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迎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
血液,是流動在人體里的生命河流,輸送氧氣、營養,提供免疫功能等。可對于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液是一條污染的河流,需要通過透析,凈化血液,才能延續生命。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之一,它通過將體內血液引流至體外,在一個由無數根空心纖維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與含機體濃度相似的電解質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纖維內外,通過彌散、超濾、吸附和對流原理進行物質交換,達到清除體內的代謝廢物、維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蘅;同時清除體內過多的水分,并將經過凈化的血液回輸的整個過程。血透裝置,相當于“體外的腎”,患者需要定期用這個“腎”把全身血液過濾一次。目前,國內有30多萬患者接受此項治療。
隨著透析技術水平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年限越來越長,各地血液凈化中心也在不斷發展擴大,上百臺機位的大型血液凈化中心在保證透析質量的同時, 也很關注運營管理。精細化管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經濟管理的必然趨勢, 也是醫療服務進入市場參與競爭的必然結果。
本文以新疆某三級甲等醫院內的大型血液凈化中心近一年來出現的“透析難、排隊等候時間長”問題,從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人機運行效率幾方面進行分析,找出問題根源,提出解決方案,提高了運行效率,解決了患者排隊等候治療的現狀。
該血液透析中心設有3個片區,有血液透析機108臺(其中乙肝、丙肝、艾滋病專用機25臺),51名工作人員(護士39人,醫生9人,工程師3人);提供治療時間為9:00-20:30,每周治療6天;每周二、周四下午只安排住院病人的透析治療; 現平均每月治療3600人,其中門診病人約2800人,住院病人約800人。
目前,血液透析中心只能保證已經開展長期、固定治療的病人,對于新病人無法保證正常治療,排隊等候時間較長。
自2018年12月22日起,透析器降價48元,下降了28.24%,但輔助材料透析粉、導管上漲了28元,漲幅80%以上,導致材料單位綜合成本只下降了20元,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血液透析中心基本及管理規范的通知》新衛醫發(2017)66號規定“人員設置標準為:醫師與透析單元之比≧1:15,每臺透析機至少配0.5個護士,每個中心至少有1名技師”。按此標準該中心應配備醫生為7人,護士54人,護士人數配備嚴重不足。
按每月工作天數26天計算,現平均每天治療人數3600/26=138人;按每日工作時長11.5小時計算,每個透析病人完成一個治療過程需要4小時,除去消毒、打掃、準備時間,每天每個透析單元至少可完成2個病人的治療,所有透析單元每天可完成2*108臺=316人次,但目前設備利用率只有138/316=43.67%。
材料成本降低后的收益:因為門診血液透析是包干價,2018年全年門診透析病人32505人(占總透析病人78%);通過降低材料進價,預計2019年可增加收入65萬。2018年全年住院透析病人10944人(占總透析病人的22%),預計2019年減少收入19.70萬(不可收費的透析粉上漲18元/人)。2019年全年可增加收入65-19.7=45.3萬。
1.通過招標采購控制材料采購成本。因為大部分血液透析病人是門診包干價病人,控制成本是提高效益最有效的方法。一方面通過招標采購降低輔助材料、固定消耗材料的進價,控制材料成本;另一方面科室對不可收費材料進行節約管理,對可收費材料進行降耗管理,控制科室成本支出。
2.提高設備使用率。
(1)通過運營數據分析,可知護士人數配備不足,是造成設備使用率只有半負荷的主要原因,所以適量增加護士配備可有效提高設備使用率。(2)合理安排治療時間。對于在院需要血液透析治療的病人,由于治療時間無法預計,造成每周二、四下午(安排住院病人治療時間),出現部分設備閑置。針對此類問題,可采用住院病人預約與臨時相結合,適當安排部分門診病人的靈活辦法,提高設備使用率。
3.合并治療片區,有利于優化護士工作排班班次,提高人機的工作效率。
4.學習國內其他醫院大型血凈中心的管理經驗,如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采用濃縮液聯合中央供液系統加B聯機干粉的透析液密閉式中央供應法。傳統的桶裝A、B濃縮液是單機開放式供應下透析, A、B液體為2人份的, 每人次透析后有部分剩余, 但開啟后24 h內有效, 不能他用, 只能丟棄。若采用A液中央連續供應, B干粉設計為單人次治療份量,可降低每次透析治療A、B粉的直接成本和間接人工成本,節省貯存面積。
通過對血液透析中心的運營效率、成本結構和人力成本等方面分析,找出影響其運營效率的主要因素,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精細化管理,為醫院的經營提供科學的依據。最終合理、高效地利用現有的各項醫療資源,提高核心競爭力,改善醫療服務質量,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