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素利 浙江樹人大學現代服務業學院
引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當前經濟發展結合互聯網的必然發展趨勢,而互聯網金融的誕生也使得當前的金融發展有了全新的發展方向。就其本質而言,互聯網金融依然屬于金融行業,但由于互聯網本身具有巨大的信息量,因此互聯網金融在用戶數量上可達到傳統金融行業的數倍以上。此外,互聯網金融因為以互聯網形式進行金融活動的特性,其面對的風險也比傳統金融行業更大。伴隨著互聯網本身的發展升級,在互聯網金融中也必然會出現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而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金融應如何進行創新與發展,是每個金融從業者必然要考慮的關鍵問題。
大數據是巨量資料的匯總,而巨量資料指的是以全新的處理模式來獲得更高水準洞察力、更深層次流程優化能力及更強有力的決策力,具有數量龐大、增長率高及多樣化表現突出的信息資產。大數據的主要特點在于數量龐大,處理速度快、多樣化程度高且具備相應的價值,其中大數據的核心價值就在于海量信息的處理、存儲與分析,而在綜合所有性能的性價比上,目前大數據技術相比其他技術而言擁有最突出的優勢[1]。
顧名思義,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的整合。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除了融合進高水平的互聯網技術之外,在發展過程中還體現出了包括開放、平等、合作、分享等互聯網精神,使原本的金融行業受到了深刻影響,因而具備互聯網技術實力及發展精神的金融行業被稱為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行業與傳統金融行業最大的區別并不體現在業務媒介上,更關鍵的因素在于從事互聯網金融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互聯網的精髓,并將其以極為合適的方式應用在金融業務中,使得金融業務在透明度、參與性、協作性上均達到了新的高度,在有效控制了中間成本的基礎上也使業務操作的便捷程度得到更高層次的優化。其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效率高。得益于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金融業務獲得了全新的渠道,從而使得用戶能夠獲得更加方便、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務,同時也使得現有金融體系運作的效率得到提升。在經由互聯網信息技術處理之后,金融業務的操作流程的規范化與標準化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2],客戶只需通過相應終端及軟件即可完成業務的辦理,而這一現象與社會發展的方向呈現出了極高的適應性。
成本低。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相關的交易不需要再借助任何中介,再加上互聯網上信息的多樣性,也就使得壟斷經營方式失去了生存發展的土壤。互聯網金融使得金融機構節省了線下實際店面的開支,同時海量信息也使得消費者能夠迅速找到自己所需的金融產品,有效遏制了信息不對稱的現象[3]。另外,眾籌及其他新金融形式及互聯網本身的特質使得客戶以更少時間獲取更多優質金融產品成為可能。
覆蓋廣。互聯網金融模式能夠使用戶在獲取金融服務的過程中不受時間及空間限制,直接利用互聯網尋找金融資源,且由于互聯網金融能將相關服務進行深層次的細化,因而能夠滿足多數用戶的小額、個性化使用需求,這就使得互聯網金融相對傳統金融而言擁有了更多的受眾面,此外得益于互聯網的先進技術,互聯網金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補正傳統金融的不足之處,從而使資源配置的效率獲得提升。
發展快。互聯網金融是依托于互聯網存在的,因此互聯網的發展必然帶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而當前互聯網發展速度日新月異,這也就使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一日千里,各種金融形式、機構、應用層出不窮。
起步晚。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在近年來才開始的,因此起步晚、發展時間短成了限制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顯著短板,由起步時間晚造成的風險管控能力弱,再加上互聯網本身具有的高安全風險與金融原本就存在的風險使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依然面對著很嚴重的問題。
大數據背景下的互聯網金融能夠實現聚集整個產業鏈參與者的功能,這就能夠使金融業的產品服務及其他多種項目產生融合,在產業鏈聚集與功能融合的加持下,整個互聯網金融業就能夠有效形成垂直搜索體系,數量龐大的客戶能夠依靠互聯網的強大功能在海量信息中找出自己最需要的金融產品[4]。此外互聯網的交流本身具有極強的即時性,因此金融機構能夠通過互聯網向顧客提供全面、準確的信息咨詢服務,這對挖掘潛在用戶而言是很有效的,也能夠使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得到解決,從而實現用戶與行業機構的共贏。
C2B互聯網金融模式是互聯網金融中強調以客戶為中心的典型代表模式,該模式在能夠聚集的客戶數量上有更突出的表現,因而也就能夠獲得更多的信息,相比B2C的一對一模式,C2B模式對大數據技術的運用顯得更為透徹,能夠通過大數據技術按照客戶的需求制定產品,并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從而使得客戶服務多樣化。
三方支付指的是由第三方進行支付,如現在較常見的支付寶或微信(前者是支付平臺,后者是以社交軟件為載體搭載了強大的三方支付功能)等均屬于這一形式。通過對這類平臺的分析,不難看出三方支付功能需要信譽及資金均有較高程度保障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為主體進行,這類機構通過與國內外的銀行簽訂相應協議以實現交易。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出現使得銀行與其他企業事業單位、乃至政府的金融對接所需成本得到壓縮,同時也能保證利益中立,使得服務雙方的發展需求均能夠得到相應滿足。
