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增金 山東省青島第十五中學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需要任課老師選擇一些日常生活的素材補充到課堂教學之中,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幫助學生做到行知合一。眾人皆知,并非所有的生活素材都能實現對教材的補充,而且不同的生活素材參與思想政治課教學也需要不同的途徑與方法。故而探討生活素材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及其相關問題,至少應該關注如下兩點:如何選擇生活素材,選擇什么樣的途徑把這些素材應用到課堂教學之中。
基于上述思路,在反思自己參與多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對生活素材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及相關問題例析如下,以期實現大家對生活素材參與高中政治教學問題的關注。
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師生的生活素材,這是眾多教改參與者積極探索的一個教學熱點。將學生的生活經驗滲透到高中政治教學中,使政治課堂教學還原生活本真,是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永恒追求。[1]正如引文所言,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引入師生的生活素材,可以起到還原生活本真的目的。所謂還原生活的本真,其實質就是理論與實踐的聯系。鑒于教材編寫修訂的時間較長,故而在教學中引入生活素材,一則可以彌補教材更新不及時的缺陷,二則可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聯系。
生活素材依據其來源的不同,可以分為如下三類:一是校園生活素材。顧名思義,這類生活素材主要是指與師生校園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素材;二是家庭生活素材。這類教學素材主要是指存在于師生家庭生活范疇中的各種教學素材;三是指社會生活素材。這類素材主要是指存在于家庭生活與校園生活之外的教學素材。雖然這類生活素材存在的范圍有所差異,但這種差異并不影響其參與課堂教學的效果。因而,在選擇的時候,我們任課老師不能有所偏頗。應該堅持統籌兼顧,多樣化的原則與方法。
參與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生活素材,依據其存在的時間而言,它又可以分為當代生活素材與過往的生活素材兩類。鑒于校園生活的共性,過往的生活素材,只要其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依然可以參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
依據生活素材是否師生共同經歷為標準,參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生活素材又可以分為直接性生活素材與間接性生活素材兩類。這兩類生活素材看似有別,其實參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過程中,它們的教學效果也不是區別很大。能否使上述這些生活素材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把其教學效果發揮到極致,完全取決于任課老師的選擇方法與利用途徑。但在選擇這些素材的時候,我們老師應該掌握這些素材的分類,以便更好地運用生活素材,提升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也是引導學生通過生活化案例分析更好開展教學的重要方法 ……[2]引文在強調生活素材參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價值與意義的同時,也在提醒我們,如何選擇生活素材至關重要。
在選擇生活素材的時候,我們師生應該秉持如下的原則與方法:
首先,典型性原則。這里所謂的“典型”性原則主要是指選擇的生活素材能夠反映事物的發展規律。當其被選擇進入教學后,它對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能夠起到促進作用。能夠在教學中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代表性。必須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素材才能進入政治課堂教學。這里的代表性是前邊典型性的延續與發展。選入教學實踐的生活素材只有具有代表性,它才能廣泛地引起師生的討論,得出的結論才能對師生學習道德與法制的內容起到積極的影響。
生活素材融入到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的途徑與方法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知曉了如何選擇生活素材之后,我們繼續探討通過哪些途徑與方法,實現生活素材教學價值的問題。一般而言,如下的途徑與方法值得師生們關注:
政治課堂不能是空洞的理論教學,而應該更接地氣、更具有生活化。[3]為實現引文所談及的教學目的,我們在利用生活素材的時候可以有多種方法選擇。作為課堂教學的伊始,我們可以把自己精心選擇的生活素材作為新課的導入材料引入到教學之中。“認識自己”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前提。如何才能正確認識自己呢?這就需要我們融入生活素材,在具體的生活現象里,剖析自己的優、缺點。為了實現這樣的教學目的,我們可以在導入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說出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實表現這樣的方式,把課堂與生活結合起來。
在上述分類中,我們的生活素材為家庭生活、校園生活與社會生活三類。無論哪一類生活,它們都會有自己的熱點。依據這些熱點可以實現生活素材參與政治教學的目的。為此有研究者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入時事政治、影視資料以及走向社會實踐,以期學生感受生活、分享生活、回歸生活,從而達到生活感悟和知識體驗的統一與升華。[4]分析引文可知,生活熱點參與思想政治課教學可以通過課件的方式或者更確切地說是通過微課的方式參與課堂教學。在這類方式中,教學效果的提升取決于老師選擇的生活熱點能否激發學生的關注。慶祝我國成立七十年大閱兵活動,就是一個這樣的教學熱點,如果能夠利用簡短的視頻,為學生營造一個可以學習的氛圍,無疑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關鍵。
運用這類教學熱點,一般需要任課教師具有較高的生活敏感度。他們能夠及時的捕捉生活的熱點并把它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里。從另一個層面上,運用這類生活熱點,還需要任課老師具有一定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他們能夠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化知識,對自己所擁有的熱點資源進行教學化處理。否則,這類生活熱點參與教學的效果就有可能不盡人意。
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果能夠及時補充一些現實生活中的素材案例,無疑對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理論知識有著不可低估的幫助。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如何明確道德與法律的區別很重要。為此如果能夠選擇一些校園欺凌事件作為案例,無疑可以提升對法律權威性的了解,無疑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道德對法律的補充作用。
校園欺凌并非都是法律問題,對于經典的欺凌案例進行充分地討論,既可以使學生學習到書本里的理論知識,又能幫助有欺凌行為的學生自主約束自己的言行,使受到欺凌的學生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生活素材還可以通過習題的方式參與到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中。眾所周知,習題是課堂教學的延續,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我們可以通過習題的方式進行相關的教學訓練。生活素材在以這種方式參與教學的過程中,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教師自主地選擇一些生活素材,并依據其自身的特點,設計各種類型的習題。二是結合歷年考試真題,選擇一些生活氣息較強的習題,通過重新設計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無論哪一種方式,都可以起到素材參與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目的。
總之,生活素材參與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途徑有許多。為此,我們要依據教學的需求,精心地選擇生活素材并科學地對其進行相應的教學處理。在這一過程中,上述所談及的問題值得大家參考、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