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釗崗 青島市即墨區田橫鎮人民政府
(一)財務管理制度體系缺乏系統性。鄉村當地政府部門一般有相對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在體系中有財務收支規定,其中支出的方向和考量都會權衡,指導其做出財政規劃,以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各個環節不會出現紕漏。在新時期,新的管理體系下,內外環境都與原來不同,這導致了鄉村政府機關財政管理上的混亂,體系的不健全容易觸發財務后續管理上的漏洞,甚至各種財務風險。
(二)政府機構缺乏強有力的統一領導。農村財務管理在形勢下必須依賴一個強有力的、統一領導的政府機構,在政府強有力的統一領帶下,穩定內外環境,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優化財務管理,是農村經濟能持續健康發展。政府機構缺乏統一領導,財務管理混亂,很多制定的制度落實不到位,使得農村經濟發展缺乏一個穩定的強大的財務支持。
(三)財務管理內容和對象頻現不規范。農村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財務后續管理漏洞百出,流程混亂,財務管理內容和對象也非常不規范,嚴重影響農村各項工作的開展,也觸發了財務風險,壞賬,死賬現象嚴重。
(四)財務管理人員能力與素質參差不齊。對于產生各種問題的根源與變通,參悟管理人員對這些問題處理的方法和技巧是考驗著財務管理人員是否稱職的有效條件。當前農村財務管理的混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人員能力高低不齊,學歷不統一,水平低下,以及合格的人才少之又少等,因此其能力與素質低下也是影響農村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
(五)財務管理缺乏有效法律程序。財務管理須按照一定法律程序進行,但是當前很多從業人員法律觀念淡薄,導致其財務管理時沒有走正常法律程序,使得財務做賬極不規范,使得做賬效率下降。
(六)財務透明性差。一個健全的財務管理體系能給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一個穩定的保證,但是當前很多地區財務收支透明性差,很多不能公之于眾,導致財政支出方向出現問題,影響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財政管理的透明化有利當地政府采取合乎實際的戰略決策科學地規劃當地經濟發展。當前農村地區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財政問題,只有實現財政透明化,才能明了當地財政面臨的實際情況,想出解決財政困境的辦法,這對當地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七)財務的記賬工作不重視。當地政府機關在每筆財政支出時應作詳細說明,支出多少,用于那個方面等都要有一份清單,這對于財務工作的開展有重要作用,當前大多數財政記賬工作存在著記賬不清晰,不明了,不詳細,影響著后期財政工作的展開。
(一)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完善制度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為了適應新時期要求,財務管理制度內容應隨著新時期要求,不斷補充和完善,并根據執行效果進行內容增減,同時,對于不符合實際,落后的制度內容也要做適當的調整和刪除。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對于后續工作的開展,對于資源合理配置與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二)在財政管理中,統一組織領導,統一思想。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是財務管理工作能夠正常運行的前提條件,而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必須有統一的組織領導才能發揮作用。在統一組織,統一思想下,財務管理工作才能規范地,有序地,順利展開,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益和整體水平。
(三)完善財務管理內容,引進和應用新財務管理技術。完善財務管理內容,健全財務管理流程,規范財務管理流程,有利于解決財務管理內容和流程上存在的問題。農村財務管理技術的落后也極大影響著財務管理規范,有序的進行,因此引進和應用會計電算化技術對于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及管理透明度都具有積極意義。
(四)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再完備的財務管理制度,再健全的財務管理內容也離不開一支高效、優秀的管理隊伍,提高財務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利于財務工作展開,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因此,政府機關在履行政府職能時,必須建立人員培訓制度,積極引進高素質人才,使得財務管理成為一支學習型的隊伍。
(五)做到財務管理工作“有法可依”。當前,許多財政從業人員法律意識淡薄,財政管理工作不能按照規范進行,因此,政府機關必須加強有關人員的業務學習,提高其法律意識,使得其工作在規范下進行。同時,發揮當地機關及當地民眾的監督,促進其在法律規范下開展工作,提高財務工作效能,保障地區人們的利益和經濟工作的順利展開。
(六)提高財務工作的透明性。財務管理者在進行財務收支記賬時,應該配合上級機關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促進其財務公開化,透明的財務核算有利于后續工作的開展,有利于財務管理的規范,有利于財務問題的解決。
(七)重視財務記賬工作。當地政府機關每筆收入與支出應當作詳細說明,這有利以后經濟工作的展開,保證農村工作正常運行。所以財務管理人員對每筆收入與支出都要在嚴肅,認真的態度下作詳細的事實說明,保證每一筆賬都清晰明了。
在新時期,我國“三農”問題突出,其中尤以農村生產力低下,農村經濟發展滯后為主要癥結,因此,為了改善農村集中財務狀況,必須發展生產力,改變經濟發展模式,使經濟發展走上一條健康持續的道路上來。當前,考慮地區實際情況,財務管理混亂,不利于經濟發展,只有加強集中財務監管力度,同時規范農村干部行為,解決財務管理上突出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優化農村集中財務管理,從而一定程度上保障農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