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艷玲 成都光大金融中心項目開發有限公司
很多時候,領導報怨財務匯報的都是真實卻無用的信息,對決策毫無幫助;各部門與財務溝通過程中,也覺得財務部門不近情理,工作無法推動。財務也是委屈尷尬,不被理解,不受歡迎,不能作為。面對上述情況,如何解決呢,只有財務職能轉型,提高財務人員的職務能力,財務要成為懂業務懂經營的財務。
什么是財務人員的職務能力?職務能力通常指完成特定職務使命的能力。學歷學位、職稱資格、經驗 、理論能力不等于職務能力,學歷、 職稱等這些都是職務能力的輔助證明,不能識別風險、創造價值的輔助能力都是無用的。識別風險、創造價值、實現盈利這才是財務人員的職務能力。
財務會計人員掌握的是專業會計知識,而對企業的業務懂得太少,也很少主動去關心了解。財務人員能回答這些問題的很少,比如:公司的競爭對手是誰?我們跟競爭對手比較有什么優、劣勢?公司產品帶給客戶的體驗有那些?公司所處行業未來面臨的挑戰有哪些?雖然財務人員不需要成為懂業務的專家,但懂得基本業務知識可以指導我們在會計處理、業務部門溝通和企業經營發展思考等方面,圍繞創造企業價值這個核心問題上走到一起。
企業實現目標的前提是對風險進行有效管理,在企業經營過程中識別風險,應對風險,控制風險。企業經營所處的環境中,諸如全球化、技術、重組、變化中的市場、競爭和管制等因素都會導致不確定性。受限于各種原因,這些不確定性的事件和后果并不能保證為企業所充分認識。不確定性帶來了不利影響,也帶來了機遇,如果能夠合理認識和有效管理企業風險,有助于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創造更大的價值。財務部門要在應對風險策略和實施內部控制措施方面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更多關注,結合流程、數據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問題及建議。比如很多企業存在內控過度(過度關注細節)和內控不足(忽略重大事件),導致企業破產的往往是“灰犀牛”事件。針對“白天鵝”和“打不死的小強”可通過強制流程解決;但針對“灰犀牛”要通過財務資金儲備和管理能力冗余解決,重資產高負債會使企業組織脆弱,抗風險能力較弱等。
新2019年《企業會計的未來》發布未來5-10年變化趨勢,會計核算需求為-73.8%。一家普通上市公司的財務部構架,一共10個人,只有一名出納、一名主要從事核算的主辦會計,其他8個人,平時都不記賬,有搞項目預算和全面預算的、績效考核的,有做投融資管理和資金管理的,有搞稅務工作的,有做報表、財務分析的,有做下屬單位財務管理的,還有財務信息化管理和內控管理等等。從這個財務部的分工可以看出,因為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財務核算在財務工作的比重已經很小了,未來的財務主是IT等新技術應用、財務分析、風險管理和公司戰略,這就促使財務職能向新趨勢轉型。
一是企業決策者、財務人員思想上不重視。只有企業決策者轉變觀念,真正認同財務部門,并希望運用財務管理進行企業管理,提升企業競爭力和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財務人員要有意識地主動轉型,由核算轉向管理,事后轉向事前,后端走向前端,從提供信息轉為提供方案。
二是財務人員水平參差不齊。企業基礎崗位財務人員很多都不是科班出身,只是因為會計核算比較簡單,臨時轉行過來的,還有些傳統行業企業財務人員還是傳統會計核算理念,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針對上述情況,一是財務人員要正確認識自己,持續學習,保持創新意識,主動去適應變化;二是企業要加強培訓,增強財務人員溝通協調能力,業務理解程度,對財務人員素質提升加大支持力度。財務人員要利用數據及科技知識,去實現業財融合,通過跨界去拓展財務的邊界,實現更大的價值。
三是財務轉型方向不明晰。雖然讓人感到欣慰的是,絕大多數人都已經意識到財務轉型洪流已至,但具體到每個人的認識,發展方向可能又不是很明晰。目前看來,財務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智能財務,通過信息化的方式實現財務功能的轉型,大量的基礎的、傳統的、流程化的工作,通過智能化的方式得以實現。二是資本財務,這是財務角色的延伸,通過資本運作,包括投融資和并購,推動公司的發展。三是戰略財務,這是財務價值的提升,財務人員需要站在更高的層面,從公司戰略發展的角度參與公司的頂層設計和經營決策。這才是未來財務價值的體現,也是財務的機會。
結語:在企業經營整個過程中,涉及的每個環節,管理思維要大膽創新,從核算型財務逐步過渡到側重于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并持續創造價值的“價值型”財務,最終轉向側重于協助、參與企業戰略制定與經營決策的“戰略決策型”財務,這是財務轉型的必然,也使財務在企業現代化管理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