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 齊齊哈爾市龍江縣哈拉海鄉中心學校
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不僅是達成學生學會物理知識的目的,還是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也是初中物理高質量教學的關鍵。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要不斷的改進授課方式,積極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更好的消化和吸收授課內容。初中的物理課堂教學經過改革與調整有了大幅度的進步,但是由于環境的影響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新課程標準的制定讓教師在授課中不斷的深化素質教育,摒棄應試教育,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原有的灌輸和填鴨變成引導與互動式學習。經過改革后教學的方式有了一定的改變,但是,改革不夠徹底,由于社會環境和時代的局限性,單方面灌輸性的教學還是普遍的存在。出現這種現象多是由于受到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同時我國的升學方式還是以考試為主。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升學數量,只能將重心放在應試教育上,為此教師的授課結果還是以成績為評判,從而忽略了引導和互動。
物理是一門對人們生活、工作中起到實用意義的學科,貫穿人們的吃穿住行之中。課程講解中更多的是理論知識,通過書本和講義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傳統教學中過多的忽略了實踐對知識傳授結果的重要性,學生學會的知識就是“死”知識,只能存儲在大腦中,不能應用于現實生活中,物理就失去了為人們生活、工作中提供實用性的意義。現階段內,部分初中學校受到資金、環境、設施等問題的限制使得實踐課堂的建設緩慢或者沒有計劃,一段時間后學生就會只有理論知識而沒有實踐知識,知識的天平必然會傾斜。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也在不斷的進步,學校的教學不斷的融入科學技術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接收知識。多媒體教學能夠以引導的方式,運用聲音、圖像等效果讓學生更好的接收授課知識。好的授課方式也需要與實際的情況相結合,不能因為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就在任何學科都采用多媒體教學,過多的使用容易造成華而不實的授課形式,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根據學生接收的情況以及授課進度靈活的掌握課堂時間,能夠既保證學生的接收質量,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能夠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這種合理分配課堂時間是需要教師有足夠的授課經驗,所以經驗不足的教師無法準確的做到達成課堂教學時間的合理分配,只做到了單一的講授,沒有與學生形成互動,不夠了解學生吸收程度,掌握程度,影響授課效果。
任何措施和方案的建立與實施都要有正確的理念,樹立正確的理念是引導實際工作的第一要務。徹底的實現素質教育要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認清素質教育的核心意義,通過對素質教育的合理解讀才能正確的實施教育方法,才能帶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正確的理念能夠讓教師們對現有教育情況進行分析和診斷,從而調整授課方式和方法,學生才會努力的實現素質教育。
課程改革是促使教育能夠實現現代化、科技化、全球化,培養能夠適應世界、適應未來的高素質人才。新課程的目標就是要教育能夠與社會發展同步,學生能夠融入到靈活、開放的社會中。讓學生們不僅具備完善的知識體系,還應有更高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讓學生們不僅能夠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還應讓他們能夠擁有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們不僅要有高智商,還應讓他們擁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真正的成為新一代的素質青年,完成現代化的人才素質教育。
教師在適用素質教育模式下,要注重適度原則,不能因為素質教育的優勢而急功近利全面的進行改革,這種情況下恰恰容易適得其反,學生反而不能更好的達成素質教育的目的。教師應做好舵手的職能,根據實際發生的問題進行適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時刻觀察學生的狀態掌握好尺度,循序漸進的完成素質教育改革。
對于初中的物理課程,要增加學生的動手訓練,從課堂試驗中讓學生直觀的了解知識動態變化,更容易的接受和記住知識。從根本上做到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達成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通過實行素質教育的物理課程一方面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素質教育學生不在是知識的接受者,也是知識的創造者,通過這些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提升綜合素質和能力。
課程的教育的改革不僅針對教師和學生,也讓各學科知識的授課方式得到了發展。初中物理課堂更要與教育的改革同步,讓物理課堂更具有生動性和活力型,不再是一味的講授,而是讓學生參與到授課中,從實踐中獲得知識,通過這樣方式獲得的是具體的和全面的。社會是在發展的,教育的方式也要隨之進步的,每個階段都會遇到教育上的問題,只要教師們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初中物理的課堂問題也隨之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