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宏 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人力資源對于企業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對人力資源的合理安排,能發揮出員工的能力,促進公司的發展。績效考核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從對員工的獎懲和約束來進行人力資源的配比和調動,形成更適合企業發展的經營管理和人才培養方式。績效管理和考核是基于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為基礎的有效管理手段。
在企業發展中,為了控制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結果來考慮,在執行績效考核的時候,要保證績效考核過程的合理性,績效考核結果的準確性,建立完整的績效考核體系是國有企業需要注重的問題。績效考核作為企業管理的流程與手段,是企業以現有的戰略目標為基礎所建立的健全體系。人力資源管理者做出相應標準,評估企業員工的行為和業績,并且將人力資源管理者評估的結果發揮作用,正面積極地引導企業員工之后的工作行為與業績。績效考核管理的是過程,并非單獨注重企業考核結果,有效地使企業中期、長期的目標有了分布,轉變成了各項指標,持續地督促員工完成任務目標,績效考核將促進員工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實現目標提供基礎[1]。
績效考核的標準需要人力資源管理者根據企業和員工的情況制定。在員工績效考核的時候,員工的績效考核指標數值應該根據行為量化來看。根據相關崗位要求與職責需完成的任務進行績效考核,將員工的工作行為量化成數據,以此為標準,選取合理有效的計量方式制定考核結構。保證績效考核的公正性、準確性和公平性,降低人為的主觀影響。人力資源管理者還應該根據企業內情況綜合其他的考核方式,選取有點進行改變,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考核模式,能真實體現員工的工作效率[2]。
在有完善的員工體系保障下,企業員工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把工作的重心投入在企業生產中。而不會只是為了應付企業制定的績效考核,糊弄工作任務達到標準。績效考核應該作為激勵的手段有效的促進員工工作,發揮出良好的效力。國有企業可以在生活保障制度上出發,利用“五險一金”等保險制度,結合員工需求和企業文化、特點和優勢,展開人才保留的規定,建立一個有利于員工成長、人才吸引合理運作的、多方位的社會化保障體系和高度執行力的運行機制。人力資源管理者也應該關注現有員工的精神需求和生活需要,再培訓員工提高能力,對于企業獲得更多知識型人才有重要的作用。企業為員工制定合理的發展計劃,規劃與青年宮個人發展目標和企業前景相結合。這樣不但能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還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3]。
在國有企業中,招聘錄用企業經營者和管理層的時候,在政府部門的指導輔助下,可以由企業的董事會公開的招聘人員,對應聘企業經營者的人員進行統一考核管理。經營者的考核應該注重他的管理能力和相關工作經驗。在保證選拔機制合理的前提下,需要給經營者穩定健全的薪資,以薪資來激勵經營者做好企業規劃和帶動企業發展,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利益收獲。
在目前的社會大環境下,大部分領域的高精尖人才都選擇了在國有企業工作,對高知識人才的吸納是國有企業的必要選擇。科學的進行人才選拔和精準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夠使國有企業在新經濟時代更快更好地發展,重新激發企業的活力,積極促進企業發展,加強競爭力[4]。
在國有企業中,績效考核管理并不完善。績效考核作為PDCA循環流程,是以提前制定的計劃為主體,之后執行為先,再以工作完成度的檢查為基礎的管理環節。人力資源管理者要在考核中發現問題,改善問題,結合實際,從企業利益的角度出發,監督企業員工完成任務量。員工的薪酬以自身所完成的任務量為基礎,多干多得,基礎工資加上績效工資才是員工完整的薪資結構。所以員工的利益取決自身的績效考核[5]。
人力資源管理者制定績效考核的目標是推動員工的成長并且結合企業的情況,促進企業的發展。以考核的形式尋找員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彌補不足,逐漸完善員工個人的能力,是企業發展的基礎。績效考核的關鍵地方在于把員工的薪酬和績效有機的結合起來。在管理的時候,通過薪資的分配和績效工資的結合,體現員工的工作效益,適當提升獎勵制度,可以激勵員工更加努力工作,提高工作質量。績效考核作為員工和企業聯系的紐帶,職位調動和薪酬獎勵等方面,都是企業健全的標志和良好發展的形勢。人力資源管理者利用好績效考核帶來的積極作用,幫助員工個人發展的同時帶動企業進步,使企業擁有長久的活力和在市場經濟中競爭的資本。
結束語: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性質是科學的任用人才為公司的經濟效益增加基礎。在方法、內容和考核標準上,都需要人力資源管理者結合企業文化和企業優勢進行分析,制定符合企業發展的有效方案。追求人力供求的平衡,保證招聘人員的專業素養和人員使用方面的合理性。努力形成系統的人力資源運用體系。通過指定的績效考核標準,將工作內容分發給員工,督促員工完成任務目標,激發員工的內在能力,挖掘潛力為公司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