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艷 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萬載縣供電分公司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電網建設規模也在不斷加大,建設速度也在不斷提升。與此同時,帶來的財務風險也在增加。為此,有必要加大財務管理的控制力度,優化管理模式,解決存在的問題,進而降低企業資金風險,促進項目的順利進行。
電力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和優化,不單單是為改善電力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也是為維護企業最終經濟效益,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
四化管理指的是集團化管理、集約化管理、精細化管理和標準化管理,以四化管理為基本原則,為電力財務管理的創新提供可靠依據和支持,也為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更容易實現企業資金及項目的科學管控,推動企業穩定發展。
集成化管理作為企業未來管理經營的重要路徑,在集成化管理原則的引導下,企業內部信息的流通和傳輸速度也將加快,這為財務部門了解其他部門的運行情況,掌握資金使用情況提供了有效依據,大大優化財務管理水平。同時,集成化管理在保證財務管理精準性和時效性上也帶來了較大優勢,加強內部資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財務管理所需數據的有效性。
基礎成本管理作為電力財務管理的基礎環節,在推動電力企業日常工作的有序開展上起到促進作用。做好基礎成本管控,也就是實現日常工作的管控,是減少故障問題的關鍵。對基礎成本管理實行創新,要求電力財務管理部門做好購電成本和稅費成本的管控,一方面注重支出計算的準確性,相關憑證開具的真實性。一方面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對基礎成本予以審核,明確了解資金使用現狀,為日后的項目規劃提供依據,減少過度消耗的產生,增大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
電力企業利潤來源于電力輸出中產生的費用,由于利潤獲取的特殊性,使得電力企業在利潤管理上也有別于其他企業,所以在現今社會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電力企業需要對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優化,以增大電力企業利潤,推動企業良好發展。一方面企業需要完善管理制度,根據國情要求實行調整,加強對利潤的管控,維護電力企業的經營效益。
電力企業對國家經濟運轉有著較大影響,為降低電力企業不良運行帶來的威脅,國家加大了對電力企業運營的重視力度,加大資金投放,增強各項基礎設施配備的完整性。由于支持資金力度較大,需要根據國家發展形勢及經濟要求制定管理措施,做到資金的科學管控,保證資金的合理利用。在資金管理創新中,首先,要對國家現有法律法規予以了解,完善管理制度內容,做到依法治企;其次,根據電力企業發展要求,對投入資金實行科學規劃和分配,加大自己使用過程中的監管力度,減少損失的形成。最后,擴展融資渠道,除國家投入資金外,還應獲得社會企業的支持,以推動電力項目的順利進行,降低企業運營風險。
管理理念創新是電力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的首要工作,只有理念更新,才能加大對財務管理的重視力度,重點分析電力發展實況,進而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優化管理水平,達到創新目標。同時管理理念的創新可對傳統理念進行修改,解決傳統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健全財務管理體系,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且財務管理理念的創新,對資金的管控也起到積極作用,有助于企業的穩定運營。
做到電力財務的信息化管理,是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優化管理流程,實現資金科學配置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構建,將信息技術與財務管理融合起來,改進企業信息數據收集和處理效率,加大財務分析力度,以加強結果分析準確性,實現企業財務的全面管控。
在信息化管理系統構建中,首先,電力企業應做好責任規劃,統一和規范財務管理標準,注重基礎設施配置的齊全性,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企業的正常運行提供支持。同時職責劃分也便于工作人員明確自身工作要點,改善人員及部門間的協調效率,解決以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各項核算的準確性,充分發揮管理作用,維護企業資金效益。在責任劃分及部門調整上,應強化總會計師隊伍的建設工作,明確劃分其工作環節,為企業會計核算提供科學保障。
其次,優化預算管理體系,實現財務資金的科學管控。預算編制的合理性與否直接決定后期管控效果的好壞,而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構建,為預算編制提供了充足的數據資料,加強數據分析的精準性,保障預算編制的可靠性。同時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落實,可增強預算編制審核的有效性,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強化財務管理效果。
在信息化時代,電力企業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求越來越高,僅具備傳統財務管理技術的人員已經難以迎合市場的發展需要。如果其不能積極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就無法達到新時期電力企業的發展要求。故而為保障電力企業的財務管理人才儲備,企業就要加大培訓力度,通過技術引進以及專家召開講座或是案例分享等方式,來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管理能力進行提高。
結語:電力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帶動了管理理念、管理人員、管理體制的創新,這為電力企業實現資金科學管控奠定了基礎,也為電力企業更加適應社會進程提供了支持,對我國整體經濟實力的增強起到顯著的推動作用。