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永
(陜西未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陜西榆林 719000)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煤化工行業加大了對機電設備的應用,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機電設備的維護及維修工作是企業的發展難點,相關人員要對其進行分析,并且通過對維修次數及維修質量數據統計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根據企業的發展情況采取針對性的維護措施,保證其正常運轉,減少對企業的負面影響,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煤化工設備的運行環境較為復雜,并且設備的各個組成部分的使用時間也不相同,因此,在使用中會經常出現因零件磨損發生故障或影響生產效率的現象,進面限制了煤化工技術的使用。在使用中機電設備的磨損是不可避免的,進而顯示出維護與維修工作的重要性[1]。機電設備會因為零件的損壞而無法正常運行,但是通過維修工作(如更換零件)就可以減小更換設備的概率,延長設備的使用時間,進而降低企業節約運行成本。
在明確機電設備維護工作的必要性后,企業應全面分析自身在維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制約原因,保證維護工作可以在設備正常使用中發揮自身的積極作用[2]。由于企業沒有意識到維護與維修工作的重要性,僅僅專于注設備運行的效率及質量,并且其認為加強對設備的維護會增加企業的運行成本,因此企業在設備維護方面的資金投入較少。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企業無法進行技術的引進與創新,進而出現設備維護工作缺乏資金與技術的投入,降低了設備維修工作的質量[3]。
有一部分企業尚未認識到設備日常維護工作的重要性,認為正常生產過程中的設備維護工作,會增加維修費用、增加生產成本支出,而且零件更換工作會要求設備停止運行,會影響設備的正常生產工作,降低企業的生產效率[4]。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并不重視日常維護工作,沒有根據設備的使用情況對其進行定期維護,導致經常出現零件過度磨損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設備故障的概率,對生產工作產生不利影響。不定期進行日常的維護工作,不僅會增加故障的概率,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設備運行的風險。
維護人員是機電設備工作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其專業素質是決定機電設備維護與維修工作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企業的重視程度不高、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維護人員的專業性有待提高[5]。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并未根據人才的需求對維護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工作,并且維護人員并未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學習專業知識,導致他們不能提前發現設備存在的問題,只能在故障發生后對設備進行維護。另外,由于相關管理制度存在漏洞,部分維護人員的職責意識不高,不能盡職盡責地完成維護工作,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也有一部分企業并未認識到機電設備維護工作在減少設備故障方面的重要作用,多數維修及維護工作均是出現在設備出現故障后。這種現象不僅會加劇零件的磨損、對機械設備造成更大的危害,還會縮短其使用壽命。有些維護工作不是一時之間就可以完成的,事后維護會對生產造成較大影響。另外,忽視維護工作的預先性,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忽視設備運行中存在的危險性因素,降低生產工作的安全性,影響企業發展的科學性,導致企業難以實現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6]。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認識到相關問題,對其進行改善,進而提高設備維護工作的質量和相關工作的生產效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企業應認識到設備維護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對相關工作的重視,并不斷加大資金的投入,保證相關人員可以在維護人員招聘及維護人員進行日常維護時具備充足的資金,使采購部門可以有充足的資金支持零件更換工作[7]。另外,在充足資金支持下,相關人員可以積極引進先進設備,不斷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并積極引進先進技術人才,有效創新設備的使用技術。
在設備投入使用后,就要對其進行定期維護,保證其各個零件可以正常運行以及設備正常使用,因此,企業要不斷強化機電設備的日常維護與保養,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企業應要求維護人員定期對機電設備進行檢修,及時發現磨損嚴重的現象,防止設備“帶病工作”的現象,減少設備的磨損。另外,在維護工作中,相關人員要對設備進行清潔處理,減少設備因粉塵、油垢等外界因素的影響,防止設備出現故障[8]。
企業應積極創新維護方式及維護工作,保證及時發現設備中存在的故障或不安全因素,以快速完成設備的維護與維修工作,減少設備故障對企業的影響。因此,在設備維護與維修工作中,企業應不斷加大信息技術的利用程度,實時監測設備的運行情況。在采用信息技術的同時還要加強人為維護、發揮人員的能動性,保證維護與維修工作正常進行[9]。
在維護及維修工作質量提高工作中,維修人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企業要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與技術水平。維護人員要掌握設備故障診斷的方法,明確不同故障的成因,保證在故障出現后快速解決相關問題。并且要提高維護人員的技術水平,保證其在維護工作中可以通過檢修工作發現設備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預先解決,防止設備在使用中出現大型故障。另外,企業還應提高維護人員的責任心,保證其在維護工作中可以根據自身的職責、高質量地完成維護工作。
加強對設備的基礎性研究,有利于維護人員快速發現設備問題,并制定出解決方案,進而提高維修及維護工作的質量。在設備購進后,維護人員要根據說明書逐一對機電設備的構成及功能進行細致的分析,并將設備維護工作的重點及難點進行記錄,使其成為后續設備檢修及維護工作的數據基礎,保證自身可以根據設備出現的故障快速解決相關問題。另外,在設備基礎性研究方面,維修人員應加強與其相關部門的聯系,保證其他部門也了解設備的機構及原理,對設備出現的故障進行預防,進而避免設備在運行中出現故障[10]。
老舊設備的使用會增加設備的維修費用和企業的運行成本,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企業應重視設備更新的工作,避免因設備過于老舊而影響產生效率及生產安全的情況。在設備更新工作中,企業要保證在同一功能下有效提高設備功能,采用先進的技術進一步提高機電設備的作用。設備改造也是維護工作中重要的事項之一,這要求技術人員有過硬的技術水平,使得設備符合企業的發展要求,不斷擴大企業的競爭優勢[11]。
建立完善的設備管理制度是進行設備維護工作的基礎,因此,企業要在發展中積極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保證管理人員及維護人員均可以根據相關制度進行維護工作,提高維護工作的合理性。制度中應要求維護人員在設備維修時,詳細記錄設備出現的問題及維修后狀態,為日后進行設備維護工作奠定數據基礎。另外,在管理制度中還應包括詳細的設備報廢程序,及時清理企業的老舊設備,一方面可以減少企業的維修費用,另一方面也能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
目前企業應改變自身的發展理念,認識到維護及維修工作不僅僅是要減少設備在運行中出現的故障,更是要保證設備的經濟性。在實際工作中要對傳統的設備維護工作進行變革,使得維護工作在保證運行安全的情況下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確保設備為企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機電設備的維護與維修工作可以保證相關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降低設備對使用人員人身安全的威脅,因此,企業要不斷完善機電設備維護與維修工作,保證企業的科學化發展。由于企業對于機電設備維護與維修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資金與技術的投入不足,并且維護人員的維護水平不高,導致維修方式落后,無法正常進行日常的維護工作,導致設備在運行中問題頻出,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應加大資金及技術的投入,并且建立完善的設備維護制度,不斷加強對維護人員的培訓,進而提高機電設備維護與維修工作的質量,為機械設備的穩定運行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