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昕 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
引言:對于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發展關鍵期的國家而言,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就是科技創新。自20世紀中期開始,部分發達國家就已經意識到發展科技創新領域對于綜合國力水平的提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科技創新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科技創新發展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為了我國能夠占領綜合國力競爭的制高點,需要利用科技創新推動我國經濟發展。
(一)實現經濟需求結構的轉變。現階段衡量國民需求結構的主要標準就是消費、投資以及凈出口。而我國需求結構總體呈現出的就是投資比重相對較高、消費比重不斷上升的趨勢。實現需求結構優化關鍵之處就要擴大國民經濟內需,調整消費需求以及投資需求的比例關系,利用科技創新能夠有效刺激國民消費需求,刺激消費品生產資料的增加。我國線上消費呈現出突飛猛進的趨勢,這就是科技刺激消費、科技改變生活的典型例證。
(二)促進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從我國經濟占比角度來看,第三產業的經濟占比相對較低,始終未超過50%,而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則占據全國產業結構的75%,以通信產業以及信息產業的科技創新發展,能夠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在科技創新驅動下,科學合理的進行產業優化,保證我國經濟快速增長趨勢,優化我國產業結構。以云計算為例,將云計算技術融合至相關領域之中,可促進傳統信息產業的結構升級,提升工業、農業以及服務業等產業的科技含量,繼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三)實現驅動要素結構的轉變。長期以來,推動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來源就是自然資源的高消耗,正因如此我國自然環境已不堪重負。從生產要素角度來看,推動經濟增長的生產要素就是傳統生產要素以及知識性要素,傳統生產要素除了自然資源之外還包括生產成本以及勞動力,而知識性要素包括生產技術以及管理手段等。實現要素結構的轉變,就要利用科技要素實現對資本以及勞動力的替代,利用多種創新要素實現組合優化,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推動企業自主創新發展。從我國經濟發展動力源角度來看,企業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要想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于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就要大力倡導企業發展的自主創新。在經濟發展中,只有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才能確保我國經濟穩定持續增長的發展趨勢。而促使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的強有力支撐就是注重科技創新發展,通過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力度,帶動各個行業領域的創新發展,為我國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我國創新性經濟的發展。
第一,全面提升企業人員的創新意識,確保企業創新活動的開展在全體人員的參與下進行。通過發揮企業全體人員的創新力和創造力,繼而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第二,企業需要結合項目開發的實際創新需求,加大對科技創新的資金、人力資源的投入力度,確保企業科技創新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二)重視創新文化應用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科技創新技術,同時也需要相應文化的支撐。要想引進和利用新文化來推動經濟的持續發展,就要實現新文化與創新科技的有機結合,有效孕育創新事業,激勵創新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現如今,我國的科技創新發展得到顯著性的突破,在各項重點工程項目中得到極好的應用效果,從我國科技創新成果來看,其蘊含著的創新文化內涵,極大促進了各個行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為此需要實現對創新文化的培育,在各個行業領域積極弘揚創新文化,強化人們對于創新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三)全面落實國家相關政策。為了加大對我國企業自主創新意識的支持引導力度,需要貫徹落實國家以及地方政府為了促進科技創新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有效引領我國科技領域的轉型升級,調動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強化自身自主創新意識的積極性。
第一,提升財政性科技投入資金的支撐力度,同時全面落實頒布的稅收優惠政策,給予高新科技技術企業一定的稅收優惠,鼓勵中小型企業以及科技型企業的技術創新發展,激勵企業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力度。
第二,有效落實專項補助資金。高新科技企業以及技術研究中心需要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集中政府優惠政策資源來支持科技創新。
(四)拓寬融資渠道實現創新。需要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創設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的市場發展渠道。通過完善多種類型的融資擔保體系,提升企業加大科技投入的積極性,完善我國現有的科技金融政策體系,同時通過建立完善的政策性科技風險機制,可引導社會資金進入風險投資,進而有效分散企業技術研發風險。
結語:總而言之,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就是科技創新,為此需要我國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利用科技資源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推動企業科技發展為基礎,全面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完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提升我國科技水平、強化我國的科技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