受載體所限,互聯網銀行的服務往往需要建立在具有線上功能的智能終端上進行,其資本來源往往是獨立人,有時也接受小型企業的咨詢與服務需求。對于互聯網銀行而言,他們可以通過搭載的網絡平臺或中介公司以及其他各種方式擴大自己的服務范圍,還能結合現有的客戶及掌握的產業促成產業鏈以壯大自身[5]。得益于包括大數據在內的各種互聯網技術,互聯網銀行的服務相比傳統銀行而言具有更高的效率及更便捷的流程,同時又能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因此在發展前景上是大于傳統銀行的。
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必然要迎合相應的時代背景。得益于生產力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在當今社會整體呈現出一種繁榮的局面,在繁榮之下是其越來越簡潔、方便的服務,這就使得傳統的金融定價及資源分配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相關金融服務(貸款、交易定價、基金等)只有在有效運用大數據技術的前提下,才能確保我國公民理財及日常生活能夠獲得相應的便利。
以信譽及能力均有著可靠保障的阿里巴巴、騰訊為首的企業所推出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支付手段,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出現使得支付這一行為不僅變得更加快捷、高效、簡單之外(現金支付所需要的計算可由支付平臺瞬間完成,還節省了攜帶大量現金碎鈔的麻煩;刷卡支付要提供的密碼也被第三方支付的指紋支付、人臉識別所取代),還為特殊情況下的支付提供了新渠道(如非接觸支付)。因此,大數據背景下的支付手段變得更加方便,為人們的生活及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相當程度而便利。
金融業受到的影響多具有很強的蝴蝶效應,因此金融業本身是面臨著很大風險的,而互聯網的網絡信息安全一直以來也飽受詬病,自互聯網應用以來各種信息安全泄露的情況始終層出不窮,且均導致了較為嚴重的后果,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更是使得各種數據之間具有極高的串聯性;此外,互聯網管控工作難度大這一特點也為一些不法分子的違法行為創造了條件,我國互聯網金融乃至整個互聯網體系的發展相對較晚,在風險管控管理及規范化上還有很大不足,這也就意味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必然要正視風險問題,提升風險意識,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積極進行防范。
互聯網金融最顯著的技術特點是對大數據技術的運用。以現在的商業銀行為對比,商業銀行所擁有的數據也已經達到了大數據級別的水準,且就價值這一方面而言,商業銀行擁有的數據在價值上遠遠超過新興互聯網金融企業,但在數據利用方面,商業銀行所擁有的數據皆存放在數據庫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商業銀行在當前的經營過程中有一種“捧著金碗要飯”的態勢。大數據時代下,商業銀行應緊跟時代潮流,對自身所掌握的數據資源進行深層次分析,正視擁有的數據其背后的價值。對于商業銀行而言,部署自家的電商平臺是很有必要的,而這一工作也在近年來受到重視,時至今日大多數銀行已經完成了自身商業平臺的創建,并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對其進行優化。商業銀行建立自身的電商平臺擁有以下幾方面優勢,首先是商業銀行擁有數量龐大的對公客戶,這部分客戶中有一部分來自制造業,這也就意味著銀行能夠獲得足夠的貨源;其次商業銀行為數眾多的個人客戶可當做買家資源進行金融服務處理對接工作等;最后就商業銀行本身所發揮的作用而言,商業銀行在金融行業中的作用與中介高度契合,而電商平臺能夠幫助商業銀行提升自身的中介內涵。因此,大數據技術潛力的發掘,是推動以商業銀行為主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有效措施。
第三方支付的出現本身是為了解決個人或企業跨行、跨企業支付過程中流程繁瑣、耗時長的問題,與商業銀行的網銀相比,其實用性及便捷程度上已經達到了更高的層面(前者更像是商業銀行信用卡或支付卡的手機版)。就當前社會實際發展情況來看,第三方支付平臺已經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應推動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促使其運營模式得到完善,并使之在服務類別上更加豐富、更具個性化。在為數眾多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中,支付寶的發展是一個較為成功的典范,其發展過程可以為其他互聯網金融行業提供參考。對于第三方支付平臺而言,可采用結合管理財務軟件的運行理念以及自身的支付理念,使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也能夠掌握財務詳細情況;此外還能增加營銷途徑,使營銷增值等。
互聯網金融脫胎于傳統金融,但也與傳統金融之間存在較大的差別,最明顯的是其載體及主要運作方式上的區別,這些區別使得傳統金融行業的信用管理機制并不能全盤適用于互聯網金融,因而要使互聯網金融得到發展必須針對互聯網金融本身存在的特點,制定完善全新的信用管理機制。在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金融信用管理機制涉及的因素更多,因此也就擁有更高的復雜性,這就使得新的信用管理機制必須以強大的互聯網技術為基礎,深度挖掘信息的質量,制定科學性強的管理體系以保障用戶的信息安全;此外,針對互聯網金融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應強化風險管控制度,提升技術能力以發掘風險產生的根源,提升風險管理工作的可靠程度,并靈活運用IP追蹤技術及其他指向性技術,對平臺上存在的異常進行及時監測,以保障平臺安全運行。
結語:綜合上述內容來看,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將得到強大的技術力支持,同時大數據本身也具有極大的價值。但由于金融行業一貫與風險共存,而互聯網本身的發展也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仍需做好風險的管控,并盡可能發掘大數據技術背后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