末,開水沖服。本方辛涼透表,宣肺止咳,清熱解毒,急性支氣管炎病重時可用。
處方8:百合45 g,白芍25 g,當歸25 g,桔梗25 g,玄參30 g,川貝30 g,生地30 g,熟地30 g,麥冬30 g,甘草20 g 水煎2 次,煎液混合后候溫灌服。此方可用于各種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可緩解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呼吸道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